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4篇
农学   68篇
  9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牛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的去核方法、融合条件等对重构胚发育的影响,旨在探索一种简化的核移植操作程序.结果表明,添加FSH,LH,最高成熟率为81.7%.在电压为2.6 kV/cm时,融合率为93.96%.激活后重构胚在压制的WOW内进行培养,采用半卵法去核的卵裂率和8-细胞发育率分别为61.2%和3.27%,盲切法去核的卵裂率和8-细胞发育率分别是 70.8%和7.56%.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发现,其发育的四个时期即球形期,心形期,鱼雷期和子叶期均有白化现象。成熟期的白色叶胚比绿色子叶胚在成苗培养基上生长快,且形成再生植株的频率高。  相似文献   
13.
核桃 (Juglansregia)‘No . 12 0’品系授粉 7~ 8周的幼胚胚轴与子叶在含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 4周后转移至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继代培养基上培养 ,不同发育时期的体细胞胚直接形成于胚轴与子叶表面。子叶与胚轴分别在KT 2mg/L BA1mg/L IBA 0 .0 1mg/L与 2 ,4 D 2mg/L KT 1mg/L的组合的诱导下体细胞胚胎发生频率最高。体细胞胚经 3~ 5℃低温处理 2个月 ,31.6%的体细胞胚能发育成正常生长的植株  相似文献   
14.
南方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南方地区某奶业集团2006年7个牛场2 063头中国荷斯坦牛22 377次乳中体细胞数(SCC)测定日记录,以揭示SCC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乳中SCC为459.49×103士924.66×103个/mL,不同牛场、月份、泌乳月和胎次对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产犊季节对乳中SCC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SCC随着胎次和泌乳月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棉花优良品种中棉所27直接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我国难培养基因型优良棉花品种中棉所27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该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能力。该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有2种情况:一是由外植体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并形成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二是先诱导获得非胚性愈伤组织,再经多次继代培养,获得胚胎发生。不同激素及其组合和浓度配比是影响中棉所27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直接因素。另外,饥饿培养及继代周期对胚胎发生也有重要影响。0.1mg/LKT和0.1mg/LIAA组合、0.1mg/LKT和0.1mg/LZT组合、0.1mg/LZT单独使用,在饥饿条件下培养,均能直接高效诱导获得大量胚性愈伤组织,并有短期内形成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胚状体在不含任何激素的MS B5培养基上培养有利于植株再生,并降低畸形苗形成率。另外,还发现不同培养基对中棉所27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体细胞胚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法将Bt基因转入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尚前  王罡  季静  王萍 《大豆科学》2007,26(1):103-106
以6个品种大豆体细胞胚为受体,以Bt基因为目的基因,应用根癌农杆茵介导法对大豆进行了遗传转化,经体细胞胚萌发、生根及壮苗培养和卡那霉素选择培养,获得了完整的抗性再生苗,经PCR、PCR-Southern和点杂交分析鉴定,初步证明外源基因Bt已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7.
郭祖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79-9980
[目的]研究玉米和胡萝卜体胚发生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为调控其体胚发生过程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单子叶植物代表玉米和双子叶植物代表胡萝卜体胚发生的适合培养基,并利用电泳技术对其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培养基MS+6-BA1.0mg/L+2,4-D0.2mg/L+CH500mg/L较适于玉米愈伤组织的发生;培养基B5+2,4-D0.2mg/L+6-BA0.2mg/L较适于胡萝卜愈伤组织的发生。玉米愈伤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蛋白表达;而胡萝卜愈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则比下胚轴对照明显下降。二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可能与物种差异有关。[结论]发现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体胚发生中蛋白质表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和乳成分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牛乳中体细胞数对产奶量和乳汁成分的影响,采集西安草滩奶牛三场2004年处于泌乳盛期(2~4胎)的荷斯坦牛的奶样,测定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日产奶量、胎次、泌乳阶段,共测341个样本。运用直线相关与回归方法,确定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与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14,P0.01),与乳脂率无显著相关关系(r=-0.045,P0.05),与乳蛋白率无显著相关关系(r=0.035,P0.05)。说明体细胞数越高,奶量损失越大,当体细胞数超过110万/mL时,奶量损失达24.6%。因此,要充分利用奶牛牛群改良项目(dairy herd i m-provement,DHI)报表,加强对体细胞数的监控,及时预防和发现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减小经济损失,提高牛群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适宜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的最佳融合液。[方法]用延边黄牛颗粒细胞为供体细胞。试验1,比较3种浓度(0.25、0.280、.30 mol/L)3种融合液(蔗糖、D-山梨醇、甘露醇)对核移植胚胎融合率及重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2,比较3种0.28 mol/L融合液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结果]3种浓度的蔗糖、D-山梨醇、甘露醇融合液的融合率和卵裂率差异均不显著,但0.28 mol/L融合液处理的重组胚后期发育相对较好。3组融合液融合率(88.44%、86.83%、86.85%)差异不显著,蔗糖、甘露醇融合液卵裂率(87.98%、86.06%)差异不显著,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D-山梨醇融合液(78.64%);蔗糖、甘露醇融合液囊胚发育率(22.16%、19.91%)差异不显著,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D-山梨醇融合液(10.14%)。[结论]适宜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的最佳融合液为0.28 mol/L蔗糖融合液。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5头体细胞克隆母犊牛及其同期自然繁殖出生的荷斯坦母犊牛初生期、6月龄、12月龄的体重、体尺指标测定,初步分析了其生长发育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克隆牛初生重53.67±7.00kg,明显高于自繁奶牛(P<0.01),6月龄体重141.00±16.49kg,明显低于自繁奶牛(P<0.01),12月龄体重302.80±32.17kg,与自繁奶牛基本相当;(2)克隆牛0~6月龄期间平均日增重0.70±0.11kg明显低于自繁奶牛(P<0.01),6~12月龄期间平均日增重0.90±0.12kg,与自繁奶牛基本相当(P>0.05),0~12月龄期间平均日增重0.70±0.11kg,与自繁奶牛基本相当(P>0.05);(3)克隆牛初生体尺指标明显大于自繁奶牛(P<0.01),6月龄体尺指标明显小于自繁奶牛(P<0.01),12月龄体尺指标与自繁奶牛相当(P>0.05);(4)克隆牛0~6月龄期间体尺平均增长明显低于自繁奶牛(P<0.01),6~12月龄期间体尺平均增长明显高于自繁奶牛(P<0.01),0~12月龄期间体尺平均增长明显低于自繁奶牛(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