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7篇
  68篇
综合类   673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107篇
畜牧兽医   1571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探讨利用小鼠制备抗人c—myc蛋白多克隆抗体的方法。利用含PET28a/c—myc质粒的EcoliBL21,对c—myc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并进行纯化。WesternBlot结果只出现一条62KDa大小的特异性目的蛋白条带。用原核表达的c—myc蛋白抗原免疫5只Balb/c小鼠,最终免疫后的第7d采血,并对其血清效价进行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测定,抗血清达1:640000。本实验结果为c—myc单克隆抗体制备和肿瘤诊断试剂盒的研发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2.
为了分析和探讨金边黄杨不同生育期顶端分生组织及叶原基内源细胞分裂素(ZRs、DHZRs、iPAs)及内源生长素(IAA)的含量差异,利用植物激素ELISA方法对金边黄杨的顶端分生组织和不同大小茎尖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边黄杨的顶端分生组织的内源ZRs、DHZRs、iPAs、IAA及CTK/IAA值在不同的生育期均无显著差异;但在相同生育期时,金边黄杨茎尖的内源ZRs、DHZRs、iPAs、IAA及CTK/IAA值会随着保留的叶原基个数的增多而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了金边黄杨顶端分生组织内源激素不会随着其生长而改变,并且间接地证明了顶端分生组织周围叶原基的内源激素含量与顶端分生组织不一致,它的存在会影响测定顶端分生组织内源激素含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包被单抗和酶标单抗以及抗原最佳工作浓度的优化,建立草鱼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双抗夹心ELISA试剂盒检测体系。用分光光度法对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稳定性和灵敏度进行测定;用脱脂奶平板法对试剂盒的临床应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单抗最适稀释液为pH9.4的碳酸盐缓冲液,洗涤液为含φ=0.05%Tween-20的PBS,包被单抗最适体积稀释倍数为1∶800,酶标单抗最适体积稀释倍数为1∶6 000,抗原最佳工作浓度为3×104cfu/mL。试剂盒与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有特异性反应,脱脂奶平板法与试剂盒法对草鱼患病检出率基本一致,符合率达90%;试剂盒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检测灵敏度为7×103cfu/mL。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旨在建立牛乳中总蛋白质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在牛乳掺假辨识中的应用效果。首先用αs-酪蛋白标准品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αs-酪蛋白特异性抗血清,并建立αs-酪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血清效价为1∶640,αs-酪蛋白检测的线性范围是25~600 ng/ml,R2=0.999 5,回收率是96.6%~105.2%。再应用乳成分分析仪,凯氏定氮法和所建立的ELISA法测定8份来源不同的原料乳中总蛋白和αs-酪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牛乳中总蛋白质含量在0.029 2~0.029 8 g/ml,αs-酪蛋白含量在0.008 4~0.009 2 g/ml,占牛乳总蛋白质的比例恒定,平均为0.3,并用该系数建立牛乳中总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最后对5份人为兑水稀释、添加尿素、BSA和三聚氰胺的模拟掺杂牛乳样品进行检测,测定结果表明基于αs-酪蛋白的ELISA方法比乳成分分析仪法和凯氏定氮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含氮添加物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更适合于作为原料乳及含乳产品中牛乳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5.
为检测环境和农产品中乙草胺的含量,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以乙草胺和3-巯基丙酸为原料合成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多克隆抗体;以间接竞争性ELISA 法(ic-ELISA)考察了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并优化了影响该方法的3种因素(甲醇浓度、离子强度和pH值);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乙草胺在多种基质中的添加回收率.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很强的特异性,最低检测限为0.024 4 mg/L,与结构相似的农药无明显交叉反应;在自来水、田水、土壤、玉米和大豆样品中的添加浓度为0.5~10.0 mg/L或0.1~1.0 mg/kg,回收率为73.2%~117.6%,变异系数为1.7%~9.2%,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优化的ELISA检测方法适合环境和农产品中乙草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86.
进境玉米种子中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的检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室先后接收两批进境的玉米种子,标明来自德国,报验号分别为:11201100021、11201100022,要求检测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别选取300粒种子进行两组室内盆栽试植试验,11201100021组观察到两株具有典型褪绿斑驳症状的病苗;1120110...  相似文献   
87.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海洋生物毒素。该研究以福建地区贻贝为原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传统的小白鼠生物测定法对20份贻贝样品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结果吻合程度较好,但ELISA法更适于检测PSP含量较小的贝类。通过比较研究,小白鼠生物法操作简单但无法准确定量;而ELISA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且检测成本低,对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快速筛选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确保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8.
为了有效监测犬免疫狂犬病疫苗后的保护效力,以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糖蛋白的主要优势抗原表位区G3蛋白(RV G3)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一种检测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确定抗原最佳包被量为8 mg/L,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的稀释度为1∶3 00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抗原不与犬瘟热病毒、犬腺病毒、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平均变异系数都小于10%;敏感性达1∶1 280.此方法检测134份血清样品的结果与美国SYNBIOTICS试剂盒相比,总符合率达95.6%.  相似文献   
89.
采用直接竞争ELISA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饲料样本中T-2毒素残留的方法,在0~81μg/L范围内,T-2毒素的Logit(B/B0)与T-2毒素质量浓度的对数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并对该检测体系的检测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的IC50(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2.8μg/L,对饲料样本的检测限为10μg/kg,样本添加回收率为77.6%~98.2%,变异系数为5.1%~12.0%。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检测时间短(仅需15min),适用于饲料样本中T-2毒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0.
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三聚氰胺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上合成免疫原三聚氰胺-牛血清白蛋白。合成的抗原进行紫外扫描鉴定,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合成HRP-MEL-BSA酶标抗原,利用固相抗体酶标抗原来进行效价的测定,检测抗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