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31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637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试验通过分析苦马豆素人工抗原SW-BSA免疫家兔时对其机体肝功、肾功的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免疫Ⅰ组(6只)、免疫Ⅱ组(6只),免疫组依次进行首免和加强免疫,每次免疫前进行采血,分析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d-甘露糖苷酶(AMA)、肌酐(CRE)活性的变化,同时检测免疫组尿液和血液中有无苦马豆素,并观察家兔组织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与对照组的血清GOT、GPT、AKP、LDH、AMA、CRE差异均不显著(P>0.05),尿液和血液中均未检查出苦马豆素,镜检未见到家兔器官出现中毒现象。【结论】合成的人工抗原SW-BSA对家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2.
构建pcDNA3.1-hTERT、pcDNA3.1-SV40 T载体,线性化后,共转染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猿猴病毒40大T抗原(SV40 T)对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并对细胞进行RT-PCR检测分析及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hTERT和SV40 T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可以有效地延长细胞的体外培养时间,增加细胞传代次数,获得的细胞系可以正常表达角蛋白。说明在体外培养的乳腺细胞中共表达hTERT和SV40 T可以有效延长细胞寿命且不影响乳腺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43.
采用比色法分析比较了金花茶多糖与蓖麻凝集素、伴刀豆凝集素等凝集素的凝集反应特性.结果显示,不同凝集素均能与金花茶多糖发生凝集反应,但凝集反应程度有明显差异.特异结合糖残基为半乳糖的蓖麻凝集素与金花茶多糖的凝集反应效果最显著,而特异结合糖残基同样为半乳糖或其衍生物的海红豆凝集素、欧卫矛凝集素、怀槐凝集素和花生凝集素的凝集反应程度则比较弱.当金花茶多糖浓度上升至6.59 mg/mL时,蓖麻凝集素的凝集反应是其他凝集素的6~10倍.另一方面,特异结合糖残基为甘露糖的伴刀豆凝集素与金花茶多糖虽然有类似的凝集反应特征,但是其凝集反应程度明显弱于蓖麻凝集素.从以上结果推测,凝集素的分子形态对金花茶多糖的凝集反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4.
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三聚氰胺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上合成免疫原三聚氰胺-牛血清白蛋白。合成的抗原进行紫外扫描鉴定,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合成HRP-MEL-BSA酶标抗原,利用固相抗体酶标抗原来进行效价的测定,检测抗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45.
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左氧氟沙星(LV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合成抗原BSA LVL,并用作免疫抗原,经紫外扫描法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得偶联的结合比。结果表明,通过紫外扫描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的测定证明偶联成功,偶联的结合比为6∶1。用BSA LVL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上清(pAb)效价,获得高效价的pAb,为进一步制备左氧氟沙星单克隆抗体提供良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甲肝DNA疫苗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甲肝病毒(HA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VPx插入到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中,得到CVPx融合基因。将CVPx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表达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具有甲肝病毒表位抗原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47.
用猪抗口蹄疫病毒IgG制备荧光抗体,检测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中的病毒抗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出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中的病毒抗原,荧光抗体的工作浓度确定为1:40,且这种荧光能被FMDV阳性血清特异性地抑制。用制备的荧光抗体检测感染口蹄疫病毒CS株和LB株的BHK~21细胞抹片和飞片,结果均为阳性,空白对照均为阴性。对于低代次的分离毒,即使感染细胞产生明显的CPE,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也不能检出收获细胞液中的病毒抗原,本试验弥补了这一缺陷。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可确定病毒在感染细胞中增殖的位置,可作为兽医临床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8.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表位疫苗奠定基础。以克隆获得的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氨基酸一级结构为基础,采用DNAStar软件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Prot Param、SOSUI、IEDB、SYFPEITHI等预测3-1E蛋白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并分析其序列跨膜区、可溶性、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参数以及抗原指数,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可能区域。3-1E蛋白由1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C818H1257N213O272S3,分子质量18.5234 ku,理论等电点为4.25,半衰期为10 h;无跨膜区均为膜外区,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1.76%,β转角为12.35%。B细胞表位预测区域:44-49、65-67、86-87、111-116;分值较高的T细胞表位区域:52-60、94-102、97-105、154-162、157-165。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3-1E存在多个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3-1E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中和抗原S1D(1μg/mL)每孔100μL进行包被,利用HRP-兔抗猪IgG(1∶20 000)建立了检测猪血清中抗PEDV IgG的间接ELISA方法。阴性判断临界值(M+2SD)为0.632,批内和批间检测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3%和3.1%,该方法与商品化的PEDV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50份临床血清样品,均为阳性,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PEDV血清IgG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50.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RhoC and Ki-67 i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tissues.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RhoC and Ki-67 was detected in 52 specimens of ESCC by the method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were also analyzed.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RhoC was detected in 32 of the total 52 (61.5%) cases of human ESCC tissu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djacent histologically normal epithelium, which was only in 11 of 37 cases (29.7%, P<0.05). RhoC expression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tumor-node-metastasis (TNM) stage (P<0.05)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 in ESCC. The over-expression of RhoC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Ki-67 in ESCC (r=0.322, P<0.05).CONCLUSION: The over-expression of RhoC protein significantly correlates with advanced TNM stag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ell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ESCC. Therefore, RhoC may be a new auxiliary parameter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ES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