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202篇
基础科学   46篇
  160篇
综合类   1055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742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s of nutrition on circulating concentrations of metabolic hormones, gonadotropins, and testosterone during sexual development in bulls. Nutrition regulated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testes axis through effects on the GnRH pulse generator in the hypothalamus and through direct effects on the testes. Pituitary function (gonadotropin secretion after GnRH challenge) was not affected by nutrition. However, nutrition affected LH pulse frequency and basal LH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early gonadotropin rise (10-26 weeks of age). There were close tempor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GF-I) concentrations and changes in LH pulse frequency, suggesting a role for IGF-I in regulating the early gonadotropin rise in bulls. The peripubertal increase in testosterone concentration was delayed in bulls with lesser serum IGF-I concentrations (low nutrition), suggesting a role for IGF-I in regulating Leydig cell function. Serum IGF-I concentrations accounted for 72 and 67% of the variation in scrotal circumference and paired-testes volume, respectively (at any given age), indicating that IGF-I may regulate testicular growth. Bulls with a more sustained elevated LH pulse frequency during the early gonadotropin rise (high nutrition) had greater testicular mass at 70 weeks of age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group (medium nutrition), despite no differences in metabolic hormone concentrations after 26 weeks of age. Therefore, gonadotropin-independent mechanism regulating testicular growth might be dependent on previous gonadotropin milieu.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不同驱虫药对伊犁马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伊犁马科学驱虫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方法] 将平均体重(265.5±35.6)kg、出生日期相近的40匹1岁伊犁马随机分为5组,每组8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对照组不驱虫,在试验开始第1天,试验Ⅰ组使用伊维菌素驱虫,试验Ⅱ组使用吡喹酮驱虫,试验Ⅲ组使用阿苯达唑驱虫,试验Ⅳ组使用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的混合药剂驱虫;在试验第14天采集马匹血液样品,测定血浆氮代谢指标、葡萄糖及酶相关指标、脂代谢指标及金属离子指标。[结果] ①试验Ⅲ组总蛋白(TP)浓度最低,与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及试验Ⅳ组相比,分别降低了8.16%、7.15%、4.98%及6.62%(P>0.05)。对照组及各试验组白蛋白(ALB)、尿素(UREA)浓度均无显著(P>0.05)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及试验Ⅳ组血浆中UREA浓度分别降低了33.15%及36.10%(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分别降低了26.51%、21.11%、47.14%及52.38%(P>0.05)。试验Ⅲ组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LP)活力低于对照组,降低了0.19%(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显著(P<0.05)升高,分别提高了17.84%、13.51%;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分别提高了5.40%和4.08%(P>0.05)。③对照组血浆中甘油三酯(TG)、肌酐(CREA)及尿酸(UA)的含量与各试验组相比均无显著(P>0.05)差异。试验Ⅰ组及试验Ⅳ组血浆中CREA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3.38%和9.86%(P>0.05)。试验Ⅱ组血浆中胆碱酯酶(CHE)活力显著(P<0.05)高于试验Ⅲ组,提高了17.70%。④对照组血浆中Mg2+浓度与各试验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血浆中Ca2+浓度最低,与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及试验Ⅳ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3.44%、16.40%、25.89%及21.43%(P<0.05)。[结论] 综合来看,使用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混合驱虫,对伊犁马血浆中的氮代谢、糖脂代谢指标及肝功能代谢酶活力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对育成期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2头7月龄雄性梅花鹿仔鹿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额外添加1.25(Ⅱ组)、2.50(Ⅲ组)和5.00 g·kg-1(Ⅳ组)过瘤胃半胱氨酸(有效成分51.70%)的试验饲粮。试验预饲期15 d,正试期112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Ⅲ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Ⅲ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各组粗蛋白质、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Ⅲ组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Ⅱ组和Ⅲ组甘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半胱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  相似文献   
24.
大豆高产优质施肥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概述了大豆营养特性与施肥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高产施肥的关键技术。大豆营养特性:一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较稻、麦作物高(等量籽粒产量),生产100kg大豆约吸收6.5~8.5kg N,1.8~2.8kg P2O5,2.7~3.7kg K2O,3.5~4.8kg CaO,1.8~2.9kg MgO,4.5~9.5g Zn。二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高峰在花荚期,N、P、K的60~70%在在此期吸收,而不同于稻麦等作物。三是总氮源的40~60%来源共生固氮,而共生固氮又受土壤N、P、K、Ca、Mo、Zn等及土壤PH值影响。四是大豆成熟阶段营养器官的养分向籽粒转移率高,N、P、K分别达58~77%,60~75%,45~75%。大豆施用N、P、K、Zn、Mo、B肥均显著提提高产量,合理配合施用可达到180~300kg/亩。N、P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K与Zn提高脂肪含量,P、K、Zn、Mo及少量N肥可提高结瘤固氮率。N、P、K和多种微肥可减轻东北连作大豆的不利因子危害,大幅度增加产量。大豆高产施肥,一是根据土壤、植株养分含量确定施肥数量,二是有机肥与N、P、K肥及多种微肥配合施用,三是注重前茬作物施肥,增肥土壤,四是根据土壤条件、耕作制度、大豆品种特性确定施肥数量、方法、时期。中等肥力高产施肥一般应施用N 8,P2O5 4,K2O 4,ZnSo4 1.5(kg/亩),钼酸铵20~30g/亩,P、K、Zn用作底或种肥,N肥钼肥种肥花期追肥各半,另于花荚期喷施P、N、Mo肥二次  相似文献   
25.
福建省甘薯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征集甄别保存甘薯种质资源606份,编写出品种目录,拍摄了彩色图谱册;摸索出适合福建省气候特点的田间种植、薯块贮藏、老蔓越冬和茎尖脱毒试管苗4种方法相结合的安全保存方法;首次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完成了对保存的品种资源抗蔓割病、薯瘟病的鉴定,8种主要营养成份的分析及鲜薯与薯干产量的测定,筛选出抗蔓割病资源212份、抗薯瘟病资源109份、高干率资源14份、高淀粉资源12份、高水溶性糖资源13份、高粗蛋白资源13份、高粗脂肪资源12份、低粗纤维资源12份、高维生素C资源12份、高胡萝卜素资源12份,初步摸清了这些品种的分布情况;应用Borlanddel-phi7.0为设计集成环境和通用SQL方式查询程序模块创建了资源数据库;建立了107份骨干资源圃。  相似文献   
26.
选用不同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参数。采用U5(5^4)均匀设计安排试验。对刺青瓜种子进行电场处理,测定其发芽期的发芽势、发芽率、SOD、VC、MDA等生化指标变化,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寻找出刺青瓜种子的最佳静电场处理参数。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明不同成熟度对‘红地球’葡萄氨基酸营养价值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成熟度(盛花期后88~123 d)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测定果实氨基酸含量。同时,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进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估。【结果】‘红地球’葡萄至少包含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2种儿童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随着采摘期变化而变化,其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增香与着色氨基酸、伯胺基氨基酸、特殊功效氨基酸含量(w,后同)分别为557.3~659.7、1 176.3~1 690.8、326.8~703.8、1 130.0~1 644.1、231.7~285.3、926.1~1 404.8、1 126.0~1 609.0、1 032.9~1 510.7 mg·kg^-1,组间差异显著(p <0.05),在完全成熟期Ⅰ达到峰值;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等风味氨基酸含量与其味觉阈值的比值分别介于2.62~6.31、4.50~5.47和4.64~6.09,随着采摘期的延长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依次为11.33~14.07、18.32~4.43、49.70~57.04。苯丙氨酸等8种氨基酸含量相对不足,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相对过剩。【结论】不同成熟度对‘红地球’葡萄氨基酸含量及其营养价值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精料对广丰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且体重相近的3月龄左右广丰山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山羊分别饲喂高(22.87%,H组)、中(19.07%,M组)和低(15.23%,L组)蛋白质水平的精料,粗料均为野生芒草鲜草,精粗比50:50...  相似文献   
29.
运用常规的植物生理抗旱性测定方法,对引种植物沙漠豆在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保护酶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脯氨酸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先降低后升高,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补偿关系,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的调节作用;2)3种保护酶活性在不同水分处理过程中变化不同,CAT活性表现为升高,SOD在中度干旱水分条件下升高,至重度干旱水分条件下则降低,POD活性的变化与SOD活性变化相反,保护酶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维持了沙漠豆叶片细胞膜的完整性;3)丙二醛浓度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升高,表明沙漠豆随水分不足可以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保护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来减轻干旱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30.
三江平原地区不同有机物料腐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网袋法模拟田间还田方式, 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大豆秸秆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 经过150 d的分解, 玉米和大豆秸秆残留率在33.7%~61.1%之间, 秸秆还田分解趋势为: 土埋处理>露天处理, 土埋玉米秸秆>土埋大豆秸秆, 露天条件下大豆和玉米秸秆分解速率一致。从细胞结构上看, 玉米秸秆随着还田时间的延长, 基本组织和维管束遭到破坏, 细胞壁变薄, 细胞内物质消失, 细胞排列疏松; 大豆秸秆组织结构变化不明显。露天和土埋处理各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率分别为39.9%~48.9%、49.6%~65.8%, 土埋玉米和大豆秸秆腐解速度明显高于露天处理。两个处理氮、钾分解率无太大差异, 分别为51.1%~67.7%、74.6%~91.7%, 而磷素变化比较明显, 露天和土埋处理玉米秸秆的磷释放率平均比大豆秸秆高49.4%、56.7%。作为还田物料玉米秸秆要好于大豆秸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