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1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1篇 |
农学 | 13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159篇 | |
综合类 | 190篇 |
农作物 | 6篇 |
水产渔业 | 40篇 |
畜牧兽医 | 30篇 |
园艺 | 5篇 |
植物保护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期施肥对黄土区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2001年7月至2002年10月,采用手捡法和Cobb过筛法,对陕西黄土区6种长期施肥,即对照组(不施肥,CK)、撂荒(不施肥、不耕种,用ABAND.表示)、施氮磷钾(NPK)、施氮磷钾+秸秆(SNPK)、施氮磷钾+有机肥(MNPK)和施1.5倍(氮磷钾+有机肥)(1.5MNPK)与农田土壤动物群落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两年4次共采集72个定点土壤样品,获农田土壤动物标本5 495只,隶属6门11纲22目61科2亚科35属。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差异性显著(F = 2.24,P<0.007)。土壤动物数量变化与长期施肥导致土壤性质的变化有关。主成分分析表明,SNPK、NPK、MNPK和1.5MNPK对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能力显著不同,SNPK和NPK对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正向作用,而MNPK和1.5MNPK则相反,对其它的解释不明显。从第一主分量看,各种施肥处理对土壤动物个体总数的综合影响最明显,对土壤动物群落均匀性、多样性影响最小;从评价值大小看,第一主成分特征向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较大,表明6种施肥对农田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平衡。 相似文献
92.
为明确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的区系特征,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区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蜻蜓目昆虫14科、65种,保护区蜻蜓目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著,隶属东洋区的有43种、东洋-古北共有种15种、古北区2种、东洋-古北-澳洲2种,东洋-古北-新北、东洋-古北-非洲、东洋-古北-新北-澳洲各1种。在中国动物区系中,该65种蜻蜓目昆虫在西南区均有分布,但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共有种也达15种,表明4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3.
浙江古田山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1992~1994年古田山昆虫考察的结果,在分析了古田山昆虫的区系组成、垂直分布、区系特征、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上,提出古田山昆虫区系属东洋区性质,区系成分具有古老性和特殊性,群落结构较稳定,特有种较丰富,认为古田山昆虫区系是地形、地貌和第四纪以前气候的变化及第四纪冰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念青唐古拉山南坡土壤动物群落结构随海拔的变化及其多样性指数的表现。【方法】于2021年6-9月,采用手捡法和干漏斗法,对念青唐古拉山南坡海拔4 500,4 600,4 700,4 800,4 900,5 000,5 100,5 200 m区域的草地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结构、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相似性指数Srensen和Cody。【结果】从研究区域共采集土壤动物2 061只,隶属5纲20目97科(群)。同一海拔区域在科级水平未出现优势类群,说明在科级水平上各海拔区域土壤动物的分布较为均匀;从目级水平看,优势类群为鞘翅目、弹尾目、双翅目、前气门亚目、中气门亚目,分别占总数的11.80%,24.07%,11.70%,19.55%和14.70%;常见类群为鳞翅目、蜘蛛目、甲螨亚目和石蜈蚣目,分别占总数的1.60%,1.75%,8.83%和1.75%,其余目均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以海拔4 700,5 000和5 200 m区域较高,海拔4 500 m区域较低;Shannon wiener指数以海拔5 000 m区域最高,其次为海拔5 100和5 200 m区域;Pielou均匀度指数以海拔4 500 m区域最高,其次为海拔5 000和5 200 m区域;群落丰富度指数以海拔4 500 m区域最高,其次为海拔5 100 m区域;相似性指数Srensen以海拔4 700 m以下区域总体较低,海拔4 700 m以上区域较高;Cody指数以海拔4 700 m以下区域相对较高,海拔4 700 m以上区域逐渐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量与其个体数量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在藏北高寒草地,海拔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有影响,放牧强度及不同季节的降水可能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5.
陇东子午岭林区天蛾科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陇东子午岭林区天蛾科昆虫的种类和区系组成。共获标本980号,经鉴定为42种,隶属于24属5亚科,其中甘肃省新记录10种。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的种类15种,占总种数的35.7%;东洋界的种类5种,占总种数的11.9%;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的22种,占总种数的52.4%。显然,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96.
为获得更接近自然状态下森林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于2002年1月至12月,采用凋落袋法(网孔5、1、1/300 mm)对江西大岗山杉木纯林和混交林(杉木2:鹅掌楸1)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及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在168只凋落袋中,共采集到土壤动物4 321只,隶属3门11纲30目,其中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膜翅目、后孔寡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弹尾目和蜱螨目.凋落层的土壤动物以杂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为主.土壤动物数量在两种林型的1-3月份数量均呈递增趋势,土壤动物类群在杉木纯林1-5月份以及杉木混交林4-7月份呈递增趋势,两种林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在α=0.05差别不显著,其个体数和类群数大小均为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在三种类型凋落袋中,土壤动物总类群数和个体总数均为网孔1>5>1/300.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随时间推移,基本呈递增的趋势;优势度在纯林中呈递减的趋势.两种林型森林凋落物土壤动物群落异质性较高.后孔寡毛目在杉木混交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鞘翅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8.42和6.45个月;膜翅目在杉木纯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弹尾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9.90和7.91个月. 相似文献
97.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调查研究,对所得栖息水深200 ̄1100m的鱼类350种(包括50余种我国新记录),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增录182种,共整理出中国深海鱼类532种,就这些种类对中国深海鱼类的区系组成作出初步的研究,并对这些种类的优势种、地理分布、水深分布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8.
99.
蟒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1年-1997年,对山西省蟒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系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该区现有鸟类151种,其中留鸟52种,夏候鸟48种,冬候鸟17种,旅鸟34种。 相似文献
100.
Soil microarthropod populations under natural and planted fallows in southwestern Nige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arthropods, such as soil mites (Acari) and springtails (Collembola), with body width between 0.08 mm and 0.5 mm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oil fertility maintenance through their regulatory activities in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turnover. Observations were made at IITA, Ibadan, southwestern Nigeria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natural regrowth of vegetation — mainly the shrub Chromolaena odorata — and three planted woody fallow species (Acacia leptocarpa, Senna siamea, and Leucaena leucocephala) on soil microarthropods in a degraded Alfisol. Populations of soil microarthropods were higher in the rainy season than the dry season, and populations were greater under natural fallow than for continuous cropping with maize (Zea mays) and cassava (Manihot esculenta). Populations of soil microarthropods were comparable under leucaena and natural fallow, but populations in the rainy season were 38% higher under senna than natural fallow and 36% higher under acacia than natural fallow.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oil microarthropod population under fallow speci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ignin contents of leaf litter.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