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924篇 |
免费 | 4564篇 |
国内免费 | 659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561篇 |
农学 | 6160篇 |
基础科学 | 5058篇 |
10724篇 | |
综合类 | 42914篇 |
农作物 | 3548篇 |
水产渔业 | 3420篇 |
畜牧兽医 | 13524篇 |
园艺 | 2230篇 |
植物保护 | 39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6篇 |
2023年 | 1370篇 |
2022年 | 2168篇 |
2021年 | 2424篇 |
2020年 | 2442篇 |
2019年 | 3181篇 |
2018年 | 1652篇 |
2017年 | 2928篇 |
2016年 | 3631篇 |
2015年 | 3165篇 |
2014年 | 4369篇 |
2013年 | 4443篇 |
2012年 | 6581篇 |
2011年 | 6890篇 |
2010年 | 5530篇 |
2009年 | 5519篇 |
2008年 | 5083篇 |
2007年 | 6060篇 |
2006年 | 5275篇 |
2005年 | 4380篇 |
2004年 | 3316篇 |
2003年 | 2886篇 |
2002年 | 2181篇 |
2001年 | 1929篇 |
2000年 | 1764篇 |
1999年 | 1403篇 |
1998年 | 1223篇 |
1997年 | 1112篇 |
1996年 | 1084篇 |
1995年 | 1031篇 |
1994年 | 984篇 |
1993年 | 861篇 |
1992年 | 793篇 |
1991年 | 667篇 |
1990年 | 603篇 |
1989年 | 536篇 |
1988年 | 412篇 |
1987年 | 287篇 |
1986年 | 133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15篇 |
1976年 | 10篇 |
1956年 | 11篇 |
195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间培育是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的重要阶段,投喂率是影响此阶段养殖成效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开展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研究3组投喂率(投喂率分别为体重的5%、7.5%、10%,分别命名为T5、T7.5和T10)对凡纳对虾中间培育养殖水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期间,水体pH、盐度、温度及溶解氧均保持在适宜对虾生长的范围内。结果显示,随着实验进行,总氨氮(TAN)、亚硝态氮(NO2–-N)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出现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其浓度随投喂率升高呈现显著差异:T10>T7.5>T5。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投喂率升高呈下降趋势,不同投喂率的优势门类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0.36%~67.5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12.09%~67.53%);在属水平上,对凡纳对虾有害的弧菌(Vibrio)相对丰度在T10组最高(37.33%)、T5组最低(0.13%);对其有益的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相对丰度在T10组最低(0.28%)、T7.5组最高(9.78%)。凡纳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T10组最低、T7.5组最高(P<0.05)。T7.5和T10组对虾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T5组(P<0.05),但T7.5和T1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率与存活率呈负相关,且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利用因子分析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7.5组得分最高,为0.92,凡纳对虾中间培育的投喂率在7.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2.
48%盖灌能EC冬春两季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高效、节能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办法。[方法]设不同浓度的盖灌能EC、龙拳SG、农达AS、莎阔丹SL、使它隆EC与对照(CK)9个处理来验证防除效果。[结果]冬除药后7 d,除对照外各小区普遍表现叶片发黄、心叶萎蔫,其中48%盖灌能高、低量与20%使它隆处理中毒症状最明显,其次为46%莎阔丹处理。48%盖灌能同75%龙拳复配处理和41%农达处理中毒略轻,中毒最轻的为75%龙拳的两个处理;药后15 d,各用药处理中毒症状进一步加重;春除比冬天见效快。[结论]重发地区宜在春秋两季出苗高峰后连续两次用药,春除时采用48%盖灌能EC 3 L/hm^2或48%盖灌能EC 2 000 ml/hm^2+75%龙拳SG 150 g/hm^2处理,冬除时除可选用春除配方外,还可使用41%农达AS 4 500 ml/hm^2。连续两次防治后,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3.
首先提取苦瓜的基因组DNA,然后根据Genbank中已公开发表的MAP30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MAP301,MAP302,并增添特异定位于内质网的小肽Kozak序列。采用PCR技术,从苦瓜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分子量为800bp左右的片段,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片段与已公开发表的MAP30序列同源性达100%,将阳性克隆进行酶切,获得的目标片段与用同样酶切所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pEV1和pEV2大片段连接,酶切鉴定重组子构建成特异表达于果实的载体。 相似文献
24.
25.
26.
为指导消费者选购整体营养价值高的鲜牛奶,以及优化鲜牛奶供给结构,本文借鉴瑞典锁孔(Keyhole)标识、较健康选择标志、指引星标签、选择标识、NuVal评分标签的营养素度量法以及评价鲜牛奶的营养成分、信息显示形式等国外实践经验,构建富含营养素食物(NRF)9.3模型,对《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收录的鲜牛奶(全脂,光明鲜牛奶)、鲜牛奶(全脂,现代牧场鲜牛奶)、鲜牛奶(全脂,完达山鲜牛乳)、鲜牛奶(全脂,辉山鲜博士鲜牛奶)、鲜牛奶(全脂,一鸣鲜牛奶)、鲜牛奶(全脂,新希望千岛湖牧场鲜牛奶)6种鲜牛奶营养数据开展营养评价。结果发现,6种鲜牛奶的NRF 9.3值均大于0,每418.4 kJ的鼓励性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限制性营养成分含量,但这些鲜牛奶间的营养价值差别不大。虽然6种鲜牛奶适用于评分、评级FOP标签方案,但鲜牛奶仅能以2~3星级展示,不及评分的区分度高,更适合采用评分型方案。 相似文献
27.
万峰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地貌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是我国滇东喀斯特山地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滇东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本文在对保护区内现有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典型性、稀有性、脆弱性、多样性、感染力、面积适宜性、潜在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认为保护区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保护喀斯特地区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全面提升畜禽绿色健康养殖水平,府谷县以《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为契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禽无抗养殖技术团队合作,签订“府谷县畜禽减抗替抗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合作协议,在府谷县全面开展抗生素减量化示范推广,得到了府谷县委县政府和榆林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从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替抗和粪污端无抗三个方面遏制抗菌药的使用,经过2年的技术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29.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肉羊品种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育肥效果,本试验选择国外优良的肉羊品种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作父本,国内优良地方品种湖羊作母本开展杂交试验研究,所获得的杂交F1代羔羊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育肥。测定杂交F1代羔羊初生重、不同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等生长性能。结果表明:试验A组(杜泊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B组(无角陶赛特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C组(萨福克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6月龄平均重分别为44.76±3.62 g、 43.65±4.18 g、43.28±3.34 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D 6月龄平均重36.32±3.86 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A组、B组、C组与对照组D相比较,试验A组、B组、C组每只羊的利润较对照组分别多收入80.02元、69.74、42.74元,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试验A组的生长性能和利润均优于试验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旨在为化肥农药“双减”政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科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杨凌曹新庄试验地冬小麦肥料试验为基础,设置不施肥(CK)、减量施肥(氮(N)、磷(P2O5)用量分别为165和122 kg/hm2)和常规施肥(N、P2O5用量分别为220和160 kg/hm2)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小麦产量及夏季休闲期农田杂草的生物量、株高、盖度、多度、频度、丰富度,以及藜、狗尾草和马唐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计算植物多样性指标及生态化学计量比(C/N、C/P、N/P),研究减量施肥对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均对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的生物量、株高、盖度、多度、频度有明显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杂草生物量增加;施肥处理藜和地锦草的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其他农田杂草的株高和生物量总体降低。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苋的有机碳含量以及藜、狗尾草、马唐和葎草的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藜、马唐全磷含量显著降低。相较于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处理狗尾草全磷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藜、狗尾草和马唐氮磷比和碳磷比总体显著增加,碳氮比显著降低。相对于常规施肥处理,减量施肥处理缓解了藜和马唐氮磷比的增加幅度。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降低;与减量施肥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Pielou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显著降低。植物β多样性指数表明,常规施肥对小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最大。【结论】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的物种多样性均明显降低,但减量施肥处理缓解了常规施肥对农田杂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