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2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林业   404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106篇
  229篇
综合类   1464篇
农作物   256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036篇
园艺   384篇
植物保护   28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利用消化酶消化法,用DMEM培养基对鹿茸干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分别从原代培养、传代、冻存、以及复苏等几个环节进行了试验。摸索鹿茸干细胞合适的体外培养条件,为鹿茸的各项相关研究打基础。结果表明,用透明质酸酶和胶原酶对组织样进行消化,然后用10%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细胞生长效果较好。适宜培养条件是37℃、5%CO2最大饱和湿度。  相似文献   
82.
嘉兴平原桑园土壤分类及肥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浙北嘉兴平原桑园代表性土壤,进行调查,研究其成因、分类及特性,并对高低产桑园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化验分析,明确了嘉兴平原桑园土壤是历史上由人工堆迭而成,在分类系统上归属于潮湿土纲、正常潮湿土亚纲、潮土土类、暗潮土亚类、堆迭土土属,又分为粘质堆迭土、壤质堆迭土、粉质堆迭土3个土种。在统计众多土壤理化性状数据的基础上,暂拟本区高产桑园土壤16项理化性状,作为本地区桑园地力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83.
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有望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如何高效地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特定神经细胞分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成神经细胞的3种方法:RA诱导法、谱系选择法和SDIA法及其移植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几种因素对培养小鼠精原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探讨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及干细胞因子(SC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对体外培养小鼠精原干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在饲养层上,精原干细胞贴壁时间缩至8~12 h,饲养层具有促进其分裂增殖的作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CF、LIF及bFGF,可延长精原干细胞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其中加入30μg/LSCF后,其体外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5.
笔者对陕西省安康地区桑园春季发生的一种梢条和嫩芽枯萎病害的病原作了初步研究,从感病材料各典型病部分离得到桑Ⅰ号菌和桑Ⅱ号菌,经LOPAT部分项目测定及常规致病性测定,究明桑Ⅰ号菌(丁香假单胞杆菌)为该病害主要致病细菌,桑Ⅱ号菌(草生欧氏杆菌)可以引起感染,其症状不如Ⅰ号菌典型,但两菌混合接种有加重病情的现象,故与本病害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基因表达水平与山羊毛色间的相关性,本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SCF基因mRNA在黑色和白色山羊皮肤中的表达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经内参基因校正后,黑色山羊皮肤中可溶型SCF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山羊相对表达量的0.27倍(P>0.05)。可溶型SCF mRNA表达量可能与山羊毛色表型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88.
蒯元璋 《蚕业科学》2011,37(2):278-284
业已明确的桑树病毒病有10种。在前文报道部分桑树真病毒及病害的研究进展之后,再重点介绍桑花叶萎缩类病毒及病害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原物提取、基因组序列分析、寄主范围、致病特征、诊断方法和病害控制等,为桑花叶萎缩类病毒的深入研究以及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ve been proposed to treat liver disease in the dog.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portal, systemic intravenous and splenic injections for administr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o target the liver in healthy beagle dogs. Four healthy beagle dog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Each dog rece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via all three delivery methods in randomized order, 1 week apart. Ten million fat‐derived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labeled with Technetium‐99m (99mTc)‐hexamethyl‐propylene amine oxime(HMPAO) were used for each injection. Right lateral, left lateral, ventral, and dorsal scintigraphic images were obtained with a gamma camera equipped with a low‐energy all‐purpose collimator immediately after injection and 1, 6, and 24 h later.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stribution was assessed subjectively using all four views. Pulmonary, hepatic, and splenic uptake was quantified from the right lateral view, at each time point. Portal injection resulted in diffuse homogeneous high uptake through the liver, whereas the systemic intravenous injection led to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pping in the lungs. After splenic injection, mild splenic retention and high homogeneous diffuse hepatic uptake were observed. Systemic injec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ay not be a desirable technique for liver therapy due to pulmonary trapping. Splenic injection represents a good alternative to portal injection. Scintigraphic tracking with 99mTc‐HMPAO is a valuable technique for assess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stribution and quantification shortly after administration. Data obtained at 24 h should be interpreted cautiously due to suboptimal labeling persistence.  相似文献   
90.
随着探索提高植物整体光合能力相关研究的不断开展,麦类作物穗部器官等植物非叶绿色器官光合潜力挖掘逐渐得到关注。本研究在成都平原秋播美达、贝勒、莫尼卡、摄政王、泰克和甜燕60等6个品种燕麦,设置遮穗、去颖2个试验处理,比较分析了各品种间穗部特征、穗部光合贡献率、颖片光合贡献率和茎光合物质转移率等差异。结果表明,燕麦穗部器官光合贡献率为28.56%~49.05%,其中甜燕60最高;6个品种燕麦的颖片光合贡献率为11.03%~36.88%,茎光合物质转移率为6.65%~35.81%。燕麦穗部器官对籽实增重表现了较高的光合贡献,当燕麦穗部器官光合受到限制时,燕麦单粒种子重和单穗种子数显著降低,尤其是影响双粒小穗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