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1篇
  22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试图运用创新扩散理论所提出的模式廓清《农学报》(1897)中农学知识及其农业科技传播途径。采用传播统计和原始期刊文献分析法,统计了晚清社会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农业试验、改良和推广机构、农业教学等机构出现带来的农业新变化以及这些新现象传播过程从而获知《农学报》中农学科技知识的传播是通过官方的支持,各种农学会、农业试验场、农业学堂的设立,加之乡绅的积极推广而最终一级一级传给最终的目标受众——农民,并通过创新扩散理论的5个影响因素分析了西方农业科技在晚清社会的传播与推广状况。  相似文献   
102.
大豆新品种合丰43(合交93-111)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大豆新品种合丰43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对育种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合丰43是以北丰9号为母本、与合丰3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2002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适宜机械化收获、增产效果显著等突出特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16.3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14.4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2.6%。  相似文献   
103.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induces two types of symptoms, namely, black rot and blight. Black rot symptoms are V-shaped lesions and black veins on the leaf, and blight symptoms are sudden collapse of interveinal tissues following the lack of veinal necrosis at early stages of infection. These two symptoms can occur simultaneously. However, the tendency to induce either symptom type is strain-dependent. Six strain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rate and pattern of spread in misted seedbeds by using strain-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miniplate enrichment/ELISA. Data on pathogen incidence was defined as the presence of the pathogen in or on plants rather than visual symptom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light-inducing strains spread to more seedlings than black rot-inducing strains. The high incidences of blight-inducing strains in experimental plots were associated with non-randomness of spatial pattern of pathogen spread, indicating that high incidence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spread from adjacent plants by leaf contact and water splash. Most ELISA-positive seedlings were symptomless, indicating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used in this study was adequate for detection of latent or epiphytic spread.  相似文献   
10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在小麦赤霉病病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系小麦赤霉病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有性态Gibberell azeae)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以下简称"单族毒素")。作者以病菌正常产毒的野生型菌株GZ3639及其产毒基因Tri5损坏、不能产毒的转化子GZT40(Tri5-,TRI-)为材料,对DON在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Z3639能引起典型的赤霉病症状,病害可由接种小花发展至其它小穗,病菌也可定殖于其它小穗组织;而GZT40仅在接种小花处产生鸟眼状坏死斑点,不能引起典型的赤霉病症状,病菌仅定殖于接种小花处。当病菌与一定浓度(400 μ g·mL-1)的DON混合处理小花后,GZT40的定殖时间提前2 d (感病品种上)至4 d (抗病品种上),定殖范围可扩大到1~3个小穗,接种20 d后的病小穗率也由病菌单独接种时的2.8%提高到12.5%。DON也使GZ3639的定殖时间提前1 d (感病品种上)至2 d (抗病品种上),定殖范围更广,其所致的病害发展更迅速,接种后20 d的病小穗率由病菌单独接种时的78.0%提高到100%。因此,作者认为,单族毒素在病害发展和病菌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丧失产毒能力,病菌虽能侵入寄主,但不能在寄主组织中扩展。DON可以缩短病菌成功定殖寄主所需的时间,更有助于病菌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发展,其指导意义体现在社会各个部门的发展之中,对于我国高校课程教学传播而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进行课程教学的传播有助于其传播途径的合理化,传播效果的明显化。文章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课程教学传播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8.
 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制作类似龙井茶的绿茶,通过比较不同摊放程度对其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3 h的芽叶(含水量在70%左右,减重率在15%~25%)对其品质特征的形成最为适宜,其品质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色泽绿润;香气鲜嫩馥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翠绿明亮、叶底细嫩显芽。  相似文献   
109.
外来入侵植物小子虉草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入侵植物小子虉草(Phalaris minor Retz.)对入侵地冬春农作物,尤其是麦类作物危害严重,是世界公认的麦田恶性杂草。近年来,小子虉草在云南省大面积暴发危害,且种群不断扩张,严重威胁农田生态系统和粮食生产安全。然而,我国目前除作者前期开展了初步研究外,尚少见其他研究报道,给其预警与防控带来较大困难。本文根据国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作者前期研究结果,首先综述目前小子虉草在世界的空间分布,从种间竞争、化感作用等方面分析其对农作物的危害原因;并从小子虉草的生物学特性、种群遗传特性、生态适应性以及入侵环境的可侵入性4个方面,综述分析其种群入侵扩张的成因,同时介绍了国外关于该入侵物种的防除方法。最后结合我国小子虉草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今后的研究建议。本文通过介绍小子虉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和种群的入侵扩张机制,对该物种的早期预警、限制传播以及入侵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决策者掌握了解小子虉草和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主要阐述了建国前美棉在我国大量引种、推广所经历的具有各自显著特征的几个阶段,即缺乏科学方法和有效措施的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及有识之士倡导下的初步引种、推广阶段;科学试验并对美棉进行驯化的民间团体与学术机构相合作的推广阶段;政府周密组织实施的统一推广阶段.从中得出,农作物新品种的引种推广的成功,科技力量的支持与政府系统地组织和安排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