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31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637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41.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表位疫苗奠定基础。以克隆获得的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氨基酸一级结构为基础,采用DNAStar软件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Prot Param、SOSUI、IEDB、SYFPEITHI等预测3-1E蛋白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并分析其序列跨膜区、可溶性、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参数以及抗原指数,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可能区域。3-1E蛋白由1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C818H1257N213O272S3,分子质量18.5234 ku,理论等电点为4.25,半衰期为10 h;无跨膜区均为膜外区,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1.76%,β转角为12.35%。B细胞表位预测区域:44-49、65-67、86-87、111-116;分值较高的T细胞表位区域:52-60、94-102、97-105、154-162、157-165。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3-1E存在多个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3-1E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左氧氟沙星(LV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合成抗原BSA LVL,并用作免疫抗原,经紫外扫描法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得偶联的结合比。结果表明,通过紫外扫描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的测定证明偶联成功,偶联的结合比为6∶1。用BSA LVL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上清(pAb)效价,获得高效价的pAb,为进一步制备左氧氟沙星单克隆抗体提供良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试验通过分析苦马豆素人工抗原SW-BSA免疫家兔时对其机体肝功、肾功的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免疫Ⅰ组(6只)、免疫Ⅱ组(6只),免疫组依次进行首免和加强免疫,每次免疫前进行采血,分析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d-甘露糖苷酶(AMA)、肌酐(CRE)活性的变化,同时检测免疫组尿液和血液中有无苦马豆素,并观察家兔组织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与对照组的血清GOT、GPT、AKP、LDH、AMA、CRE差异均不显著(P>0.05),尿液和血液中均未检查出苦马豆素,镜检未见到家兔器官出现中毒现象。【结论】合成的人工抗原SW-BSA对家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真菌毒素可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本试验旨在制备可用于检测伏马菌素B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制备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杂交瘤细胞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株F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类为IgG1,轻链类型为κ链;10%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单抗蛋白重链分子质量约为50 kD,轻链分子质量约为25 kD;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杂交瘤细胞F3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3 200和1:51 200;亲和力常数为1.60×10-8 mol•L-1;IC50值可达3.589 ng•mL-1;对其它真菌毒素不存在交叉反应;免疫转印法鉴定抗体具有高特异性。【结论】本试验制备FB1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亲和力和高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LJB/03株S基因上编码中ps420(1 495~1 916 bp)基因片段插入乳酸乳球菌pNZ8112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NZ8112-ps420,将其电转化入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获得了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ps420的重组乳酸乳球菌,经乳链菌肽(...  相似文献   
46.
采用比色法分析比较了金花茶多糖与蓖麻凝集素、伴刀豆凝集素等凝集素的凝集反应特性.结果显示,不同凝集素均能与金花茶多糖发生凝集反应,但凝集反应程度有明显差异.特异结合糖残基为半乳糖的蓖麻凝集素与金花茶多糖的凝集反应效果最显著,而特异结合糖残基同样为半乳糖或其衍生物的海红豆凝集素、欧卫矛凝集素、怀槐凝集素和花生凝集素的凝集反应程度则比较弱.当金花茶多糖浓度上升至6.59 mg/mL时,蓖麻凝集素的凝集反应是其他凝集素的6~10倍.另一方面,特异结合糖残基为甘露糖的伴刀豆凝集素与金花茶多糖虽然有类似的凝集反应特征,但是其凝集反应程度明显弱于蓖麻凝集素.从以上结果推测,凝集素的分子形态对金花茶多糖的凝集反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7.
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三聚氰胺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上合成免疫原三聚氰胺-牛血清白蛋白。合成的抗原进行紫外扫描鉴定,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合成HRP-MEL-BSA酶标抗原,利用固相抗体酶标抗原来进行效价的测定,检测抗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48.
草鱼免疫保证有效抗原和防止抗原流失,是免疫成功的关键;组织免疫服务队伍是持久普及推广免疫防病技术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49.
孔令文  周弘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68-6569
[目的]制备氯霉素全抗原,探索氯霉素合成的方法,为动物免疫试验作准备。[方法]采用重氮化法合成氯霉素卵清蛋白全抗原,通过紫外法和红外光谱法测定合成的偶联效果。[结果]重氮化法可用于制备较高偶联率的氯霉素全抗原,用于免疫动物制备抗体。[结论]该研究为合成高效价的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鳖源嗜水气单胞菌M-96株表面抗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琳  王印 《水产科学》2000,19(6):1-3
用SDS-PAGE、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嗜水气单胞菌M-96株表面抗原,表明该菌体表面抗原是由分子量为30KD、33KD、36K和39KD的蛋白质和脂多糖组成,其中部分对胃蛋白酶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