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20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30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81.
为筛选出鸭肠炎病毒(DEV)gC糖蛋白胞外区的优势抗原表位,本试验通过抗原表位作图法对DEV-gC基因进行分段克隆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表达蛋白经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经过4轮筛选,DEV-gC糖蛋白优势抗原表位为第73-88位氨基酸。该优势表位的发现为DEV-gC糖蛋白具体功能区的研究、诊断试剂及表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82.
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多肽序列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E蛋白抗原表位E19进行核心序列定位,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编码相互部分重叠短肽核苷酸序列,原核融合表达后经western blot分析,确定其抗原表位核心序列为150ENHGNYS156.该表位在乙型脑炎不同基因型的各种病毒株间为高度保守序列;根据JEV E19表位与同一血清群其他黄病毒之间的差异,在同源序列位置设计了系列突变短肽,融合表达后western blot分析的结果表明,其他黄病毒属病毒同源序列不能与抗JEV阳性血清反应.本实验结果表明JEV E蛋白抗原表位E19具有鉴别检测JEV与西尼罗病毒等其它黄病毒的意义.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E蛋白结构和功能以及建立乙型脑炎临床鉴别诊断方法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483.
本试验通过PCR方法以猪伪狂犬病病毒SD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含gD主要抗原表位编码区的片段,将该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上,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gD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45.2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用His亲和层析柱纯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纯化蛋白能与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可以作为猪血清伪狂犬病病毒抗体诊断用抗原。  相似文献   
484.
大鼠分别按自由采食(AC组)、限饲能量(RC组)、自由采食+AFB_1(黄曲霉毒素B_1,AT组)和限饲能量+AFB_1(RT组)处理16周后,检测肝微粒体Cyt P-450.结果表明:各组Cyt P-450总量变化不大:Cyt P-450_bRC组和RT组分别高于AC组和AT组(P<0.01);Cyt P-450_cRc组比AC组增加30.6%(P>0.05),RT组比AT组增加45.0%(P<0.05);微粒体酶调节的体外3~H-AFB_1与DNA结合RC和RT组分别低于AC和AT组.表明能量限制对Cyt P-450_b和Cyt p-450_c有修饰作用。能量及AFB_1-DNA结合与Cyt P-450_b和Cyt P-450_c相关性检验提示,Cyt P-450_b和Cyt P-450_c活性的提高可能是能量限制引起微粒体酶调节的3~H-AFB_1-DNA结合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85.
经超滤,Con.A—Scpharosc 4B亲和层析,从棉花黄萎病菌的Czapck′s培养液中,分离纯化致萎毒素。成分分析和致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菌产生的毒素是一种致萎力极强的糖蛋白。其含糖量为14.74%,蛋白质量为85.26%,其致萎活力是半纯化液的10~15倍,活力回收为76%。  相似文献   
486.
埃博拉病毒(EBOV)能够引起一种人畜共患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即埃博拉出血热.研制安全、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印第安纳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并拯救得到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EBOV)囊膜糖蛋白GP的重组VSV (rVSV-ZEBOV-GP),通过westem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证明在重组病毒中ZEBOV GP蛋白获得正确表达;动物试验显示重组病毒对小鼠高度安全;中和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病毒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ZEBOV囊膜糖蛋白GP嵌合VSV假病毒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本研究表明rVSV-ZEBOV-GP作为防控ZEBOV的储备性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7.
为分析流行于信鸽群中新城疫病毒致病株P/Anhui/1/09的分子遗传特性及其囊膜糖蛋白的差异性,采用RT-PCR法扩增其F和HN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并与已公布的主要代表性毒株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及615个全长F基因和480个全长HN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同时对P/Anhui/1/09株进行型内遗传关系分析。结果显示:P/Anhui/1/09株F和HN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 662 bp和1 716 bp,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Q290284和JQ305097,其F基因与NDV05-029、PG/CH/JS/1/06、CH/98-1鸽源毒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率在98.2%~99.5%,同属基因VIb亚型,但与传统疫苗株LaSota、V4、B1和Mukteswar的遗传距离较远,同源率仅在84%~86.3%。HN基因ORF进化树分支拓扑结构与F基因相似。型内遗传关系分析显示,VIb亚型可进一步为VIb1~VIb5 5个进化分支,其中我国分离株都位于VIb1和VIb4进化分支中。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糖基化位点分析显示,P/Anhui/1/09的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K-R-Q-K-R-F117,与NDV强毒株分子特征相符,并发现在七肽重复区旁497位新增一个潜在N-糖基化位点,除2个基因III型日本分离株(Miyadera和MIY/51)外,所有含497位新增糖基化位点的毒株都位于VIb1分支。包含P/Anhui/1/09株在内的大部分鸽源毒株在F蛋白aa132S(融合肽区)、aa259H和HN蛋白aa3H(胞质区)、aa122R、aa347G、aa349E存在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488.
利用DNASIS等软件分析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WG株的gB蛋白抗原性,筛选出一段抗原性较强的片段,该片段位于gB蛋白的403位至686位氨基酸残基之间。设计引物,引入双酶切位点EcoR Ⅰ,Sal Ⅰ,将目的片段t—gB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tgB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分子量为37Ku的融合蛋白His—tgB,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40.6%。Western blot分析表明,His—tgB具有免疫反应性。重组蛋白免疫兔之后可以产生针对ILTV gB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489.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一种主要感染肉用型鸡的反转录病毒。本研究用表达ALV-J囊膜蛋白基因产物的Sf9细胞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NS1进行融合,获得了4株特异性抗ALV-J的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表明,3株单克隆抗体仅与所试验的ALV-J毒株反应,而不能与ALV的A、B、C、D和E亚群的毒株反应。有趣的是,有一株单克隆抗体可以与所有试验的外源性ALV毒株反应,但不与内源性的E亚群反应。Western Blot和免疫沉淀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识别的ALV-J囊膜糖蛋白的分子量为90-94kD,识别未糖基化的囊膜蛋白分子量约为53kD。用这些单克隆抗体能检测出ALV-J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病毒抗原。这些结果提示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于ALV-J疾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90.
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668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 c DNA片段 T6 6 8- SS2作为核酸探针 ,在新生幼虫 c DNA文库中筛选出 10个阳性克隆。序列测定及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 ,克隆 G10 - 6的 c DNA片段全长 16 0 0 bp,含 12 90 bp的开放阅读框架 ,编码 1个由 4 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其相对分子质量理论推导值为 4 6 84 0 ,等电点 (PI)为 9.6 5。主导氨基酸为Ser(11.39% )和 Thr(10 .93% )。开放阅读框架中具有丝氨酸蛋白酶保守功能区及酶活性位点结构 ,其 N末端的信号肽及 2个糖基化位点表明 ,其为分泌性糖蛋白 ,预示其可能在细胞外起着重要作用。DNA同源性分析表明 ,该 c DNA为一新的 c DNA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