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24篇 |
免费 | 212篇 |
国内免费 | 4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60篇 |
农学 | 682篇 |
基础科学 | 229篇 |
354篇 | |
综合类 | 2167篇 |
农作物 | 584篇 |
水产渔业 | 106篇 |
畜牧兽医 | 412篇 |
园艺 | 381篇 |
植物保护 | 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123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136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158篇 |
2014年 | 250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343篇 |
2011年 | 331篇 |
2010年 | 261篇 |
2009年 | 319篇 |
2008年 | 291篇 |
2007年 | 324篇 |
2006年 | 304篇 |
2005年 | 243篇 |
2004年 | 198篇 |
2003年 | 160篇 |
2002年 | 144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杂交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2006~2009年在北京地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杂交狼尾草作为草本能源植物的适应性、生物质产量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杂交狼尾草不能越冬,其干物质产量可达40.14~48.54t/hm2,热值为17.02MJ/kg,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分别为36.15%、21.01%和8.92%,碳、氢、氮元素含量分别为41.86%、5.62%和1.52%,C/N为27.54∶1,灰分含量为9.26%,灰熔点的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分别为942.0℃、980.8℃、1010.3℃和1054.8℃。杂交狼尾草适宜作为草本能源植物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但存在不能越冬和生物质含水量下降速率慢的缺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测定776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和本地黄牛体尺、体重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Mitscherlich、Bertalantty、Logistic和Gompertz 4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杂种荷斯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4个性状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描述拟合效果最好;本地黄牛的体高和胸围生长曲线采用Mitscherlich模型较理想,体长采用Bertalantty模型较理想.在目前农家放牧饲养条件下,杂种荷斯坦牛生长拐点在5月龄140.22 kg体重,成熟体重为381.2 kg.本地母黄牛生长拐点分别为10月龄,106.8 kg体重成熟体重为290.2 kg.[结论]利用荷斯坦牛冻精改良门源本地黄牛,荷黄杂一代的体尺体重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3.
引入肉羊品种波德代,观察其在高寒牧区的适应性,并做为父本,以天祝县毛肉兼用型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经对波细F1代的测定,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波细F1代在初生重、1月龄、4月龄重比同龄细羔分别高1.16 kg、2.33 kg、6.80 kg,差异显著(P〈0.005)。对4月龄羔羊屠宰测定,波细F1代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比同龄细羔分别高6.86 kg、5.39 kg,差异极显著(P〈0.005),屠宰率提高了10个百分比。 相似文献
44.
45.
奶牛产业是甘南州的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提高农牧民对奶牛产业的认识,建立奶牛生产优势带,加强奶牛品种良种化建设,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方法,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增收和甘南奶牛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47.
染色体重排是一种可能导致DNA片段丢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的机制,从而改变基因组结构,为创造新的变异性状提供可能。植物染色体重排事件的准确鉴定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它们在植物演化和作物育种中的作用。该文深入探讨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自然发生和人工诱导的技术方法,阐述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高通量测序鉴定方法。同时,系统总结了植物染色体重排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合具体实践,着重强调了染色体重排技术在提高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改良农作物的重要性状、增强农作物的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极具优越性。然而,目前染色体重排的发生概率较低,技术上仍存在挑战,需要更多精准的工具和策略来实现染色体片段的精准定位和重排。通过全面了解染色体重排及其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和育种家可以更好地利用植物基因组,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相关研究不仅为深入认识植物基因组提供新途径,也为未来创新作物育种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挖掘植物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可塑性,染色体重排技术有望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提供更多可能性,对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我国油菜主导品种的品质发展现状和品种改良趋势,以“油菜品种改良”“油菜育种”“油菜产业发展”为关键词检索了PubMed、SpringerLink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获得1987—2023年已发表的相关文献70篇,并结合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发布的油菜主导品种数据,综合分析我国油菜主导品种及产业现状、存在的风险与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油菜品种数量大幅增长,多样性更趋丰富;2)油菜主导品种含油率提升明显,且单产不断取得突破;3)当前我国油菜品种存在一些风险,如特专型品种含油率和产量较低、油菜品种同质化严重、抗病性不强、生育期短且抗逆性强的品种不足等。综上,我国油菜产业在品种改良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关注品种品质和抗病性等问题。未来可通过加强油菜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的研发,推进油菜株型、抗性和光合效能的改造以实现产油率等一系列性状的再突破,满足多元化需求,探索密植增产技术,提升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我国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
50.
南方雨水多导致土壤偏酸和电导率低,原生土一般不可直接用作园林种植土。如何提高土壤的 pH 值与电导率,成为南方园林绿化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项目——广河高速凤凰山隧道绿化工程采用增施无机肥的方法来改良种植土,是改良南方酸性种植土电导率低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