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记述了落花生、扁豆、黑大豆、绿豆、豇豆的显微特征,结果表明,5种药材的显微特征清楚,差异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金柑采用以高良姜、藿香为主的中草药熬制液浸果,用塑料薄膜小袋包装,在普通场所贮藏100天,好果率达90.9%,比对照提高17.8个百分点。经中草药熬制液浸果后再进行真空度0.05~0.08MPa,20分钟的真空短时脱气处理,则效果更好,不但好果率达93.0%,比对照提高19.9个百分点,而且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含量的保存率分别提高7.7、7.7、7.6和7.7个百分点,呼吸强度下降,有效地延长了金柑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3.
杨东  万福绪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04-7206
[目的]分析海堤防护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方法]以苏北海堤6种主要防护林为研究对象,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来研究影响海堤防护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为土壤pH,且呈显著负相关,对草本层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的解释能力分别达到84.6%、56.1%和59.1%;其次是土壤全磷含量,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对3个物种多样性指标的解释能力分别为11.3%、32.1%和31.9%;其他入选的因子有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容重和全氮含量。[结论]营造混交林后,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有所增加,林下草本层多样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和克隆黄花石蒜加兰他敏相关基因。方法采用mRNA 差异显示法(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DD-PCR), 对7 月份黄花石蒜产加兰他敏含量最高的部位花蕊和含量最低的部位花葶进行基因表达差异的研 究,筛选其差异片段,再对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黄花石蒜花蕊和花葶中存 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差异条带44 条,经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确认其中2 个条带与黄花石蒜加兰他敏合成 相关,另一条可能与加兰他敏运输代谢调控有关。结论通过DD-PCR 得到的3 个同源序列为研究黄花石蒜中加兰他 敏的合成途径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健康昆明小鼠连续一周灌服不同浓度的紫锥菊根末生药液,观察其对健康昆明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率的影响,以考察紫锥菊根末的潜在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紫锥菊根末对健康昆明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Nitrous oxide (N2O) emissions and methane (CH4) consumption were quantified following cultivation of two contrasting 4-year-old pastures. A clover sward was ploughed (to 150–200 mm depth) while a mixed herb ley sward was either ploughed (to 150–200 mm depth) or rotovated (to 50 mm depth). Cumulative N2O emis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following ploughing of the clover sward, with 4.01 kg N2O-N ha–1 being emitted in a 48-day period. Emissions following ploughing and rotovating of the ley sward were much less and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with 0.26 and 0.17 kg N2O-N ha–1 being measured, respectively, over a 55-day period. The large difference in cumulative N2O between the clover and ley sites is presumably due to the initially higher soil NO3 content, greater water filled pore space and lower soil pH at the clover site. Results from a denitrification enzyme assay conducted on soils from both sites showed a strong negative relationship (r=–0.82) between soil pH and the N2O:(N2O+N2) ratio. It is suggested that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determine if control of soil pH may provide a relatively cheap mitigation option for N2O emissions from these soil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4 oxidation rates due to sward type or form of cultivation. Received: 1 November 1998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改良二倍稀释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24种单方中草药和9种复方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征4种重要病原菌灿烂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哈维氏弧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不同中草药对特定病原菌抑菌效果差异较大,单方中草药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56mg/ml,中草药水煎剂H-5和H-9对假交替单胞菌的抑菌圈最大,达22mm。单方中草药中穿心莲、大青叶、金银花和川芎4种中草药对4株病原菌抑菌效果最好,其水煎剂对4株病原菌平均抑菌浓度分别为6.25、7.81、5.86和3.52mg/ml;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是17.5、11.3、14.0和11.5mm。将筛选的4种单方中草药组成9种复方,复方MIC和抑菌圈均显著好于单方,最低MIC降低到0.20mg/ml。其中复方HC-G和HC-D抑菌浓度最低,效果最好,平均抑菌浓度分别降低为0.54和0.64mg/ml;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3mm和16.3mm。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最佳配比为穿心莲、大青叶、金银花和川芎=2∶1∶3∶2。该复方可为生产高效专用中草药,以替代抗生素,为刺参健康养殖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胎衣不下指母畜在娩出胎儿后,胎衣在第三产程的生理时限内未能排出,这是牦牛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本人以白牦牛胎衣部分不下、轻症全部不下、重症全部不下为例,运用益母草汤加减治疗20例,对目前白牦牛胎衣不下疾病防控措施和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白牦牛胎衣不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斌  代飞燕  金卫华 《猪业科学》2004,21(12):56-58
将自然感染MG的土杂鸡,随机分为7组,1、2、3组分别为病毒I号,按每kg体重0.25ml、0.50ml、1.00ml给药,4、5、6组分别为泰乐星,按每kg体重50mg、100mg、200mg给药,2次/d,连续7d,7组为空白对照。投药后,进行临床症状及气囊病理评分、MG血清抗体检测和疗效试验。结果显示:病毒I号与泰乐星在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气囊炎病变率、降低气囊病变程度和死亡率等方面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病毒I号与泰乐星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石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石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带基盘石蒜鳞茎为外植体,分别采用六分法和四分法将其分成等份,然后对其进行初代、继代、复壮及生根培养和大棚栽培,确定其最佳快繁体系,[结果]带基盘鳞片为石蒜属植物快速繁殖的最佳外植体;六分法切割鳞茎的综合效果较好;石蒜属植物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5mg/L+NAA0.5mg/L;培养基MS+BA6mg/L+NAA0.4mg/L中石蒜的增殖率最高,且石蒜苗生长健壮;培养基MS+NAA0.5mg/L中石蒜苗的生根率最高(92%),根多且粗壮;出瓶苗在蛭石:珍珠岩=1: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5.57%。[结论]石蒜属植物的最佳初代、继代及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BA5mg/L+NAA0.5mg/L、MS+BA6mg/L+NAA0.4mg/L和MS+NAA0.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