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571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20篇
  49篇
综合类   371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适应力强、能够防火等特性。本文从选择良种壮苗、林地规划(林地选择、整地设计、密度设计)、定植、基础设施建设、松土除草及间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油茶造林的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油茶造林业主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Moringa oleifera (MO) as a partial substitute of alfalfa hay on milk yiel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dairy cows. MO was harvested at 120 days post‐seeding. Fresh MO was cut, mixed with chopped oat hay (425:575 on a DM basis), ensiled and stored for 60 days. Sixty healthy Holstein dairy cows were allocated to one of three groups: NM (no MO or control), LM (low MO; 25% alfalfa hay and 50% maize silage were replaced by MO silage) or HM (high MO; 50% alfalfa hay and 100% maize silage were replaced by MO silage). The feeding trial lasted 35 days. The LM and HM diets did not affect dry matter (DM) intake, milk yield or milk composition (lactose, milk fat, milk protein and somatic cell count). Th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DM and NDF was lower for HM group than NM group.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LM and NM groups. The HM group had lower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holestero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higher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urea than the NM group. The partial replacement of alfalfa hay (≤50%) and maize silage with MO silage had no negative effects on milk yield, in vivo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r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lactating cows.  相似文献   
3.
文献计量分析我国蒜头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1980—2007年在刊物上发表的蒜头果研究文献从文献类型、作者、作者单位、发表年限、刊物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蒜头果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蒜头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炭疽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能够引起多种植物炭疽病。真菌病毒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菌中,侵染炭疽菌属真菌的病毒资源有待挖掘。本文利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南部6个省份不同油茶园的40株油茶炭疽菌中的病毒进行了鉴定。经过同源比对分析,发现10种基因组类型均为正义单琏RNA的新病毒。它们分属于减毒病毒科(Hypoviridae)、裸露病毒科(Narnaviridae)、线粒体病毒科(Mitoviridae)和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Botourmiaviridae)。本研究是我国南方油茶炭疽病菌携带病毒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丰富了炭疽菌属所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信息,可为深入分析炭疽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和分子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油茶炭疽病原多基因序列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南、广西油茶叶上分离获得5株能侵染油茶树的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证明该病原菌为油茶炭疽病的致病菌。病菌菌落圆形,初期为白色,逐渐变为浅灰色;气生菌丝由白色和灰白色渐变为深灰色绒状;菌落背面中心颜色深,外部颜色浅;菌丝划伤后在PDA培养基上能产生橘黄色的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为单胞、直、圆柱状、无色、光滑、两头钝圆或一端稍尖,分生孢子大小(11~15)μm×(4~5)μm;菌丝体附着胞不规则状,浅褐色,(8~12)μm×(5.5~7)μm。采用形态学结合多基因(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钙调蛋白-CAL、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系统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鉴定,结果发现,5个菌株均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这是国内油茶上C.siamense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郑益兴  张燕平  吴疆翀  彭兴民 《园艺学报》2017,44(Z2):2741-2742
 ‘中林2号’是从缅甸引种的辣木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腋芽、附芽和潜伏芽排列密集,成枝率高。截干后的植株再生能力强。复叶长33.5 cm,宽21.7 cm。盛产期年均鲜叶产量可达30 000 kg · hm-2。叶粉蛋白质含量可达293 g · kg-1。适于营建叶用良种园。  相似文献   
7.
在果实生长发育阶段,以油茶果实和叶片为试材,分析测定N、P、K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和果实中N的含量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果实中P的含量在果实迅速生长期不断上升,在油脂合成阶段不断下降,叶片中P含量变化规律与果实基本一致;叶片中K含量呈现出“降—升—降”的规律,果实中K含量随果实膨大始终保持逐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林地气候环境条件影响油茶丰产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油茶产业的高效、低耗和常态化发展,以江西吉安县澧田乡马山林场3年生油茶林为试验对象,在油茶林地进行红薯、大豆与花生3种常见农作物的间作试验,调查分析了间作后林间空气温度、相对空气湿度、光照强度、表层土壤温度与浅层土壤温度5个指标,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适宜油茶林地种植的间作物。结果表明:间作降低林间空气温度的大小依次为大豆>红薯>花生>清耕(对照);升高林间日均相对湿度大小依次为红薯>大豆>花生>清耕(对照);减弱林间日平均光照强度大小依次为花生>大豆>红薯>清耕(对照)。对不同间作处理进行综合分析并排序为:大豆>红薯>花生>清耕(对照)。因此,大豆和红薯对油茶林气象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显著,推荐在油茶幼林生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油茶细根生长、死亡的影响,为油茶水分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微根管动态监测技术,以"长林4号"油茶林为试材,设置了黑地膜、油茶壳、花生秆+稻草、生态膜以及对照(无覆盖)5种处理,对林地0~40 cm土壤剖面的油茶细根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 结果 表明:花生秆+稻草处理和黑地膜处理显著增大了油茶活细根的总根长、总根尖数以及总表面积,其中以花生秆+稻草处理最优;但对活细根平均直径的促进作用却以黑地膜最为显著。4种覆盖处理死细根的总根长、总根尖数以及总表面积均大于对照;与对照处理相比,4种覆盖处理都有助于减小死细根的直径,且差异显著。油茶活细根的总根长、总根尖数以及总表面积在3月和6-7月出现峰值;而死细根的总根长、总根尖数以及总表面积在春季变化较平缓,而后缓慢上升。油茶细根的净生长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5-6月出现峰值。花生秆+稻草处理和黑地膜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茶细根的年净(根长)生产力,其中花生秆+稻草处理作用最为明显。 结论 夏季为油茶细根生长和死亡的高峰期,花生秆+稻草处理对促进油茶活细根根量和年净(根长)生产力的作用最显著,黑地膜处理对促进油茶活细根直径的增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明油茶花粉直感效应和品种精确配比。 方法 以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4个良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授粉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不同授粉组合下油茶坐果率、果实质量、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的差异,同时按照混料设计优化油茶品种配置模式。 结果 不同授粉组合在油茶坐果率、果实质量、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等方面均差异显著,异交授粉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自交授粉。综合分析上述各项指标,长林53号的推荐配置授粉品种是长林4号,长林3号、长林4号和长林40号的推荐配置授粉品种均是长林53号。3个品种配置,采用长林4号(33.65%) + 长林40号(26.18%) + 长林53号(40.17%)时产油量最高。 结论 油茶在坐果率、果实质量、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等方面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利用花粉直感效应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通过选择授粉品种以及品种的比例配置,促进油茶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