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1篇
  147篇
综合类   699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320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人工诱发鸡新城疫的攻毒条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周龄淮南麻黄鸡80羽随机平均分成4组:口鼻接种组、皮下接种组、肌肉接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不同稀释度的NDV攻毒,观察攻毒结果并统计死亡情况。结果不同攻毒途径的致病性有差异,肌肉注射致病性最强,皮下注射次之,滴鼻滴口最弱。不同攻毒途径所需的攻毒剂量各不相同,滴鼻滴口所需的剂量最大,皮下注射次之,肌肉注射量最小。本文对造成不同攻毒途径致病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人工诱发新城疫,建议采用注射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王利娟  常枨 《猪业科学》2020,37(6):102-104
在世界上主要的猪肉生产国中,猪人工授精(AI)技术的应用率在90%以上。尽管猪冷冻精液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其效率不高,在猪场实际生产中并不多见使用。在猪人工授精技术中,液态精液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精液,与传统的牛冷冻精液不同,其独特的精子微胶囊保护膜技术,可以对猪精子进行更加完善的液态保存,因此液态精液是目前猪人工授精使用的主要方式。文章综述了猪精液保存技术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人工授精技术助力恢复生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为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藏北高寒草甸建植一年生燕麦(Avena sativa Linn.)人工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试验于8月份植物生长旺季,在持续利用人工草地(AG)、撂荒人工草地(AC)和对照天然草地(NG)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AG样地土壤有机质、全钾含量和pH与NG样地相比无显著性变化,土壤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AC样地与NG样地相比土壤pH显著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AG样地土壤细菌群落Chao1,Shannon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NG样地,AC样地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升高。土壤理化性质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门、属相对丰度变化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所述,高寒草甸一年生燕麦人工草地长期利用应科学补充肥料,保持土壤肥力;草地撂荒需谨慎,应及时采取恢复措施避免草地发生退化。  相似文献   
16.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土壤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智彬  徐新文 《土壤通报》2001,32(Z1):37-40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绿地建设长期使用4.0g/L以上的高矿 化度地下水及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的理化、生化性质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6年的定位试验 观测,数据表明原沙漠腹地风沙土0~2m内可溶性离子总量下降,2m以下增加;土壤粘粒、 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土壤紧实度除表层以外,各层土壤由紧变松;土壤肥力显 著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大幅增加,生物活性趋强.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 of oral supplementation with the primary antioxidants and fatty acids involved in spermatogenesis (L-carnitine, selenium, vitamin E, omega-3, and omega-6) on the seminal quality in fresh, cooled, and frozen semen of stallions (n = 8), using a randomized design. 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I (n = 4) and Group II (n = 4) for a 30-week experiment. The two groups alternated between nutraceutical supplementation and a placebo over the course of the experiment. Semen collections were performed in two sets: once in the middle of the experiment, before the two groups switched treatments, and once at the end. The volume, appearance, sperm concentration, spermatozoa kinetics, and membrane integrity of fresh semen were evaluated. The spermatozoa kinetics and membrane integrity of cooled (for 24, 36, and 48 hours) and frozen semen were also evaluated.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volume, appearance, and sperm concentration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ntrol. However, compared with placebo, nutraceutical supplementation increased (P < .05) total motility, trajectory speed, as well as plasma and acrosomal membrane integrity in spermatozoa from fresh semen. In cooled semen, nutraceutical treatment also increased (P < .05) total motility, speed, and membrane integrity of spermatozoa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In frozen semen, supplementation increased (P < .05) spermatozoa progressive motility and plasma membrane integrity. Our results suggest a positiv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antioxidant L-carnitine and selenium on spermatozoa kinetics. Similarly, the increase in plasma and acrosomal membrane integrity could be attributed to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 key cell-membrane component), combined with the prevention of excess lipid peroxidation by antioxidants. In conclusion, supplementation with nutraceuticals containing fatty acids and antioxidant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fresh, cooled, and frozen stallion semen. Therefore, nutraceutical use should increase the success of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cooled and cryopreserved semen.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多年生人工草地在青海湖流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以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单播及混播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和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草地的生物量和盖度高于青海中华羊茅单播草地,且在生长旺期(8月),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生物量最高,为586.2 g·m-2;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青海中华羊茅单播和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和土壤含水量在相同土壤深度下差异不显著,但土壤氮、磷及有机质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在青海湖流域建植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型人工草地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需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协调好土壤氮、磷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半夏小块茎的形态发生及人工种子制作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何奕昆  朱长甫 《作物学报》1997,23(4):482-486
离体培养中,经过小块茎发生途径从半夏叶柄诱导了完整植株。用实体解剖、连续切片和三维结构重组等方法观察分析得出:小块茎顶端的叶原基由于不对称生长逐渐将顶端分生组织复盖,随后叶原基的尖端和两侧生长延缓,生长中心转移到背轴面中央,结果导致叶原基长帽状结构。不同发育程度的雏叶和叶原基总是相互叠在一起顶端分生组织复盖于下面。小块茎枯端形成芽的同时,在顶芽附近分化根。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温预报和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逼近气象因子-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函数关系,以天气预报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为输入进行短期ET0预报。收集了南京站实测的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7日逐日气象数据和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逐日对未来7d的气象预报数据,以最高、最低气温及相应的日序数为3个输入因子,ET0为输出建立一个包含一个隐含层的3层BP网络,以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实测气象数据及通过FAO-56PM公式计算的ET0进行网络,以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实测气象数据及通过FAO-56PM公式计算的ET0进行网络验证。将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逐日对未来7d的气象预报中的最高、最低气温输入训练及验证后的网络,得到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逐日对未来7d的ET0预报值,并与FAO-56PM公式计算的ET0值进行比较以验证预报精度。结果表明,预见期1~7d内,预报的ET0和计算的ET0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预报精度随着预见期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准确率(±1.5mm/d以内)达88.08%,相关系数为0.77,均方根误差为1.28mm/d,显示出了较高的预报精度。在局部时间段内出现的ET0,PM和预报ET0的较大差别的原因是该时段内的ET0更多地受到除了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提出的方法 ET0预报,随着气象预报准确度的提高,可实现较为精确的ET0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