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9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林业   590篇
农学   252篇
基础科学   53篇
  759篇
综合类   2043篇
农作物   296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373篇
园艺   514篇
植物保护   417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竹材木质素选择性降解菌株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1株从腐竹中筛选的高效选择性降解竹材木质素的优良菌株ZNLD-18,为生物法提取可纺性竹原纤维奠定基础。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并测定菌株的rDNA ITS区序列,序列总长541bp。把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1ast搜索得到同源性较高的同属不同种菌株序列。比较这些序列的遗传距离,显示菌株ZNL D~18与Trametes versicolor的ITS区序列同源性为99%以上。利用PAUP软件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通过对该树的分析并综合菌株的形态特征,鉴定菌株ZNLD-18为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了解横断山脉亚高山高山栎根系可培养真菌组成及多样性。

方法

以该地区3种高山栎根系为材料,利用根系浸泡染色方法观察根系内真菌共生状况,并对根内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种类进行鉴定。

结果

根系染色可发现大量暗色有隔真菌和AMF丛枝结构,共鉴定出17科20属27种真菌,发现1种外生菌根真菌Ceratobasidiaceae(GSL1-7),4种暗色有隔真菌(DSE)Boeremia exigua var. exigua(GSL1-F)、Phoma herbarum(GSL20-A)、Phialophora mustea(GSL2-2,GSL2-9)、Paraboeremia putaminum(GSL4-F,GSL20-B),以及2种有促生作用的真菌Pseudogymnoascus roseus(GSL4-1-A,GSL4-2)和Trichoderma tomentosum(GSL80-D)。α多样性分析发现,3种高山栎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但差异不显著。4种DSE和3种植物促生真菌在根系中占比可达31.3%。

结论

该类益生真菌对高山栎在横断山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生长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初步为阐明横断山脉地区高山栎的生态适应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开发利用促生菌在高山栎育苗中的应用提供了活体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3.
AM真菌对草莓的接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草莓(Fragaria ananassa)菌根化育苗提供依据,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为接种剂,研究了在土壤灭菌和非灭菌条件下,AM真菌对草莓生长、果实品质、植株和土壤中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后,草莓叶片个数、根长、株高有明显提高,并且地上部分干重在灭菌和非灭菌条件下,分别提高了15.9%和2.77%;提早开花2~3 d,果实提前成熟4~5 d;果实的单果重和Vc含量明显提高,有机酸含量明显下降;组织中氮、磷含量均有提高;明显提高了土壤中碱解N、速效P的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土壤灭菌条件下,AM真菌对草莓的促生作用较非灭菌处理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4.
[目的]筛选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放线菌。[方法]以棉花枯萎病菌为靶标菌,采用稀释平板法从4份土样中分离放线菌,筛选拮抗放线菌并测定其理化特性和抗菌谱。[结果]分离到113株放线菌,获得拮抗菌株23株,其中6株对棉花枯萎病菌抗性较强。除332#菌株外,其他菌株均可液化明胶。除323#菌株外,其他菌株均可胨化牛奶。6株拮抗放线菌的利用淀粉能力都较强。219#和323#可分解纤维素。121#3、23#3、27#和430#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219#和332#分别为28~35℃和35~40℃。6菌株最适生长pH值均为6~7。6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121#、219#抗菌谱较广,对真菌抗性明显。[结论]121#3、27#和430#在初步液体培养中生长良好,产生较高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抗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对不同类型盐碱胁迫下向日葵生长和盐分离子积累的影响,为不同类型盐碱地的利用与生物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式,研究接种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处理对不同类型盐碱胁迫(CK、NaCl、NaCl+Na2SO4、NaCl+NaHCO3)下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菌根侵染率、生物量、营养元素吸收、C∶N∶P化学计量比、Na+吸收积累、光合作用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 3种类型盐碱胁迫使得接种AM真菌F. mosseae向日葵菌根侵染率降低29.53%~47.31%。3种类型盐碱胁迫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向日葵的生长,抑制效果的顺序为NaCl+Na2SO4>NaCl+NaHCO3>NaCl。接种AM真菌使得NaCl、NaCl+Na2SO4、NaCl+NaHCO3盐碱胁迫下向日葵的总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9.58%、42.15%和60.35%。接种AM真菌使CK、NaCl和NaCl+NaHCO3处理茎叶P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82.50%、71.11%和74.47%,使CK和NaCl+NaHCO3处理根系P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61.54%和88.37%;使CK和NaCl+NaHCO3处理茎叶和根系C∶P和N∶P显著降低,使NaCl处理茎叶C∶P和N∶P显著降低。接种AM真菌使NaCl+NaHCO3处理茎叶和根系Na+积累量增加了33.76%和82.25%,使NaCl+Na2SO4处理根系Na+积累量增加了74.20%。接种AM真菌使NaCl和NaCl+NaHCO3处理叶片蒸腾速率(Tr)增加了11.67%和10.12%,使NaCl+NaHCO3处理叶片气孔导度(Gs)增加了20.00%,使3种类型盐碱胁迫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呈增加的趋势;使NaCl+NaHCO3处理叶片细胞膜透性降低了51.49%。结论 AM真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碱胁迫处理对向日葵生长的毒害作用,但接种效应在不同类型盐碱胁迫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6.
糙米经过烘烤、粉碎、糊化,分步酶解后离心,取上清液得到米汤。然后添加其他配料,制备成饮料。结果表明,糙米原汁生产工艺:发芽红糙米经烘烤、粉碎、糊化后,分布酶解。第一步酶解α-淀粉酶用量0.6%,反应时间30 min;第二步酶解纤维素酶用量0.3‰,反应时间30 min;第三步酶解糖化酶用量2‰,蛋白酶用量0.3‰,反应时间3.5 h,获得糙米原汁。成品最佳配方为:糙米原汁40%,蔗糖6%,柠檬酸1.5‰,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为0.1‰,单甘酯0.1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0.3‰。  相似文献   
127.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植物和真菌中。研究使用Codon W和CUSP相关程序对18条真菌漆酶基因CDS序列的密码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了真菌漆酶基因与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以及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好性。结果表明,真菌漆酶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29种偏好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1)中偏好性较强的密码子有ATC、CTC、CGC、GTC和TAG(RSCU≥1.5);聚类分析发现,AY450404.1和GU480806.1、XM_951846.2和XM_001228805.1及XM_001389488.2和XM_001818019.2聚为一类,与系统分类关系一致,其余都不一致;在密码子的使用频率上,真菌漆酶基因的密码子用法与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的基因组密码子用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好差异,其中与大肠杆菌的密码子用法差异最小,故大肠杆菌更适合作为真菌漆酶基因的外源表达宿主。如果要在上述几种表达系统中实现真菌漆酶基因的高效表达则需对真菌漆酶基因的部分密码子进行优化改造。  相似文献   
128.
郎宁 《广西农学报》2010,25(6):39-44
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探讨分析广西食用菌生产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9.
探讨了枝叶凋萎病对其根围菌根的生长及侵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健康杨梅的须根和菌根,发生枝叶凋萎病的杨梅其根部须根受到严重破坏,内部菌根菌丝多数崩解,根围土壤内的菌根孢子多数破裂、内容物泄露,病树根围分离到的饱满孢子与从健康杨梅树根围分离到的孢子相比其侵染西瓜和三叶草的能力大大下降,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4+-N、NO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方法

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 mosseae, 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4+-N、NO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

结果

(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4+-N处理相比,NO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0.05);(2) AMF和不同形态N添加提高了土壤中酸性磷酸酶(AP)、脲酶(URE)、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其中,NH4+-N处理下AMF更有利于提高URE活性,NO3-N处理下AMF更有利于提高NAG活性。(3)接种AMF降低了土壤URE:AP、PRO:AP以及NAG:AP的比值(p<0.05),且在NO3-N处理下土壤URE:AP、PRO:AP的化学计量比的下降幅度高于NH4+-N处理。

结论

AMF接种通过提高土壤中氮磷相关转化酶的活性,降低氮磷转化酶的化学计量比来提高杉木土壤P有效性,促进土壤中有效N、P向植物体内的转移,维持土壤N、P平衡,且NO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平衡的调节效果强于NH4+-N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