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0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651篇
林业   524篇
农学   495篇
基础科学   231篇
  736篇
综合类   2739篇
农作物   442篇
水产渔业   399篇
畜牧兽医   2410篇
园艺   522篇
植物保护   4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Fungi isolated in Brazil, from lettuce, broccoli, spinach, melon and tomato, were identified as Rhizoctonia solani. All lettuce isolates anastomosed with both AG 1-IA and IB subgroups and all isolates from broccoli, spinach, melon and tomato anastomosed with AG 4 subgroup HG-I, as well as with subgroups HG-II and HG-III. DNA sequence analyses of 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showed that isolates from lettuce were AG 1-IB, isolates from tomato and melon were AG 4 HG-I, and isolates from broccoli and spinach were AG 4 HG-III. The tomato isolates caused stem rot symptoms, the spinach, broccoli and melon isolates caused hypocotyl and root rot symptoms on the respective host plants and the lettuce isolates caused bottom rot.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occurrence in Brazil of R. solani AG 4 HG-I in tomato and melon, of AG 4 HG-III in broccoli and spinach and of AG 1-IB in lettuce.  相似文献   
32.
特青迟心4号为迟熟种,株型矮壮,叶色深绿,薹色青绿,有光泽,菜薹匀条实心,主薹高25.4cm,薹粗2.10cm,单薹重62.58,商品率高,较耐霜霉病,品质脆嫩,风味好,适播期10月—翌牟2月,播种至初收50—55天,可连续采收20-25天,667m^2产量1000—1400kg。  相似文献   
33.
有机硒和维生素E对寿隐杂交鸡抗热应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有机硒(0,0.15mg/kg)和维生素E(10,30,100IU/kg),测定热应激不同阶段试验鸡肝脏、肾脏及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有机硒和维生素E可明显降低肝脏、肾脏及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提高GSH-Px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试验鸡的抗热应激性能。  相似文献   
34.
木耳漆酶高产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用不同检测方法对木耳属中的三个种的 2 7个菌株的产过氧化物酶、漆酶能力的检测 ,筛选得到一漆酶高产菌株毛木耳 (Auriculariapolytricha)AP4。并且对AP4的产漆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摇瓶实验产漆酶的最佳培养基的成分为 :碳源羧甲基纤维素(CMC) 5g/L ,氮源NH4NO3 L -天冬酰胺 (L -As paragine) 2 4mmol/L ,培养基的初始pH4 0 ,培养温度2 5℃。  相似文献   
35.
36.
为了进一步研究前期发现的除草先导化合物2-仲丁氨基-5-(2-氯吡啶-4-基)-1,3,4-噻二唑(BCPT)的结构-活性关系并提高其除草活性,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N-(1-甲氧羰基)乙基-N-[5-(2-氯吡啶-4-基)-1,3,4-噻二唑-2-基]酰胺类化合物。其苗后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的活性都远低于BCPT本身。说明BCPT可能具有与传统酰胺类除草剂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7.
维生素E对绵羊鲜精及冻精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提高绵羊鲜精的活率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活率分别为 0 72± 0 0 7和 0 78± 0 0 6(P <0 0 5 ) ,显著改善鲜精精液品质。采用两步稀释法在绵羊冷冻精液稀释液中添加维生素E ,可以极显著降低冷冻对精子顶体的冷刺激损害程度 ,试验组的活率 ( 0 43 5± 0 0 2 0 )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3 65± 0 0 2 6) (P <0 0 1) ,精子顶体的总异常率试验组 ( 3 3 72 % )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 4 4 3 5 % ) (P <0 0 1) ,其中试验组顶体膨胀率和脱落率与对照组分别为 1 2 8%±0 5 8%、2 3 0 8%± 1 45 %与 2 68%± 0 5 9%、2 8 96%± 3 14 %。冷冻精液品质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8.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为了调查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 ,从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 33个猪场采集 32 1份仔猪黄、白痢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 ,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 30 2株 ,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 2 76株。对 11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 15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发现分离菌株对 15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青霉素 G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 ;先锋霉素 抑制作用最强 (97.3% ) ,其次为呋喃妥因 (78.6 % )、痢特灵 (71.4 % )、环丙沙星(6 8.8% )、诺氟沙星 (6 5 .1% )。 112株菌中 ,有 4 7种耐药谱型 ,多数为 6耐以上的菌株 (80株 ) ,占供试菌株的 71.4 %。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 ,对分离的 2 76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 ,鉴定共有 72种血清型 ,其中优势血清型 10种 ,占能定型分离致病菌株的 5 3.7%。  相似文献   
39.
鹅细小病毒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鹅细小病毒 (GPV) VP2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 p PROEX- HTb,获得重组表达质粒 p PROEX- HTb- VP2。将其转化大肠杆菌 DH5α,用 IPTG诱导表达 ,表达菌体蛋白中可产生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约 72 0 0 0的蛋白。以光密度扫描对该表达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14 %。经 His- tag金属螯合层析纯化 ,获得纯度较高的 6 His- VP2融合蛋白。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 ,所得蛋白与鹅抗 GPV高免血清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 ,说明在 VP2的 N端融合 6个组氨酸不影响其与特异抗体结合的活性。  相似文献   
40.
禽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溶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UJS—10C小型发酵罐分批培养禽大肠杆菌,通过平板计数、比浊计数的方法,对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中细菌生长与溶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溶氧的规律性变化能够反映大肠杆菌生长的规律,即在细菌生长的适应期细菌数量较少,耗氧量少,溶氧曲线最高;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细菌不断增多,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溶氧曲线下降;达到对数生长期,曲线最低;进入稳定期,曲线趋于平稳;到发酵后期,细菌进入衰老期,溶氧曲线略有上升,这时可终止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