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林业   81篇
农学   603篇
基础科学   155篇
  518篇
综合类   941篇
农作物   148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螯合诱导植物修复中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淋滤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柱淋滤试验,研究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诱导植物修复过程中的土壤重金属淋滤行为,同时比较了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和玉米(Zea mays L.)在减少重金属淋滤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在25 d内经过480 mm降雨的淋洗, EDDS处理的土柱(80 cm土层)没有出现重金属的淋滤;而EDTA明显导致表层土壤重金属向下层土壤迁移,该迁移行为与降水量的大小、种植植物与否关系密切.香根草和玉米可明显延缓EDTA引起的土壤重金属向下层土壤的淋滤,且香根草的延缓效果好于玉米.上述结果表明,EDDS诱导的高生物量植物修复是相对安全的,而使用EDTA需要考虑当地的降水条件.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三亚乙基四胺(TTA)和戊二醛(GLU)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海藻酸钙固定化酵母粒子的化学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并以甜高粱茎秆汁液为原料,在5 L的反应器中进行乙醇发酵试验,考察强化后的固定化酵母粒子对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固定酵母粒子强化处理的方案为TTA浓度为0.5%,处理时间为120 min;GLU浓度为0.5%,处理时间为8 min.连续8批次的甜高粱茎秆汁液乙醇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组合强化后固定化酵母粒子用于乙醇发酵时,平均乙醇得率和变异系数(CV%)分别为84.78%和8.08%,而未强化的固定化酵母籽子为84.32%和9.68%,可见,最优组合强化后的固定化酵母粒子的发酵性能略优于未强化的固定化酵母籽子.该文为固定化酵母发酵甜高粱茎秆汁液制取生物乙醇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3.
螯合剂对铅污染土壤上玉米幼苗生长及铅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螯合剂EDTA和DTPA对Pb污染土壤上玉米幼苗生物量及Pb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Pb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玉米植株体内Pb含量随土壤Pb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根系Pb含量高于地上部Pb含量。分别添加3mmol·kg^-1 EDTA和DTPA处理促进土壤Pb溶解,EDTA处理土壤有效Pb含量大于DTPA处理土壤有效Pb含量;EDTA和DTPA处理对Pb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的效应不同,DTPA处理对玉米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而EDTA处理玉米地上部干重比不加EDTA的对照降低了15%~39%,根系干重则降低了40%~50%;添加螯合剂处理后玉米植株体内Pb含量明显增加,EDTA处理促进玉米吸收和积累Pb的作用大于DTPA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扦插玉米秸秆 播种虎尾草、翻耙 扦插玉米秸秆 播种虎尾草对松嫩草地次生光碱斑进行改良实验.结果表明,2种处理区虎尾草均生长良好,并能顺利繁殖,地上生物量分别达到111.9±48.8和176.8±56.9 g/m2.另外,玉米秸秆本身成为虎尾草生长的载体,是改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即低成本、快速地使次生光碱斑恢复植被,加快其植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产几丁质酶菌株抑制玉米秸秆中优势霉菌的生长,为提高秸秆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胶体几丁质培养基从玉米秸秆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几丁质酶菌株BS-1,同时将优势霉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BS-1菌株和优势霉菌形态学观察以及16 S r DNA或18 S r DNA序列测定进行菌种鉴定。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BS-1菌株发酵24、48、72、96、120、144、168 h的几丁质酶活性,以及牛津杯法检测BS-1菌株发酵液对玉米秸秆中优势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玉米秸秆样品中分离出的BS-1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4株优势霉菌分别为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S-1菌株在37℃下培养120 h产几丁质酶活性达到最高值3.23 U/m L。BS-1菌株发酵液对玉米秸秆中4株优势霉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13、18.48、17.55、15.68 mm。由此可见,筛选到的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BS-1能够有效抑制玉米秸秆中的卷枝毛霉、尖孢镰刀菌、米曲霉、黑曲霉4株优势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996.
聚碳酸乙烯酯代替乙二醇碳酸酯液化玉米秸秆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催化液化技术和环状碳酸酯的开环聚合技术的结合,提高秸秆液化产率以及改进液化产物在交联成大分子后存在的生物降解缓慢问题。研究采用Lewis酸盐作催化剂,对乙二醇碳酸酯(EC)进行开环聚合,并利用聚合产物——聚碳酸乙烯酯(PEC)代替传统液化剂EC对玉米秸秆进行了液化。对液化产物的定量分析表明,该新工艺固定液化剂中碳酸酯基团从而将液化产率提高了31.4%。同时,新的液化产物的化学结构中引进了脂肪族碳酸酯,其聚氨酯产品的生物降解速率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97.
小麦茎秆抗弯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该文以小麦茎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非线性屈曲分析,发现通过改变几何或者物理参数能够模拟出小麦茎不同的失稳形式,其中最明显的影响因素为壁厚和横、纵向弹性模量比。以此为参考,对两个生长期的小麦茎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节位茎的抗弯能力,曲率与惯性矩之间的关系和失稳模式。研究表明Brazier屈曲是小麦茎失稳的主要原因。从开花期到成熟期茎抗弯刚度下降,发生Brazier屈曲的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998.
玉米叶片保绿性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玉米叶片保绿性的概念、分类、生理特点、遗传特性和保绿性QTL定位等研究进展,并对玉米保绿性遗传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进行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加工非常有必要。为此,对茎叶分离的关键机构—剥叶机构进行了试验研究。依据自行设计的剥叶试验装置,选取影响剥叶效果的主要因素喂入速度、剥叶辊转速、剥叶板间隙、剥叶板夹角为试验因素,以剥叶率为试验评价指标,采用四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4个试验因素对剥叶率的影响规律模型。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参数组合为:喂入速度1 m/s、剥叶辊转速1 000 r/min、剥叶板间隙24 mm、剥叶板夹角15°。  相似文献   
1000.
尺寸稳定性是衡量棉秆重组方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密度、施胶量、热压温度和时间4个工艺参数对棉秆重组方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棉秆重组方材的干缩湿胀性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方材上下方向的尺寸干缩率和吸湿膨胀率均小于前后方向;棉秆重组方材上下、前后方向的干缩率和吸湿膨胀率随着方材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施胶量的增加、热压温度和时间的升高和延长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