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0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822篇
农学   32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59篇
综合类   967篇
农作物   17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湖北省南方型杨树标准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根据31块标准地每木调查和树干解析资料,分别采用10个材积方程进行回归拟合,通过相关程度与标准差比较,以及回归方程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选出了南方型杨树标准材积表的方程模型:V=0.0000383707D~(1.672)H~(1.247),经检验,据此编制的立木二元材积表基本满足精度要求,可以在生产中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102.
A silvoarable experimental site in Buckinghamshire, England combined rows of poplar trees with an arable rotation. Soi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oil carbon and the bodysize of invertebrates. Four years after establishment, the soil within and 1 m from the tree rows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invertebrate populations. These effects do not extend far beyond the crown diameter.  相似文献   
103.
染液在木材中的移动和渗透是木材深度染色的关键.分别采用热水浸提、烧碱、过氧化氢等试剂对染色前的杨木进行染色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都可以不同程度提高杨木的染色深度,其中烧碱对提高染液渗透深度影响最大.较优前处理工艺条件为:烧碱用量8 g/L,碱液温度90~95℃,前处理时间2 h.与未进行前处理的试件对照,染料纵向渗透深度提高48.0%,横向渗透深度提高43.7%.  相似文献   
104.
四种混交林类型对杨扇舟蛾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 :块状混交模式是控制杨扇舟蛾的最佳混交模式 ;在块状混交模式下 ,杨×槐、杨×桐两种混交类型为最佳混交类型 ;在块状混交模式的 3种混交比例中 ,杨×槐、杨×桐两种混交类型对杨扇舟蛾的控制作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5.
申世杰  沈隽 《林业科技》1995,20(6):41-44
本文描述了利用山杨材制和复合胶合板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其优质材料旋切的单板为表层材料,以劣质木材制作的刨花板为芯层材料制作和复合胶合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与传统的胶合板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6.
基于速生杨中黑防经营技术,进行了不同修枝强度对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中度修枝强度有利于提高速生杨胸径生长量和立木蓄积量,而弱度修枝和重度修枝强度与中度修枝相比,无论树高还是胸径,均相对减少,冠幅随修枝强度的变大而减小,冠幅面积依次为未修枝>轻度修枝>中度修枝>重度修枝。掌握适宜的修枝强度在提高树干圆满度的同时,能够提高立木蓄积量及优质木材率。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20个杨树无性系的根系生长进行的比较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个杨树无性系不定根总长度和数量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中驻1号不定根总长度最长,达到35.6 m,其次是 NL351、T26和中驻6号,最小的为109,仅为15.4 m。数量最大的也是中驻1号,共65根;中驻6号、W07和 I107次之;最小的为 W03和109,均为24根。基部直径在2 cm 以下的不定根占不定根总数量的60%~80%;聚类分析将20个杨树无性系分成6类。  相似文献   
108.
纵丹      王静敏    张垚    马东晓    姜辅瑞    张晓琳    何承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4):57-63
季节是影响植物光合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树木秋季光合作用为次年生长储备营养物质,也是林木育种的重要指标。为了解西南地区9种乡土杨树在秋季生长期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以收集于西南地区不同海拔的滇杨、大叶杨、藏川杨、德钦杨、昌都杨、康定杨、乡城杨、西南杨和三脉青杨为研究对象,在10月初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其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滇杨和藏川杨的生长量优于其他树种。2)乡城杨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其他8种杨树均为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而9种杨树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大叶杨Tr峰值出现在12:00,其他8种杨树均在14:00;9种杨树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均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昌都杨Gs日均值最大(0.37 mmol·m-2·s-1),康定杨Ci日均值最小(284.222 4 μmol·mol-1),且水分利用率(WUE)最高(4.996 6 μmol·mmol-1)。3)综合4个光合参数,西南杨和康定杨具有较大的后续生长潜力,且康定杨耐旱性较强,而昌都杨和大叶杨耐旱能力较弱。因此,在今后推广应用及经营管理中,需要考虑不同树种对水分需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9.
以新疆杨和沙林杨为对象,检测其在未受害和受害状态下树皮和木质部的生化物质含量或活性,从生化角度探讨2树种的抗虫机制。结果表明,未受害新疆杨树皮糖含量最高,受害沙林杨木质部糖含量最低;蛋白含量在受害新疆杨木质部最高,在未受害沙林杨木质部最低。在未受害情况下,沙林杨树皮中槲皮苷和白杨甙含量均高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而亚麻木酚素和类黄酮含量均低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总酚含量高于在新疆杨木质部的含量。受害后,除单宁和类黄酮外,其他次生代谢物在沙林杨树皮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高于新疆杨木质部,白杨甙和总酚苷则相反。防御酶类测定结果显示,未受害沙林杨树皮中的SOD酶活性低于新疆杨中的活性,而PPO酶相反。受害后,沙林杨树皮中的PAL和木质部的PPO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在新疆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活性;沙林杨树皮中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其在木质部的活性;POD酶在沙林杨受害树皮中的活性最高,在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在未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因此,沙林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POD和SOD酶与防御天牛危害有关,新疆杨受害木质部中的PAL和PPO酶升高与光肩星天牛的钻蛀有关。  相似文献   
110.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较少的彩叶乔木品种,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彩叶乔木日益增加的需求。大叶杨是余慈地区常用树种之一,以速生丰产、适应性强、容易繁殖著称。红叶杨是大叶杨的芽变品种,观赏价值颇高,也是彩叶树种红叶类中的珍品。全红杨是红叶杨的的二代品种,适种区域广、见效快、效益大。通过比较这3种杨树在余姚平原和盐碱地的不同生长情况和成活率,探讨了不同环境下每种杨树的生长差异,为下一步绿化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