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202篇
基础科学   46篇
  160篇
综合类   1069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743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超高产栽培杂交中籼稻的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5个杂交中籼稻品种(含品系)扬两优6号、P88S/747、珞优8号、珞优234和天两优2号为材料,研究大田条件下超高产水平(产量≥12.0 t hm-2)的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养分吸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高产水稻(产量≥9.0 t hm-2)相比,超高产水稻具有以下特征,幼穗分化期、齐穗期和灌浆结实期(齐穗后10 d) LAI大,分别为6.5~7.2、8.5~8.9和6.5~7.0;齐穗期的高效叶面积比率高,为60.0%~66.5%;齐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积累较多的干物质,分别为13.5~15.0、15.0~16.0和25.0~28.0 t hm-2;分蘖盛期对氮(N)、磷(P)、钾(K)吸收利用优势不明显,而幼穗分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对N、P、K 吸收利用高而且积累速度快。此外,具有穗数多(有效穗数介于250×104 ~290×104 穗 hm-2)、结实率高(88.2%~92.3%)、千粒重大(29.0~31.0 g)的特点。  相似文献   
62.
谢炳福  王亚琴  周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82-10984
近年来,磷脂(Phospholipids,PL)在仔稚鱼营养生理所发挥的作用引起人们广泛重视。综述了近年来饲料磷脂对仔稚鱼生长表现、消化道、骨骼发育以及脂肪代谢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磷脂在水产苗种饲料中合理添加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3.
安普霉素对仔猪内分泌的调控作用及血液生化指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28日龄大长北三元杂交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3组 ,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安普霉素 (0、20、90mg/kg)对仔猪内分泌的调控作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 :仔猪日粮中添加90mg/kg的安普霉素可促进机体与生长有关的内分泌活动 ,提高内源激素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T3)水平 (P<0.05),从而促进肌肉蛋白沉积 ;并具有显著降低血液中氨、尿素氮含量和提高血糖水平的作用 (P<0.05) ,表明安普霉素对仔猪具有增加氮沉积 ,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贝类营养研究进展_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谭北平 《水产学报》1999,23(2):193-198
与鱼虾营养相比,贝类营养研究起步较晚,而且进展较慢,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贝类经济价值相对要低一些,不足以引起研究者和养殖者的兴趣;另一方面,贝类主要是以藻类为食,在现有的生态条件和养殖模式下,饵料缺乏问题尚不严重。然而在贝类中也不乏经济价值相当高的种类,如鲍鱼,而且从长远观点看,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推广,天然饵料肯定不能满足需要,用人工饲料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饵料势在必行。不少学者已在贝类营养需求以及营养学因素对贝类繁殖力、孵化率、幼体生长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 蛋白质1.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贝类同其它动物一样,…  相似文献   
65.
[目的]为了探讨营养供应方式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生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有机无机复合基质的基础上,选用常规的营养液浇灌方法、“硝酸钙+磷酸二钙+氯化钾”的有机生态型栽培的固体肥料营养模式和“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农业常用固体肥料3种营养供应模式.[结果]营养供应方式对生菜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明显影响,在不同的营养供应方式下生菜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相似,但养分吸收量钾>氮>磷,其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0∶0.43∶1.87.[结论]以“硝酸钙+磷酸二钙+氯化钾”的有机生态型栽培的固体肥料营养模式和“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农业常用固体肥料营养供应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6.
为了探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生理指标的差异,揭示影响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可能因素,以牡丹品种岛锦试管苗和大田苗的叶片及根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两者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的生理指标存在很大差异,试管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等指标均比大田苗低,大田苗根系活力为689μg/(g·h),而试管苗仅为141μg/(g·h),但试管苗的POD活性明显比大田苗高,试管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分别为432.37 U/(g·min)、43.89 U/(g·min),而大田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仅为1.76 U/(g·min)和1.61 U/(g·min)。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未表现出类似的规律。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可能与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较低,POD活性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67.
宋继昌  巨霞  赵宏彬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105-107,110
为明确矮秧菜豆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对产量的影响,以矮秧菜豆新品种青菜豆2号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生育期中,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在青熟期达到最大,从苗期至花荚期,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与气孔导度(Gs)同步减小,表明此阶段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而从花荚期到青熟期,Ci随着Gs的增大而减小,此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属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增加,CO2同化能力降低,也是叶片羧化活性不同的反映。通过对青菜豆2号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联性分析得出,苗期各光合生理指标对产量的关联性均表现为最高,而青熟期各光合生理指标的关联性表现较低。  相似文献   
68.
辣椒叶片耐热性生理生化指标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以耐热性不同的3个辣椒品种为试材,对其进行2~8d的高温(35~45℃)处理,研究辣椒叶片中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X)活性的变化与辣椒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5~40℃下处理2d,品种间的细胞膜透性变化差异显著;35~45℃下处理2d,品种间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因此,细胞膜透性变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这两项指标可用于测定辣椒叶片耐热力  相似文献   
69.
为明确15%炔草酯WP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建立油菜田的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不同开沟深度、不同时期施用15%炔草酯WP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及炔草酯与其他药剂混用的效果,同时研究了该药剂对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深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在禾本科杂草处于1~2叶期时进行药剂处理,一般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除草效果。炔草酯与草除灵混用对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都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用15%炔草酯WP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15%炔草酯WP的施用对油菜株高、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油菜第一分枝高度、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影响较大,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70.
用10%,15%和20%的PEG-6000对灰岩皱叶报春胁迫24 h,并以15% PEG处理进行复水试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以及相对电导率,研究灰岩皱叶报春的抗旱性。结果表明:(1)PEG胁迫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2)20% PEG处理下,8 h内复水,植株恢复较快,胁迫12 h各指标恢复缓慢,为灰岩皱叶报春的恢复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