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篇
  87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浙江省白豆杉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清浙江省白豆杉资源状况,应用典型抽样的原理对浙江省白豆杉分布面积、数量、生境、植物区系及群落特点等进行实地的样方调查.调查得知,浙江省白豆杉有11个分布点,根据29个样方的调查资料推算,浙江省白豆杉的资源总量为24.22万丛,分布面积为408.08 hm2;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浙江省白豆杉群落的植物区系具有起源古老,珍稀植物较多,地理成分复杂,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等特点;其群落类型属于4个植被型,8个群系组,11个群系类型,白豆杉的生长分布与其所处生境和伴生种猴头杜鹃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贡嘎山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的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和已有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贡嘎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51科688属2 472种(含种下单位,下同),种子植物有120科631属2 323种。保护区植物科、属、种组成丰富,被子植物占有明显优势,科、属、种分别占总数的77%、90%、93%;2)保护区地质历史悠久,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单种属和少种属数量较多,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北温带分布类型、东亚分布类型及泛热带分布类型占据着不同的地域和海拔,并彼此交汇渗透,使该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复杂;3)保护区各类温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237属,热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162属,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4)保护区东亚分布类型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结合保护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与其它植物区系间的关系,表明保护区是某些植物分布的过渡地带,特别是东亚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33.
2007年5月,在杭州城市住宅小区中选择不同建设年代和风格、有代表性的13个小区进行实地典型调查,结果为:有绿化植物67科119属145种,其中木本植物119种,占总种数的82.1%,乡土植物84种,占总种数的57.9%.在科的区系组成中,世界分布、热带-亚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分别占26.87%、44.78%和26.86%,中国特有分布科为银杏科.在属的区系组成中,世界分布、热带-亚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分别占2.52%、38.65%、55.47%和3.36%.分析表明,杭州城市住宅小区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偏低,乡土植物比例偏少,热带成分相对偏高而温带成分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34.
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标本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莞蕨类植物区系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有蕨类植物37科66属125种,其区系特点为:①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种的水平上皆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占各自总数的64.87%、75.76%与61.60%。②科与属的分布区类型显示出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与温带蕨类植物区系的联系较弱;在种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总数的28.80%,呈现出热带蕨类植物区系向温带蕨类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③在种的水平上热带亚洲分布及东亚分布类型构成了东莞蕨类植物区系的主体,各占38.40%和20.80%。④与周边4个地区的比较中,与深圳的相似性为最高,与乐昌的相似性为最低;总体上,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35.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云南西双版纳普文山地雨林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山地雨林有维管束植物83种,隶属48科76属。该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均以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81.24%和89.47%,温带成分分别占8.34%和5.26%。种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以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49.40%;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种,占25.30%;热带分布种占70.33%,温带分布种占8.43%。这些特征均表明该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特有种丰富,并具有明显的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特点和热带北缘性质,属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向东亚植物区系的过渡区。  相似文献   
36.
在样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内蒙古汉玛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有种子植物57科188属414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5种,被子植物55科184属409种;种子植物区系属于温带性质,且深受东北植物区系的影响,同时有蒙古植物区系成分渗透,因此本区植物区系复杂,区系成分多样性显著,具有交错性质。  相似文献   
37.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共出现种子植物151科815属2576种,表征科有蔷薇科、百合科、忍冬科和樟科,单种科和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在此基础上对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为主,说明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的区系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质明显,区系指数分析表明:北温带广布、东亚和泛热带分布区类型对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38.
野生植物资源是森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林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文章通过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所分布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地理分布特点、资源经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对今后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7科61属161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0.2%。其中,东亚分布有110种,占总种数的68.35%。热带、亚热带种占到了总种数的23.6%,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45.9%)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40.
覆膜条件下小麦和玉米根系化感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对西北旱地覆膜条件下小麦和玉米根区和根外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进行测定,并将其与常规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覆膜模式下小麦和玉米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常规处理,增率均为正值,小麦根系利于根区与根外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生长,玉米根系化感作用利于根区土壤真菌数量的增加;玉米和小麦根区形成的微环境有利于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增加,即R/B值大于1,玉米的根系化感作用能够强化根区与根外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差异,即R/B值较高;玉米根区土壤微环境较小麦更利于土壤放线菌生长。小麦和玉米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化感效应表现不同,覆膜模式下小麦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玉米根系的化感效应利于根区土壤真菌数量增加。玉米根区放线菌数量高于根外,小麦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