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8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432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459篇
畜牧兽医   103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0 毫秒
991.
以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为实验对象,探讨自组中药方剂(复方A)水煎剂对鲟鱼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将1+龄施氏鲟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每日按1.1g·kg-1体质量口灌给药,连续7d。给药结束后,每组取10尾鱼高温30℃热刺激2h后,与常温22℃实验组共同采样,测定鱼血浆中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连续7d口灌复方A有效提高了施氏鲟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促进了白细胞吞噬作用;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能调节机体做出快速应激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对部分组织中溶菌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0.5%、1.0%、1.5%、2.0%、3.0%的壳聚糖,分别投喂平均体重为(21.55±1.62)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60 d,研究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存活、蜕壳、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0.5%添加组存活率为84.44%,与对照组和1.0%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总蜕壳率和相对增重率随壳聚糖含量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添加量为1.0%时,总蜕壳率和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肝胰指数差异不显著。2.0%添加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组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5%添加组血清和肝胰腺中的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0.5%添加组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升高;0.5%添加组肝胰腺中CAT活性最高,为4.93 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壳聚糖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饲料中添加0.5%~1.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游离棉酚对育雏期海赛克斯蛋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360只1日龄海赛克斯蛋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游离棉酚70、105、140 mg/kg的日粮,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分别在14、28、42日龄进行取样,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并每周测定血清中新城疫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①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游离棉酚对雏鸡的胸腺、法氏囊、脾脏指数无明显影响;②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游离棉酚对新城疫抗体的产生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③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游离棉酚能明显降低鸡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结果表明,当游离棉酚含量高达140 mg/kg时,对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及抗体的产生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第42日龄时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鸡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994.
沙棘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多营养性植物类添加剂,含有的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对禽类的生产性能、免疫机能、抗氧化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作者主要综述了沙棘含有的化学成分、生物学活性及其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5.
Vertebrates mount a series of immune reactions when invaded by helminths but antihelmintic immune strategies allow, in many cases, the first invaders of the non-immune host to survive for prolonged periods, whereas subsequent larval invaders of the same parasite species face increased host resistance and thereby decreased colonization success. This concomitant immunity may represent a trade-off between adverse sid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killing of large helminths in the host tissue) and the need for future protection against invasion. Encapsulation and isolation of large live endoparasitic larva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less pathology compared to coping with excess dead parasite tissue in host organs. Likewise, live adult nematodes may be accepted in tissues at a certain activity level for the same reasons. Various host cell receptors bind helminth molecules after which signal-transducing events lead to mobilization of specific reaction patterns depend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receptors and ligands involved. Both innate and adaptive responses (humoral and cellular) are prominent actors, but skewing of the Th1 lymphocyte response towards a Th2 type is a characteristic element of antihelminthic responses in mammalian hosts. Similar patterns may be expected also to occur in at least some fish species, such as salmonids, producing relevant cytokines, MHCII and CD4+ cells required for these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s. 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 L., is without these immunological elements that indicate that alternative reaction pathways exist in at least some fish groups. Recent achievements within teleost immunology have made it possible to track these host responses in fish and the present work outlines the main immune reactions in fish against helminths and suggests three experimental fish models for exploration of these immune pathways in fish infected with nematodes.  相似文献   
996.
乙烯利对小鼠的免疫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乙烯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选用溶血空斑试验、血清溶血素检测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和碳粒廓清试验,分别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不同角度研究了乙烯利对小鼠的免疫毒性。结果表明,乙烯利67~268 mg/kg bw各剂量组的小鼠足跖肿胀程度、溶血空斑对数值以及半数溶血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PP<0.05)。结果提示,乙烯利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全营养破壁酵母对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质量(0.65±0.03)g,基础饲料中添加5%(质量分数)全营养破壁酵母为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于投喂后第15天和第30天检测仿刺参体腔细胞数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于第30天计数肠道菌群。结果显示,实验组仿刺参体腔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ACP、AKP、CAT活性均比对照组有所增高,其中第15天CAT活性和第30天AKP活性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投喂破壁酵母对仿刺参肠道菌群有一定影响,可显著降低肠道内异养菌总数及弧菌数量。研究表明,全营养破壁酵母对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活性有增强作用,且对肠道有害菌群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适宜添加量等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全营养破壁酵母在海参育保苗中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仿刺参安全健康养殖开发新型绿色添加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试验选取以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板蓝根(Baphicacanthus cusia)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制5组饲料[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0.1%、0.2%、0.4%和0.8%],连续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初始体质量为(4.14±0.06)g]56 d,每组3个重复,研究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对虾的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2%组差异显著(P〈0.05);0.2%组和0.8%组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胰脏和肠道的消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2%组的肝蛋白酶和肝淀粉酶显著增高(P〈0.05),0.1%组和0.4%组的肠蛋白酶和肠淀粉酶显著增高(P〈0.05)。0.2%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随着中草药添加量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指标呈现先下降后增高的趋势,0.4%组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999.
刘君  宋晓玲  刘莉  柴鹏程  黄倢 《水产学报》2012,36(3):444-450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从健康对虾消化道中分离纯化的优势菌菌株——美人鱼发光杆菌PC463和坚强芽孢杆菌PC465(菌含量≥1011CFU/g)的活菌和破碎菌各1 g/kg,观察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免疫酶活性和抗WSSV感染保护率的影响。经过20 d养殖实验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的免疫组和添加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的免疫实验,其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SSV感染后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的免疫组存活率(53%±12%)和添加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的免疫组存活率(49%±1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和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免疫酶活性和抗WSSV感染能力,上述有防病作用的益生菌株以饲料添加剂的方式应用于对虾养殖生产,可望成为对虾白斑病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探索通风喷淋对肉牛增重、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的影响。选择体重、月龄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公犊牛28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通风喷淋,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两个重复组,每个重复7头牛,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通风喷淋可明显改善畜舍环境,并使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日增重略有提高,料重比略有降低;极显著降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及皮质醇(CORT)含量(P<0.01),且使血清生长激素(GH)、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在试验不同阶段都显著升高(P<0.05)。可见,加强通风喷淋可提高肉牛增重和免疫功能,改善动物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