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97篇 |
免费 | 172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26篇 |
农学 | 122篇 |
基础科学 | 119篇 |
590篇 | |
综合类 | 1714篇 |
农作物 | 66篇 |
水产渔业 | 10篇 |
畜牧兽医 | 144篇 |
园艺 | 27篇 |
植物保护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154篇 |
2016年 | 193篇 |
2015年 | 191篇 |
2014年 | 322篇 |
2013年 | 311篇 |
2012年 | 370篇 |
2011年 | 347篇 |
2010年 | 255篇 |
2009年 | 211篇 |
2008年 | 170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退耕还林对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影响的定量化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几年来,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有效地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以1999、2003和2009年TM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定量分析和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9—2009年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普定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呈现出土地利用面积的动态变化、景观异质性和景观结构与形状变化的特征,其中土地利用面积动态变化与景观异质性改变为整个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子。2)从面积变化上看,研究区大量耕地、裸地转化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其中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现快速增长的特征,面积分别增加了53%、50%和140%,同时耕地面积减少了133.32 km2,减少幅度明显。3)从结构与形状指数上看,区域景观斑块总数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面积有所下降,生态系统格局呈现破碎化加剧的趋势。4)从景观异质性上看,优势组分更加多样化,景观异质性程度逐渐上升,生态景观整体趋于规整,其中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空间更加集聚化,但耕地和裸地分布分散化,破碎度有所上升。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72.
为揭示未来降水增加对荒漠地区植物生长的影响,以甘肃民勤的典型荒漠优势植物白刺为对象,研究白刺枝叶形态在2010年和2011年不同人工模拟降雨处理(增雨量分别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25%、+50%、+75%、+100%)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增雨处理能够显著促进2010年和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显著促进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对6月花枝长度、基部直径、新生叶片和营养枝长度、新生叶片,以及9月花枝成熟叶片和营养枝基部直径、成熟叶片增长量的影响均显著,其值分别为(1.20±0.35)cm、(0.012±0.004)cm、(4.35±2.51)片、(1.65±0.69)cm、(3.20±1.45)片、(2.15±0.69)片、(0.013±0.006)cm、(2.20±1.10)片。2011年白刺当年生花枝和营养枝的长度、基部直径、新生叶片和成熟叶片增长量出现显著差异的阈值均低于2010年,这表明白刺能够通过改变其枝叶形态特性及其数量来适应降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3.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测定了岷江上游理县云杉人工林、灌木林、经济林和农耕地的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云杉人工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田间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2)灌木林与经济林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差异不显著,但灌木林的土壤容重显著小于经济林;(3)农耕地的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显著低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说明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选择合理的植被类型和减少人为干扰对于岷江上游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功能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4.
基于信息熵的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熵是对系统的不确定性(无序性)的一种量度,其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演变规律,也可以反映区域土地的分布。根据信息熵原理研究了重庆市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分布,并与重庆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6~2005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199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低,为1.306 5,2005年达到最大值1.450 8,正处于"凸"型非线性增加态势;从空间变化看,信息熵的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信息熵大,经济发展较好。荣昌县土地利用信息熵比重庆市水平低,且二者变化趋势差别很大,重庆市信息熵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75.
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甘肃省徽县铅锌污染农业区土壤中纤毛虫冬季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在5 个样点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75 种(包括9个未定名种和3个国内新记录种),隶属于3纲、11目、30科、41属;对照1 、对照2 、厂区、县城和牟坝各样点的土壤中分别有纤毛虫42 、39、17、16和28 种;对照样点与受污染较重的厂区、县城和牟坝土壤中纤毛虫群落相似性系数为极不相似(q=0.14、0.22、0.27之间);各样点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76、4.28、2.15、2.05和3.28;各样点的铅含量分别为211、182、490、427和434 mg·kg^-1,锌含量分别为48.4、46.8、1 194、166和392 mg·kg^-1。结果表明,铅锌污染对农业土壤纤毛虫群落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6.
为给藏天麻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西藏自治区波密县的野生天麻为试材,分别采用自然干燥、蒸煮烘干、真空冷冻干燥等炮制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并就不同炮制处理对其天麻素与多糖含量提取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与测定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蒸煮烘干、自然烘干、新鲜(未经处理)的天麻其天麻素含量分别为5.43、1.39、0.584、0.546 g/kg;其总糖提取率分别为64.5%、57.9%、35.7%、32.7%,其粗多糖提取率分别为43.0%、20.5%、26.3%、29.3%;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天麻其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提高,高于蒸煮烘干、自然晒干等处理的4~10倍。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优于蒸煮烘干、自然晒干处理;以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的天麻,不仅保存且提高了天麻的药用价值,而且食用方便。文中因此认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可在波密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湟中县县城防洪工程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分析县城山洪灾害与防洪情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水和谐共处、完善防洪工程体系与非工程措施建设、水务一体化改革等防洪减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8.
段豫川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3)
根据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要点和江津的现实,提出了江津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配套政策,为领导机关的决策与控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9.
以松嫩平原西南部的长岭县为例,依据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反馈控制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维持现状”、“生态建设”、“节水”、“偏畜牧业”、“偏种值业”和“农牧互促”等6种调控方案。经仿真模拟及其结果对比分析,“农牧互促”方案是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80.
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柏 (FokieniahodginsiiHenryetThomas)为我国二类重点保护树种 ,其树形优美 ,主干通直 ,适应性强 ,木材性质优良 ,是我国南方值得推广的树种。由于人为破坏 ,福建柏天然纯林被毁殆尽 (张炳荣 ,1 982 )。自 50、60年代 ,福建省开始营造福建柏人工林 ,不少已进入中成龄阶段 ,成为重要的森林资源。但对其进行的研究还很少。 1 997年我们对安溪半林国有林场福建柏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结构进行了研究 ,以期对福建柏人工林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也为了解福建柏人工林的生产力 ,以对其进行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