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8篇 |
农学 | 35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14篇 | |
综合类 | 115篇 |
农作物 | 7篇 |
水产渔业 | 7篇 |
畜牧兽医 | 19篇 |
园艺 | 32篇 |
植物保护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杨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为探索扦插育苗技术,针对杨梅扦插难生根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插床基质和生根促进剂,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穗条,在不同季节进行反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杨梅扦插基质宜选90%黄心土加10%河沙 ,根太阳溶液对生根促进效果最佳,扦插生产宜在春、秋季开展;选用半木质化穗条,先采用250 ml/L的去单宁剂丙酮溶液浸泡2h,再经2.50 ml/L根太阳药液处理2h,生根成活率可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02.
壳聚糖对苗木立枯病的防治作用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荷和杨梅苗圃施用壳聚糖 30~ 75kg·hm-2 ,经出苗 5 0d后统计 ,苗木立枯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 17 5 %~ 15 6 %和 6 0 6 %~ 71 5 %。土壤根际放线菌的数量和拮抗菌的分析结果显示 ,壳聚糖主要通过增加拮抗菌的绝对数量而提高对立枯病病原真菌的抑制能力。木荷苗木根际土壤及树茎放线菌的抗镰刀菌和丝核菌平均数量 ,分别占供测放线菌总数的19 5 %和 10 0 % ,杨梅为 16 5 %和 9 1%。放线菌是苗圃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3.
Influence of water status of oak trees (Quercus rubra)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ytophthora cinnamomi lesions was studied. On agar media or excised inner bark, growth of P. cinnumomi was reduced by low water potentials. In contrast, on voung saplings or mature oak trees the development of P. cinnamomi lesions was not affected during a period of water stress. But after the end of the water stress treatment, susceptibility of the young saplings to P. cinnamoni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04.
东魁’杨梅是杨梅裂果病最严重的品种。通过研究明确病因,达到减少裂果、控制裂果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检测分析土壤、叶片中Mg、Fe、K等矿质元素含量;PP333、烯效唑、GA3、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停用PP333、平衡施肥、合理整枝、二次疏果,辅之调节园区干湿度培育小气候环境。结果表明,裂果病分为裂果、裂核2种,裂果又有纵裂、横裂2种类型,并以横裂为主。常年裂果率在10%,个别年份在20%左右,且裂果易使果实落果、腐烂,导致常规栽培常年落果腐烂率在30%以上。通过多年对病因的研究,表明植物内源激素失调是主要因子。同时,不当栽培、矿质营养盈亏不均、种性,以及非节律性气候造成的干湿不当,尤其是持续暴晴暴雨天气的出现是造成东魁杨梅裂果的重要因子。‘东魁’杨梅裂果病以生理性病害为主,与遗传种性有关。通过栽培措施的改正,可以减少裂果率,控制裂果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5.
杨梅采后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简要综述了杨梅果实结构、生理特性、生产及保鲜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6.
107.
2013年6~7月,惠州鸡蛋花苗圃感染了黄锈病,发病率为93.33%,平均病情指数70.01;用0.140 6g/(10m2)粉锈宁WP对锈病不同梯度病情指数进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防治效果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96.93%);用等比系列剂量进行防治试验,用几率值法的计算步骤求得ED50=0.511(g),其95%可信限为0.240~0.627g,毒力回归方程为y=5.512 9+1.757 9 x,据此,模拟了不同病情和不同防效的适宜用药量。 相似文献
108.
109.
以红果肉杨梅‘大叶梅’和白果肉杨梅‘水晶’为研究材料,运用2-DE 和MALDI-TOF-TOF
质谱技术,比较分析两个品种成熟期果肉花青苷和糖代谢途径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共获得41 个2 倍差
异表达蛋白,其中33 个差异蛋白得到质谱鉴定。与白果肉的‘水晶’相比,有3 个蛋白质在红果肉的‘大
叶梅’中特异表达,29 个蛋白质上调表达,1 个下调表达。将这些差异蛋白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大部分
涉及花青苷代谢(12%)、糖和能量代谢(30%)、蛋白质代谢(18%)、防御应答(15%)等生理过程。发
现花青素合酶(ANS)、苯基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酶11(CHS11)、二磷酸尿核苷葡萄糖︰类
黄酮3–O–葡糖基转移酶(UFGT)是花青苷合成密切相关的关键酶,这些酶在红果肉的‘大叶梅’中
明显上调表达;同时,还发现9 个糖代谢相关蛋白在红果肉的‘大叶梅’中也显著上调表达。花青苷和
糖代谢途径关键蛋白对杨梅果肉花青苷合成和颜色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选取了10个苏州洞庭山杨梅品种,对其进行果实经济性状与品质性状的测定和分析,旨在为苏州杨梅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供试杨梅品种的果实果形均为近圆形,果形指数在0.93~1.00之间。果实可食率以大叶细蒂最高,为94.80%;除白杨梅和野杨梅外,各品种的平均单果重都11g以上,其中以"荔枝头"果实平均单果重最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以选育单株为最高,为11.46%;紫条品种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果实花青苷含量除白杨梅外,其含量都在200nmol/g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