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10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取3个分离于山东地区几个鸡场IBDV野毒株IBDV SD01、IBDV SD02、IBDV SD03,利用Trizol试剂提取IBDV RNA,设计特定的引物,通过RT-PCR和Nested-PCR,获得分离株的VP2基因高变区的特定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3个野毒株在VP2高变区与超强毒株HK46有较高的同源性,关键氨基酸位点都符合超强毒株的特征,与一般的强毒株、变异株和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远。这些关键位点氨基酸的变化使vvIBDV能够逃脱低毒力抗原所产生抗体的捕捉,导致了免疫鸡的发病。  相似文献   
62.
朱静 《中国家禽》2013,35(8):33-39
"2013年长三角预防兽医博士论坛"于2013年4月3日在上海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主办,来自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的20位博士研究生汇报了各自的科研成果。本专题选择与家禽相关的报告进行整理和归纳,内容主要涉及马立克氏病病毒致肿瘤相关新功能基因、Confilin基因与传染性  相似文献   
63.
环球     
《农业新技术》2015,(2):20-21
<正>史上最严环保法施行河北三药企已停产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由于有"按日计罚不设上限""企业违法可拘留责任人""监管部门问责措施严厉"和"加强信息公开与民众参与"等一系列铁拳政策,该法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1月16日,河北省深州市委宣传部就有通报  相似文献   
6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致病特性以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最典型的病变是法氏囊迅速萎缩,未见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腿肌出血等症状。当常规IBD疫苗免疫的鸡群受到变异毒株侵袭时,  相似文献   
65.
为探索石河子地区的CPV野毒株是否发生遗传变异,本试验收集石河子地区自然发病犬及病死犬的粪便和组织,提取其病毒基因组,利用PCR技术对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与不同地域流行株VP2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其差异。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了VP2基因,且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一毒株存在14个点突变位点其和5个缺失位点,另一毒株存在7个突变位点。经基因型鉴定,野毒株的基因型均为CPV-2a型。  相似文献   
66.
从河北省昌黎县不同鸡场发生的法氏囊病鸡群中,分离到JD1,JD2,JD3,JD4,JD5共5株IBD病毒毒株,通过初步分离与试验,并对其作了致病性,鸡胚适应性和免疫保护性等项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5株均为IBDV,且可使易感鸡100%发病,致死病在0-40%。  相似文献   
67.
鸡新城疫(ND)是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为新城疫病毒(NDV),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  相似文献   
68.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株LTR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株感染的驴胎皮肤(FDD)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以其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EIAV弱毒株的LTR,并将其克隆到载体质粒pUC19中。经酶切分析,PCR及Southern杂交筛选、鉴定,获得含有EIAV弱毒株LTR片段的重组质粒pLTR。对该质粒的序列分析发现,在中国EIAV弱毒株LTR的U3区含有4个与细胞转录因子结合的位点,其中有3个PU.1位点和1个AP-1位点,U3区还存在1个TATATAA启动子序列;R区长为81bp,含有1个帽位点GG和1个Poly(A)信号序列AATAAA;在帽位点下游是1个病毒Tat蛋白结合位点,即TAR位点;U5区长为39bp。中国EIAV弱毒株LTR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其他毒株序列相比,在LTR的一些调控部位有变异发生,中国EIAV弱毒株与美国EIAV原型株(Wyoming株)LTR区核苷酸序列有18.72%的差异。  相似文献   
69.
张金龙 《北方牧业》2007,(21):16-17
什么是高热病? 农业部的诊断结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蓝耳病变异毒株为主、发病后一般混合或继发多种病毒、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70.
用28个大豆品种分期播种,在不同发育期接种大豆花叶病毒,探讨影向褐斑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各品种的褐斑率与接种SMVⅠ—1、SMVⅡ—3毒株间相关显著;接种SMVⅠ—1毒株的褐斑率为66.21%,SMVⅠ—2为56.54%,SMVⅡ—3为74.45%,SMVⅡ—4为65.77%;顶枯型的褐斑率为38.1%,轻花叶型为44.1%,重花叶型为57.5%,皱花叶型为65.7%,皱缩型为81.6%。早播的褐斑率比晚播的低。真叶期接种的褐斑率较复叶期和开花期接种的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