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 protocol for in vitro polyploid induction using oryzalin was developed for Dendrobium, Epidendrum, Odontioda, and Phalaenopsis orchids (Orchidaceae). Protocorms and protocorm-like bodies (PLBs) in liquid nutrient media were subjected to oryzalin treatments of 14.4, 28.9, and 57.7 μM (w/v) concentrations for 3 and 6 days. Higher concentrations and longer treatment durations lowered the survival rates of the explants, but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polyploids produced. Stomatal guard cell lengths as measured with digital image analysis software, helped to identify several polypoids from digital images of leaf imprints. The optimal treatments were: 14.4 μM for 6 days in Dendrobium and Odontioda; 57.7 μM for 6 days in Epidendrum; and, 14.4 μM for 3 days in Phalaenopsis.  相似文献   
62.
水稻早世代稳定特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22、429、430、942、950、966是由多倍体(四倍体或三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得来的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利用上述早稳型水稻与普通二倍体水稻杂交,以研究水稻早世代稳定特性在杂交后代的遗传。通过田间观察和分子标记的检测F2,结果发现在大量的杂交组合后代中,只有429×9311杂交组合后代仍具有早世代稳定特性,即早世代稳定特性在该杂交组合中遗传了下来,而其它杂交组合中,早世代稳定特性未能遗传下来,推测早世代稳定特性的遗传可能和杂交双亲均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及四倍体诱导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盾叶薯蓣的茎段、叶柄、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其效果以茎段和叶柄最好。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MS+2,4-D 2.0mg/L+BA 0.5mg/L为佳;在培养过程中,可用MS+BA 3.0mg/L+NAA 0.2mg/L作为分化培养基,后逐步转为MS+BA 1.Omg/L+NAA 0.2mg/L作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可使用MS+NAA 1.0mg/L的培养基。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对盾叶薯蓣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用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小时后,诱导率可达50%,效果较好。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的二倍体植株相比,植株粗壮,叶片变大变厚,叶色浓绿,部分还出现畸形叶。叶片表皮气孔检测发现,多倍体植株叶片表皮气孔变大,且单位面积下的气孔数目减少;进行细胞学研究发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的数目为2n=2x=20,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40,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64.
协作二号是采用生理育种方法,通过系统的生理选择、组合、鉴定、品比、区试和生产示范育成的丰产、高糖、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的多倍体新品种。该品种在块根产量、含糖率以及光合性能、物质代谢、呼吸代谢方面都具有明显的超亲优势,是一个特殊配合力强的杂交组合;在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含量和蔗糖合成酶活性上具有平均优势。其生产性能优于当地推广种,具有较强的超标优势。并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根重与含糖率的负相关矛盾,为甜菜生理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5.
饲料作物的倍体性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体在饲料作物育处上可使植物细胞增大而导致植株茎粗、高大、叶片宽厚;并且使植的蛋白、糖分和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有较大的提高。文中介绍了由普通二倍体形成多倍体的细胞学机制,用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的具体方法以及植物多倍体的四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6.
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多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该杂交组合群体整齐,生长势旺,叶大肉厚,产量高,叶质优,耐剪伐,种子产量高且发芽性能好。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粤桑11号的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平均比对照种沙2×伦109提高22.5%,春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提高7.3%,万蚕茧层量提高6.6%,100kg桑产茧量提高8.4%,100kg桑茧层量提高6.2%。  相似文献   
67.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将鲁桑系二倍体桑品种桐乡青用秋水仙碱诱导成四倍体,以此为母本与广东桑二倍体伦教10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二倍体桑品种荷叶白相比,其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36.9%;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10.8%,种茧育单蛾良卵数提高18.3%;中抗桑疫病,农艺性状好,表现出优良三倍体优质高产的典型特性。  相似文献   
68.
广东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查了五个桑种360份材料,获得三倍体桑18份,四倍体桑1份,六倍体桑9份;建立了应用秋水仙素处理广东桑杂种实生苗(有性系)诱导四倍体的技术程序,首次育成广东桑四倍体102份;研究其性状,选出具有高产、优质、种子结实性高的四倍体材料一批;并利用亲本,初步育成具有高产、优质三倍体桑杂交组合7个,提供生产鉴定示范。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阔叶风铃草成熟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对风铃草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幼苗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6 h后,其多倍体的诱导率为16.0%,高于其他处理方法。[结论]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阔叶风铃草的变异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0.
李玉璞  仲维赫  李敏  赵杨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781-3782,3816
[目的]研究秋水仙素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马尾松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当秋水仙素的浓度为60和80 mg/L时,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明显延长,当秋水仙素的浓度大于60 mg/L时种子发芽后致畸率为37%,当秋水仙素的浓度高于80 mg/L时种子致死率为81.7%;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株表现为针叶粗短,颜色加深,叶形指数减小,气孔变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该研究为马尾松突变体的产生筛选及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