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6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篇 |
农学 | 36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46篇 | |
综合类 | 449篇 |
农作物 | 14篇 |
水产渔业 | 56篇 |
畜牧兽医 | 710篇 |
园艺 | 20篇 |
植物保护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99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90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研究褪黑素(MLT)对乌鸡垂体分泌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研究了不同日粮组成饲喂乌鸡12 d后,添加100 pg/mL MLT对体外培养乌鸡垂体细胞分泌FSH和LH的影响。选择15只乌鸡,分成3组,即高能组、中能组、低能组。结果表明:低能组与高能组相比,对FSH和LH的影响分别为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低能组与中能组相比,对FSH和LH的影响分别为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而中能组与高能组相比,对FSH和LH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说明在不同日粮组成中添加MLT对乌鸡垂体分泌FSH和LH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黄体(Corepus Luteum,CL)是由排卵后的卵泡形成的一种功能性内分泌器官,它主要通过分泌孕激素(P)而在妊娠识别、建立和妊娠维持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妊娠建立,过一段时期黄体即自动消失.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哺乳动物的卵巢黄体上存在一些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这些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自分泌或(和)旁分泌作用而与其黄体上的受体相结合,进而对黄体的机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4.
65.
光周期可以影响动物体内褪黑素(MLT)的分泌,而MLT能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本试验旨在研究光周期对山羊MLT分泌、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8只6月龄雌性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CG,自然光周期)组、短光照(SDPP,光照8 h/d,黑暗16 h/d)组和渐减光照(SIPP,光照时间从16 h/d逐渐缩短到8 h/d)组。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在试验第30天,SDPP显著增加了血清MLT含量(P<0.05),在试验第60天,SIPP显著增加了血清MLT含量(P<0.05);2)在试验第30天,SDPP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IPP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试验第60天,SDPP组和SIPP组血清T⁃SOD、GPx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在试验第30天,SDPP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P<0.05);在试验第60天,SDPP和SIPP均显著提高了血清IgG含量(P<0.05),此外,SDPP显著提高了血清IL⁃1β、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而SIPP仅显著提高了血清IL⁃1β含量(P<0.05);4)在基因表达方面,在试验第30天,SDPP显著上调了白细胞中SOD1、GPx1、GPx4、CAT、核转录因子2(Nrf2)、IL⁃1β、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在试验第60天,SDPP组白细胞中SOD1、CAT、GPx4、IL⁃1β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SIPP组白细胞中SOD1、GPx1、CAT、IL⁃1β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持续短光照能分泌更多的MLT,提高山羊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66.
花药结构和绒毡层的发育类型对菊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苏木精和苯胺番红整体染色以及石蜡切片的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对菊科7族19属19种植物花药结构及绒毡层的发育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种植物的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1种由2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中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解体。随着花粉粒的形成,药室内壁先“U”形增厚,再进行条带状增厚。花粉母细胞胞质分裂类型有连续型和同时型2种,小孢子四分体以四面体形为主。绒毡层的发育类型有变形绒毡层和分泌绒毡层两种类型,变形绒毡层是管状花亚科植物的共同特点,分泌绒毡层是舌状花亚科植物的共同特点。从向日葵族向菊苣族的逐渐演化过程中,绒毡层的发育类型从向日葵族的变形绒毡层、经过变形绒毡层向分泌绒毡层的过渡类型逐渐演化为菊苣族的分泌绒毡层。变形绒毡层的形态在管状花亚科不同族之间有明显差异,绒毡层的发育类型和形态可以作为亚科和族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7.
68.
本试验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析了家蚕食道下腺细胞RNA的变化,以及分泌颗粒的化学性质和分泌去向。试验表明,龄初时细胞中RNA含量极低,至催眠期,细胞中RNA明显增多。分泌颗粒对Millon试剂和酸性快绿均呈阳性反应。而电泳结果表明,食道下腺分泌3种蛋白,脂肪体分泌6种蛋白,从迁移率角度分析,这9种蛋白分别和血液中的蛋白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