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研究枇杷果肉漆酶(EC 1.10.3.2)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为探讨漆酶在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败坏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Jiefangzhong’)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和DEAE-纤维柱层析等提取漆酶(EC 1.10.3.2)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变化。结果表明,漆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4,pH为3.2~4.4时酶的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Cu2+、K+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Fe2+、Fe3+起抑制作用。EDTA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漆酶均有抑制作用,以L-半胱氨酸抑制作用最强。枇杷果肉漆酶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的Km值为0.00512 mol/L。  相似文献   
92.
裂褶菌液体和固体培养产漆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褶菌GGHN08-104是产漆酶能力强,且产酶速度快的菌株.对其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产生漆酶的能力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C/N比为70/1,初始pH值为5,Cu2+离子浓度为21 mg/L的液体培养基中酶活最高,达477.94U/mL( 12 d).固体培养时以配方①(棉籽壳31.14%、木屑66.86%、蔗糖1%、石膏1%)产酶活性和效率最高,分别为2449.02U/g和272.11 U/g·d-1,固体发酵产酶效率是液体发酵的6.83倍,因此固体培养更适宜该菌株产漆酶.  相似文献   
93.
A strain of the fungusCoriolus versicolor was inoculated periodically into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slants containing the effluent to enhance the natural ability to grow in the effluent. The acclimated strain grown in the 50% effluent-containing PDA slant and the original strain were employed to treat the effluent. The acclimated strain could grow in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the effluent than the original unacclimated one. Both the original and acclimated strains improved the dispersing ability of the effluent, especially the acclimated strain because of its higher laccase secretion. The dispersing ability of the SFP effluent was improved to a level comparable to a commercial lignosulfonate product because it was strongly polymerized by the fungus. During the fungal treatment, more than 50% of the sugars were removed from the effluen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purity of the SFP lignin product.This work was presented at the 4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April 3–5, 1998, Shizuoka, Japa  相似文献   
94.
白腐菌TP21液体培养产漆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源、氮源、各种理化因素以及培养条件对白腐菌TP21漆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糖和多糖作碳源、酵母膏作氮源有利于漆酶的分泌,pH在4.0~6.0的范围内对漆酶的分泌影响不大,培养温度、接种量、通气量对漆酶的分泌有较大影响,培养基中添加诱导物对漆酶的产生有促进作用,特别是玉米秸秆价格低廉,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5.
漆酶是已被广泛研究的用来降解酚类、苯胺等异生物质的酶之一,很多漆酶已经从真菌培养物中被提取。主要讨论从食用菌中获得的漆酶,包括漆酶的催化结构和机制,漆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以及对食用菌研究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96.
陆兵  谌斌  易小畅  李娜  殳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76-5778
[目的]对红芝LYL263漆酶进行不同溶胶-凝胶体系的固定化研究,以期找到适宜该漆酶的固定化材料。[方法]将海藻酸钠-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3种溶胶-凝胶体系用于红芝LYL263所产漆酶的固定化研究,并初步分析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体系固定后的漆酶酶活分别是海藻酸钠-明胶和海藻酸钠-壳聚糖的2.14倍和2.75倍,该体系最佳材料组成为:海藻酸钠浓度2.0%、明胶浓度1.0%、壳聚糖浓度0.3%、氯化钙浓度36.0%。该试验首次将苯甲酸用于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适宜的苯甲酸浓度能有效提高固定化漆酶酶活;该体系固定化漆酶最佳条件为:苯甲酸浓度2mmol/L、戊二醛浓度0.32%、交联时间50 min、酶浓度10.0%,此时固定化酶活高达635.7 U/g。对固定化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比游离酶高,冻干的固定化酶活是未冻干固定化酶的1.59倍,但冻干的固定化酶操作稳定性较差。[结论]在酶固定化材料中,各个物质的组成对酶固定化有非常大的影响,该研究对红芝LYL263漆酶的固定化材料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总结了漆酶底物的结构特点。漆酶催化氧化反应机理主要表现在底物自由基的产生和漆酶分子中四个铜离子的协同作用。选择适当的底物和反应条件,可以提高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选择性,展望了漆酶催化反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不同培养料对元蘑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培养料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3种培养料配方,分别取其在菌丝覆面、菌丝半瓶、菌丝满瓶、原基出现、开伞期、子实体成熟6个生长期的粗酶夜,测定其分泌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淀粉酶等胞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料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元蘑菌丝所分泌的胞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同种酶在不同培养料中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这说明,培养料的不同对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影响小,但是对其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
白腐真菌产木质素降解酶的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产酶条件的优化,选择出白腐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并对其部分酶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产锰过氧化物酶的最适培养条件是:最佳碳源是麸皮,葡萄糖(碳源)对酶活力影响不大;最佳氮源是牛肉膏;最佳培养时间是96 h。该菌产漆酶的最适培养条件是:最佳碳源是麸皮;最佳氮源是牛肉膏;最佳培养时间是96 h。锰过氧化物酶的最适pH范围是4.4~4.8,最适底物浓度是1.2 mmol/L,最适反应温度是35~40℃;漆酶的最适pH为4.8,最适底物浓度是1.2 mmol/L,最适反应温度是40℃。金属离子Cu2+,Co2+对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有激活作用,Fe2+对两种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Ag+则完全抑制漆酶的活性,Mg2+对两种酶活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掌握固定化漆酶对苹果酚类化合物生物催化的特异性,以白腐菌漆酶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手段,首次对壳聚糖固定化的白腐菌漆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以儿茶素作为标准底物检验催化活性,实验结果如下:用壳聚糖固定化漆酶,单因素实验表明戊二醛(交联剂)的最适浓度5%,交联时间8h,最适pH为5.5,最适酶浓度1U/ml,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反应条件固定化漆酶的重复使用次数实验表明,经壳聚糖固定化的漆酶重复使用6次,相对酶活仍能保持70%以上。这为苹果加工中漆酶催化混合酚类化合物转化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