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豆资源对SMV株系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盖钩镒  胡蕴珠 《大豆科学》1989,8(4):323-330
在南京田间对我国约六千份大豆资源进行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鉴定的结果,5.3%对本地区SMV毒源群体具有较佳抗性;黄淮、长江下游等地区资源的抗性优于其他地区。从国内及一些国外资源中入选的56份材料经实验室鉴定,28份具有株系专化抗性,包括7份抗S_(?)、S_c、S_(?)、S_h4个株系,3份抗3个株系,7份抗2个株系,11份抗1个株系。其中11份既具良好田间抗性又具对江苏主要株系S(?)及S_c的专化抗性,可作为本地区抗SMV育种的抗源。  相似文献   
62.
野生稻抗瘟性鉴定抗病基因推断及抗性导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中国北方稻区6个广致病谱稻瘟病菌系的混合菌液对我国和国外引进的334份野生稻材料进行注射接种鉴定,筛选出25份抗病或高度抗病的材料。鉴定结果发现对广致病谱菌系混合菌液表现抗病的材料,对日本7个代表菌系全部表现抗病,说明可以利用广致病谱稻瘟病菌系的混合接种源,广泛筛选抗源。本研究还利用日本7个代表菌系分别接种80份对6个广致病谱菌系的混合菌液感病的野生稻材料和日本12个具已知抗病基因的鉴别品种,根据反应型的比较分析,推断出41份野生稻材料的抗病基因。且通过常规杂交,已将高度抗病的野生稻抗病基因导入栽培稻品种中。  相似文献   
63.
金针菇六个菌株在西藏地区引种品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有高原气候代表性的拉萨市郊,试验栽培6个金针菇菌株对西藏地区特殊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筛选适合当地推广生产的品系。结果显示Fv-1,Fv-2T Fv-8的生物效率和菇形能够满足要求,其中Fv-1和Fv-2的采收期较长,而Fv-8的产量集中在头两湖。  相似文献   
64.
就8个省份(湖北、河南、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和贵州)茶尺蠖种群对2个品系EoNPV-Z(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提供)和EoNPV-W(湖北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提供)的敏感性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种群接种EoNPV-Z后死亡速度最快,接种13d后,死亡率达到100%,致死中浓度(LC50)为1.78×104pIB/mL,而河南种群对EoNPV-Z的敏感性最低,与浙江种群的差异性达553.4倍;浙江种群对EoNPV-W亦最敏感,致死中浓度(LC50)为3.73×104 PIB/mL,而贵州种群的抗性最强,LC50是浙江种群的163.5倍;对两株病毒的致死中时间(LT50)进行比较,EoNPV-W除对贵州种群的LT50大于EoNPV-Z外,对其他种群的LT50均小于EoNPV-Z.综合考虑LC50和LT502个参数,EoNPV-Z对浙江和贵州两种群茶尺蠖的致病效果较好;而EoNPV-W对其他6个种群茶尺蠖的致病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65.
重庆武陵山区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继代保藏法、超低温冰箱保藏法、滤纸保藏法,对武陵山区香菇、野生香菇、凤尾菇、粗腿羊肚菌、美味牛肝菌5种菌种保藏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保藏用不同保藏方法对香菇、凤尾菇、野生香菇的萌发率和性状无明显影响,用继代保藏法较好;粗腿羊肚菌菌种在两种保藏方法中萌发率受明显影响,不易进行保藏;美味牛肝菌固体菌种保藏效果不明显;滤纸保藏法保藏的美味牛肝菌液体菌种无结果,需要长时间的试验。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杂交、G8、本地、三明、广1号五个灵芝菌株生物学性状比较和拮抗试验,筛选出优质菌株,即G8和本地。其特点是母种和原种茵丝生长速度较快,茵丝洁白浓密,边缘整齐;在栽培过程中生长良好,孢子粉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生物学性状优于其它菌株,是适合梅州生产推广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67.
大麦条锈菌菌株 Q1、 Q2致病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已获得的2个大麦条锈菌菌株 Q1、 Q2,分别在小麦已知基因系、部分小麦和大麦生产品种上进行了苗期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大麦条锈病菌株 Q1、 Q2为小麦专化型, Q1较 Q2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和更宽的毒性范围.Q1、 Q2分别对46个小麦生产品种及抗源品种中的32个和29个有致病作用,仅对极少数大麦品种有致病作用,致病特点与小麦条锈菌新菌系贵22-9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8.
Gender has long been known to be a contributory factor in the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system disregulation. The aims of this experiment were to verify the influences of sexual dimorphism on the persistence of blood parasites out of the acute phase of infection. Male and female Calomys callosus were separated and infected with two strains of Trypanosoma cruzi, and let age until 120 days. Xenogiagnostic, culture of organs and blood, histopathology and lytic antibody percentages were evaluated on late chronic phase. Xenodiagnosis, hemoculture and lytic antibody percentages were positive from 45 until 120 days. For both strains in adrenal and heart, amastigote burdens were present until 45 days, scarcely found on 60 days and absent on 120 days. Steroid hormones, although having a protective role, does not enable animals to get completely rid of the infection. Even without showing apparent signs of pathological unbalance, parasites persists, hidden throughout the host’s body.  相似文献   
69.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期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盐分胁迫下,以黄花苜蓿为对照,探讨扁蓿豆4个品系种子发芽期耐盐性差异.依据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半致死浓度来看,扁蓿豆种质材料在种子发芽期的抗盐性高于黄花苜蓿,扁蓿豆4个品系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为:品系90-36>93-21>00-61>00-81;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6%、1.1%、0.96%、0.86%.  相似文献   
70.
以长药景天盆栽到Zn质量分数为800 mg·kg~(-1)的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对根际抗Zn菌株进行富集、分离后,筛选出6个抗Zn菌株,编号分别为Zn1、Zn2、Zn3、Zn4、Zn5、Zn6。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角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Zn1和Zn4均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相似度分别达到99%和98%;Zn2与黄色单胞菌属(Xanthomonas)相似度达到97%;Zn3、Zn5和Zn6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的相似度均为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