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562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19篇
  49篇
综合类   333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广东省油茶生产状况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针对广东油茶生产历史和现状,分析了油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于合理规划、加大投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开展综合利用研究、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的促进广东油茶生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2.
上犹县有机油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素有"东方橄榄油"美誉的茶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油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有机油茶栽培也正在试点推广。文章介绍上犹县有机油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有机油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油茶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规的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基础上,初步探索了油荼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结果表明,采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一年生油茶嫁接成活率可达85.7%,苗木合格率可达到93.4%,其中Ⅰ级苗62.7%,Ⅱ级苗30.7%,当年可出圃.结合使用特定的育苗托盘,可有效减少育苗工序,降低育苗成本.该技术可操作性强、成活率及出...  相似文献   
2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主要由4种脂肪酸组成,分别为棕榈酸平均含量为8.44%、硬脂酸平均含量为1.46%、油酸平均含量为80.92%、亚油酸平均含量为8.26%.  相似文献   
25.
油茶长林品种引进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西引进8个油荼长林品种(‘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和‘长林166号’),开展了其在引种地生长适应性、物候期、主要经济性状、果实品质等试验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茶长林品种在引种地表现出了较强的生长适应性,物候期与原产地较为一致,产量和鲜出籽率等主要经济性状间差异显著,与对照品种差异亦显著.果实品质与原产地相比差异较小.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更为优良的5个品种,分别是‘长林4号’、‘长林27号’、‘长林23号’、‘长林3号’和‘长林40号’.  相似文献   
26.
为有效利用农林废弃物,开展对油茶壳堆肥效果的腐熟剂配方筛选试验。本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将氮源和微生物菌剂进行混配成不同的处理,分别添加到油茶壳中进行堆沤发酵,使之腐熟后成为育苗基质。观察不同时间油茶壳腐熟的颜色、气味变化,测定腐熟过程中pH值、电导率(EC)、阳离子交换量(CEC)、C/N比等指标,对比分析添加不同氮源和微生物菌剂对油茶壳的腐熟效果,筛选出对油茶壳堆沤效果较好的腐熟剂配比。结果表明,在油茶壳堆体中添加氮源和微生物菌剂能加速堆体温度的升高,提高堆肥的肥料品质,有效促进种苗的生长发育。氮源是影响油茶壳腐熟发酵的主要因素,尿素比硫酸铵腐熟效果好,EM菌比酵素菌更能有效地促进油茶壳腐熟,C/N比为25∶1,比30∶1更容易腐熟。相比其他的氮源和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尿素+EM菌的组合对油茶壳的堆沤腐熟效果较好,成本低廉,能满足园林的育苗要求,可作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油茶壳堆肥腐殖化技术,为农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和降低苗木栽培成本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富集方式和干燥方法的单因素实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优化辣木鲜叶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富集工艺。建立的辣木鲜叶中GABA最适富集条件为辣木鲜叶在45℃下,真空处理34 h,然后50℃干燥。该条件处理的辣木GABA含量为(19.70±0.16)mg/g,是对照的2.63倍。  相似文献   
28.
种苗繁育是规范化种植的基础环节,为进一步规范辣木种苗繁育技术,于2013~2015年对辣木种苗繁育过程中的种子采收、种苗繁育、田间管理、采收运输及分级标准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辣木种苗繁育技术操作规程(SOP),以期为辣木标准化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赣南地区几种不同油茶种植发展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种植是发展油茶产业的基础,其运作模式不是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油茶种植发展模式。本文针对赣南油茶种植现状、农村经济特点、资源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在国内现有油茶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赣南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运作的几种模式,并对不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赣南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技术环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生产实际出发,评述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在圃地选择,选种催芽,荫棚架设,接穗选取,嫁接,栽植,栽后管理等技术环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