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9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林业   590篇
农学   252篇
基础科学   53篇
  759篇
综合类   2043篇
农作物   296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373篇
园艺   514篇
植物保护   417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为森林防火和枯枝落叶的循环利用,筛选和优化菌株,并应用于防火林带景观树种枯枝落叶的降解。

方法

采用树种枯枝落叶叶片条降解法、降解失重法筛选出强降解菌株,再比较强降解菌株混合联用的降解失重效果,选出强降解菌株的混合联用组合,并分析其对枯枝落叶的降解效果和作用。

结果

通过比较11菌株对12种防火林带景观树种枯枝落叶的降解效果,筛选出绵皮卧孔菌 (Pp)、康宁木霉(Tk1)和云芝(Pv)等3株强降解菌株;3菌株单用及联用对檫树、红叶石楠和木荷枯枝落叶降解失重率分别为54.3% ± 2.3%和62.1% ± 3.3%。

结论

筛选出的3菌株单用及联用组合,Pp + Pv、Pv + Tk1和Pp + Tk1对防火林带景观树种枯枝落叶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可用于苏南丘陵山区的防火和枯枝落叶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2.
AM真菌与施氮量对白术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提高了白术根系菌根侵染率和植株的光合色素含量,进而使光合作用增强;AM真菌的接种效应因施肥量不同而变化,施氮量为0.3~0.45 g/kg土时效果最好;适氮量和AM真菌结合有交互正效应,有利于白术生长。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为高山杜鹃开发利用及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从野外桃叶杜鹃菌根中分离出的真菌混合制剂与不同培养基质混合接种,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研究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植情况。【结果】桃叶杜鹃种子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质中发芽时间提早,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成活率及移植成活率比非接种处理均有较大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其中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处理发芽势最高,达39.00%,发芽率达72.67%;腐殖土基质接种苔藓覆盖处理幼苗成活率最高,达88.33%,移栽成活率达82.21%。【结论】菌根真菌极显著地影响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移植。播种采用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效果较好;移植采用腐殖土基质接种菌苔藓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4.
为了研究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纯化出18株内生真菌,采用拮抗试验测定了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发现疣孢漆斑菌DBR-11对多数供试菌有很好的抑制活性。进一步测定了DBR-11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发现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较高,质量浓度为5 g/L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在90%以上,有效中浓度(EC50)为0.007 2~0.446 5 g/L,其中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值为0.007 2 g/L;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质量浓度为2 g/L时,72 h对15种供试动物病原菌中的7种能完全抑制,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062 5~0.25 g/L,其中对痢疾志贺氏菌的抑制活性最高,MIC值为0.062 5 g/L。DBR-11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5.
The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AMF) on plant growth and nutrition utilization in upland rice and mung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was studied.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greenhouse and AMF colonization rates of rice and mungbean roots, plant nutrient contents, the ability of nitrogen fixation, and nutrient contents changed in the soil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the rates of AMF colonization of rice and mungbean roots were reached to 14.47 and 92.2% in intercopping system, and increased by 4.11 and 11.95% compared with that of in monocropping; the nirtrogen contents of mungbean and rice were increased by 83.72 and 64.83% in shoots, and 53.76 and 41.29% in roots, respectively, while the contents of iron in shoot and root of mungbean were increased by 223.08 and 60.19%, respectively. In the intercropping system with inoculation of AMF, the biomass of mungbean increased by 288.8%. However, the biomass of rice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among all treatments with or without inoculation of AMF recorded. The number and dry weight of nodul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ither when mungbean was intercropped with rice or inoculated with AMF.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monocropping without AMF inoculation,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iron in nodules of intercropping mungbean with inoculation increased by 80.14, 69.54 and 39.62%,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intercropping with AMF inocul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nitrogen content, but reduced soil phosphorus content. We concluded that upland rice-mung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and inoculation with AMF improved the nutrient uptake, the ability of nitrogen fixation and the growth of mungbean.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元宝枫生长以及枯叶分解的影响,明确其与元宝枫生长状况间的关系。【方法】以元宝枫(Acer truncatum)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接种AM真菌(AMF)和不接菌(CK)2个处理,其中AMF处理灭菌基质中加入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CK中加入灭菌Ri和菌剂过滤液,同时在2个处理供试的花盆中放置2个装有元宝枫枯叶的分解盒,待元宝枫幼苗生长180 d后,测定元宝枫幼苗生长指标、养分含量以及枯叶中的养分含量,计算元宝枫枯叶的分解量以及不同粒径剩余枯叶质量,并采用冗余分析研究元宝枫生长状况、养分含量与枯叶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CK相比,AMF处理元宝枫的地上部、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根全氮、全磷、全钾和叶全磷含量显著增加,但二者的株高、地径和叶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叶全钾含量显著降低。②与CK相比,AMF处理元宝枫枯叶总分解量显著增加,粒径>0.15 mm枯叶质量显著降低,粒径0.25 μm~0.15 mm枯叶质量显著增加。③与CK相比,AMF处理促进了枯叶中多酚的释放,降低了枯叶全氮积累,但对枯叶单宁、纤维素、全磷、全钾和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④相关性分析发现,枯叶全氮累积系数与叶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元宝枫生物量以及根和叶养分含量呈负相关;而枯叶多酚累积系数的表现则与之相反。【结论】接种AM真菌促进了元宝枫枯叶的分解,影响了元宝枫枯叶中有效养分的含量,从而促进了元宝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测定茶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茶树油对水稻恶苗菌、尖孢镰刀菌和水稻纹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茶树油对3种测试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00%、0.750%和0.125%。[结论]茶树油对3种植物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为进一步开发农用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8.
21世纪初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全面总结了农村改革以来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剖析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21世纪初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9.
为了丰富中国丝孢目真菌资源及分布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的方法研究采自山东省的真菌标本。报道尾孢属真菌7个山东省新记录种,包括芹菜尾孢、青葙尾孢、福士尾孢、大尾孢、菊池尾孢、蓼尾孢和无患子生尾孢。对这些种所致植物病害症状及形态特征分别进行描述,并附有线条图。  相似文献   
140.
用FTIR、ESCA等波谱分析方法,对真菌侵蚀的泡桐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菌侵蚀后,泡桐材的木质素含量相对比例增加、半纤维素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