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91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5篇
  154篇
综合类   61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设于泉山自然保护区人工侧柏林与刺槐林的4块测试样地的土壤容重进行测定,同时与裸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人工林下土壤容重与孔隙度随时间无确定的变化规律;而在人工林下土壤空间结构变化规律明显:不管在任何时间段,均表现出该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土壤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规律,并且侧柏林改变土壤容重的作用大于刺槐林。另外,该土壤容重均小于裸地,人工林通过腐殖质作用能够降低土壤容重,使其土壤通透性及保肥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22.
十万大山地处北热带山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定居的外来种在不断增多,有的外来种成了入侵种,如飞机草等,给该自然保护区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查证文献,全面整理了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来植物,并分析了外来种的类型、原产地、引种原因及引入途径,确认:①迄今为止共计99种(含亚种)外来植物,隶属于38科83属,其中菊科最多(10种),占10.1%,其次为禾本科(6种),占6.1%;②栽培种56种,逸生种20种,入侵种23种,分别占56.6%、20.2%和23.2%;③外来植物的原产地主要是热带美洲(有54种,占54.5%),其次是印度(10种)、非洲(9种)和地中海地区(7种);④人为有意引入有87种,占87.9%。最后对保护区内外来植物的危害预测和防治策略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3.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栖息地的重要基础,但频繁的人类活动干扰导致自然保护区内生物栖息地斑块破碎化的问题依然存在,景观连接度定量评价对于保护区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图论的指数方法利用2014年和2018年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保护区栖息地的景观连接度指数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18年的景观连接度指数中整体性连接度指数(IIC)、概率连接度指数(PC)都呈现下降趋势,IIC和PC指数分别下降0.29和0.53,指示保护区内栖息地破碎化加剧;2)最大斑块的重要性指数从85.14减少到84.19,重要性前十的斑块时空变化表明了自然保护区栖息地斑块面积不断减小,中部、中西部地区破碎化显著;3)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景观连接度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橡胶林、耕地、水库、茶园4类土地利用增加是栖息地破碎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高黎贡山南段,是滇西地区中缅边界上的一条生物保护绿色环带。调查显示,保护区分布有种子植物210科1 251属3 942种,在狭域范围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非常高,具有不可替代的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合科研院所加大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力度,开展长期定点的监测研究,加强对边境贸易物种资源的监管,加强科研支撑和管理力度,以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5.
于2014-2019年每年的4-10月、2020年4-8月,对浙江仙居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科Sphingidae昆虫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128号,经鉴定分别隶属于3亚科、20属、32种(含亚种).依据我国动物地理区系,浙江仙居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科昆虫与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青藏区、华北区共有种较多,属...  相似文献   
26.
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韶关翁源县的东南部,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历史标本的基础上,对本区进行全面踏查、标本采集并鉴定,从而进行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33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132种,隶属于62属24科,裸子植物6种,隶属于4属4科,被子植物1198种,隶属于588属148科;本区的表征科主要以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为主。植物区系地理组成复杂,主要以热带、亚热带为主,且热带、亚热带的过渡性质明显。从中国特有种的分布情况来看,该地区与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江西西南部联系较为紧密,体现了南岭山脉植物区系的一致性与整体性;珍稀濒危植物共计48种;植被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度高、植被类型多样,建议将园洞、青山口等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列为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27.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和10个群系。以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占优势,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50~600 m之间,中亚热带山顶常绿阔叶矮林分布于600~700 m的山脊和山顶,竹林分布于220 m以下及网顶窝;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以马尾松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以及禾草草丛和蕨类草丛也有一定的分布,体现出植被也有一定的次生性,有必要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2011年和2017的森林调查成果化数据为基础,依据不同优势树种组,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从组成结构、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和空间分布4方面分析2011年和2017年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林地面积增加了654.08 hm2;森林优势树种数量从15种增加至30种;景观面积(CA)最大的均为阔叶混交树种组,增加了1286.33hm2;斑块平均大小(MpS)最大的均为阔叶混交树种组,增加了471.80 hm2;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指数(AWMSI)和面积加权的平均分形指数(AWMPFD)最大值均为阔叶混交树种组;景观斑块边缘密度(ED)最大值均为阔叶混交树种组;阔叶混交树种组的平均最小距离(ENN)减少。从2011年2017年研究区的主要优势树种组阔叶混交树种组得以保护,这与人为干扰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9.
内蒙古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旗东南部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组成与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101科349属726种38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5属20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87科329属697种38变种。区内被子植物的科、属、种数量居多,分别占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86.1%,94.5%和96.3%。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成分比较丰富,以东亚成分、泛北极成分为主体,达乌里-蒙古成分、古北极成分、东古北极成分相对优势;区内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包含了19种不同类型,地理联系广泛,特有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30.
浙江箬寮岘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箬寮岘县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有141科662属1 475种(含种下分类等级)。根据自然保护区环境条件,通过对种子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的分析,并与浙江省其他自然保护区比较,认为箬寮岘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泛热带分布(20.9%)、北温带分布(19.7%)、东亚分布(16.1%)、热带亚洲分布(9.1%)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8.8%)等5个类型是组成箬寮岘种子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温带性属(52.2%)和热带性属(45.4%)所占比例大体相当。该区系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具有由热带性区系成分向温带性区系成分过渡的特点。同时,该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多,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表5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