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9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林业   4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65篇
  108篇
综合类   74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16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乳的合成过程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脂、乳蛋白和乳糖是牛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影响牛奶品质的主要因素,通过营养调控途径可以有效改善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含量,本文阐述了牛奶中乳脂、乳蛋白和乳糖三大营养物质的合成过程、作用机理以及生产中的实践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2.
2005年12月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兽医院接诊了1例皱胃溃疡伴低血钾综合征的奶牛,该牛同时患有低血钙、酮病等。病情发展中患牛在血钾含量为2.28 mmol/L时四肢无力,卧地不起,通过补钾及综合治疗血钾升至3.45 mmol/L时又能自主站立,对皱胃溃疡采取消炎、抑制胃酸分泌、收敛止血等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3.
红色荷斯坦牛与西改牛杂交一代产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西改牛产奶量,选用外表与其相似的红色荷斯坦牛精液对西改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杂一代牛一、二、三胎泌乳期平均产奶量达到4010.33 kg;乳脂、非脂、蛋白质、乳糖含量分别为3.54%、8.52%、2.72%、4.70%,说明,红杂牛完全可作为奶牛的后备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4.
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的特异性SNPs标记预测和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种优势,为牛杂种优势利用和选种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别利用牛Illumina Bovine HD 770 K和GGP Bovine 100 K芯片对464头和牛、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43头荷斯坦牛3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并通过牛QTLs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比牛参考基因组映射得到与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相关的特异性SNPs;然后构建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两种标记状态同源矩阵,通过计算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来预测品种间杂种优势,并利用配合力分析验证较优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计算的各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与和牛♂×荷斯坦牛♀(W×H)亲本间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分别为0.346 1和0.338 9;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性状上,S×H亲本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43 1、0.348 7和0.336 7,而W×H遗传距离分别为0.337 6、0.340 7和0.329 2;两种SNPs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均为S×H较大,W×H次之。因此,在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上,S×H为较优杂交组合。通过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实际杂交群体的配合力,发现10个父系在初生重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最高效应值分别达到3.760 9和8.931 2。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可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获得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以其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将60 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随机分成5 组,每组12 头,复方中草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灌注150 mL/头、100 mL/头和50 mL/头)、土霉素组(子宫灌注50 mL/头)和对照组。结果 复方中草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和83.33%,均高于土霉素组的总有效率66.67%;土霉素组在治疗结束后的平均发情天数缩短了14 d,所有复方中草药组的发情天数也缩短了11~19 d;3 个情期内土霉素组受胎率为50.00%,复方中草药组受胎率介于41.67%~66.67%之间。结论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土霉素,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6.
奶牛乳腺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效益息息相关。如何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牧场的重中之重。干奶期是奶牛乳腺机能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预防奶牛产后乳房炎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长达1 年的时间,对635 头奶牛进行分组试验,并追踪观察其产后90 天内乳房炎的发生情况和产奶量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奶牛干奶期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乳头封闭剂对奶牛进行干奶,比单独使用抗生素干奶,产后7 天的体细胞阳性率降低了28.58%;产后60 天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35.40%,产后90天降低了41.32%;各组之间的产奶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7.
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牛奶的品质和风味。牛奶中乳蛋白主要可以分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类型,其合成代谢过程均受到mTOR信号分子通路、JAK-STAT信号分子通路、GCN2-eIF2a信号分子通路的影响。牛奶中乳脂肪主要为三酰基甘油酯、磷脂等,对于牛奶的营养和风味均有重要影响,其受到脂肪酸相关酶ACACA、FAS、SCD1的调控。饲料营养是影响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精粗饲料配比及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等方面。本文对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合成调控机理,及日粮组成对其的影响机制进行阐述,为改善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及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方法 为调查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选取748 头奶牛采用现场调查、询问和实验室诊断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为10.03%,其中,泌乳牛阳性率最高,为13.02%,青年牛次之,为10.20%,犊牛最低,为5.91%,7、8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14.55%、14.28%,1月发病率最低,为6.67%。结论 调查为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9.
[目的]为了解北疆某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情况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通过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该牧场在群泌乳牛进行隐性乳房炎调查,并初步分析该场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该牧场2020—2022年各年奶牛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率分别为3.69%(110/2 980)、5.01%(150/2 993)和3.87%(86/2 220);乳区阳性率分别为0.93%(110/11 856)、1.35%(160/11 880)和0.97%(86/8 860);瞎乳头率分别为0.13%(16/11 920)、0.19%(23/11 972)和0.23%(20/8 880);夏季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奶牛各乳区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间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率差异性显著(P<0.05),5胎和6胎及以上牛的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胎次。[结论]该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较低但仍需改善,夏季炎热潮湿的饲养环境和高龄奶牛更易发生热应激,奶牛身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可能是该牧场奶牛患乳房炎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对丹参、益母草、黄芩、连翘组成的中药复方进行分析,研究其有效成分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对靶点作用通路的机制进行阐述。【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作用靶点,通过NCBI、GeneCard、geneMap、TTD、DrugBank查找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相关靶点,筛选出药物成分靶点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相关靶点的共有基因靶点,作为该中药复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测靶点,并上传到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根据连接度对PPI网络进行筛选,找到其核心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该中药复方中筛出有效活性成分133种,主要包括槲皮素、山奈酚、黄芩素、丹参酮ⅡA等,通过药物成分找到对应靶点蛋白292个,通过数据库找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相关靶点130个,筛出中药复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测靶点24个,其中核心靶点7个,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20个条目、分子功能6个条目及细胞组分6个条目,生物过程包括脂多糖的反应、白细胞-细胞黏附的正向调节、对无机物的反应等;分子功能包括信号受体活性调节、转录辅激活子的结合、血红素结合等;细胞组分包括细胞膜筏、薄膜侧面、颗粒分泌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20个基因,参与调控的通路有9条,其中涉及基因较多的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蛋白聚糖通路、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及Th17细胞分化通路。【结论】 该中药复方可能是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等靶点,通过参与AGE-RAGE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的分化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