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4篇 |
7篇 | |
综合类 | 20篇 |
农作物 | 18篇 |
畜牧兽医 | 2篇 |
园艺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波长扫描对油菜籽粒中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利用全谱多组分分析方法对油菜籽粒中硫代葡萄糖甙(下称硫甙)进行了测定,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可将甘蓝油菜6种主要硫甙(PRO、GNL、GNA、GBN、4-OHGBS、GBS)同时检测出来。在波长为210-400nm范围内,对样品进行进行全波长扫描,扫描数据经傅里叶变换,采用目标因子分析法(TFA)和最小二乘(LS)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首先以20份标准样品建立数学校正矩阵,并对其进行了优化,优化的操作参数值为:启始项=0、项数目=16、矢量数目=8,优化后的数学校正矩阵标样的总SEE=1.320、%Resid=0.108,然后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样品的%Resid=0.138,CV≤5.92%。与HPLC测定法比较,结果准确,而样 品不用分离,操作简便,速度快,重复性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以西兰花品种“耐寒优秀”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种纳米硒肥叶面喷施对西兰花产量、品质及其活性成分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纳米硒肥可以显著提高西兰花的品质和产量,其中真希500倍液处理的产量、品质指标和硒含量等都显著高于喷施等量水的处理(CK),产量和硒含量分别高出CK 66.67%和343.0%,鱼肽·硒素1000倍液处理的西兰花产量和硒含量分别高出CK 55.6%和146.0%,可见适宜浓度的纳米硒肥叶面喷施对西兰花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
以乌塌菜品种上海小八叶、薹菜品种平度薹菜及变种间杂交后代6-1和6-5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叶片及叶柄中硫代葡萄糖苷的组分与含量,以期了解不结球白菜变种间杂交后代的硫苷变化。结果表明:4份材料的叶片、叶柄中均检测到组分相同的脂肪族硫苷、吲哚族硫苷各4种,而芳香族硫苷只在变种间杂交后代6-1的叶片和叶柄中检测到;参试各材料叶片中总脂肪族硫苷含量、总吲哚族硫苷含量和总硫苷含量均高于叶柄。变种间杂交后代6-1叶片、叶柄中有益人体健康的2-苯乙基硫苷(NAS)和吲哚-3-甲基硫苷(GBC)含量均高于亲本上海小八叶和平度薹菜,表明变种间杂交可以用于改良不结球白菜硫苷组分及含量。 相似文献
24.
芥子油苷是一类含氮、含硫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病虫害防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降解产物异硫代氰酸盐具有抗癌活性,因此增加膳食中芥子油苷的含量和种类成为近年来植物育种及营养研究的热点。芥子油苷种类十分丰富,广泛分布于16个不同科的双子叶被子植物中,以十字花科为最。文章就十字花科蔬菜中芥子油苷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农艺调控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杂油719和杂油123及其亲本的品质特性。[方法]通过比较杂油719和杂油123的主要农艺性状并测定两杂种及其亲本的含油量、硫苷含量和芥酸含量,分析了杂油719和杂油123的杂种优势。[结果]杂油719的生育期比杂油123短5d左右,其主要农艺性状均优于杂油123。杂油719的含油量明显高于其亲本,其含油量分别为42.48%、36.11%和35.07%,表现出了杂种优势;杂油123的含油量与其亲本相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杂油719的硫苷含量明显低于其亲本,分别为61.50、98.91和100.58μmol/g,表现出了杂种优势;杂油123的硫苷含量低于其亲本,但差别不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杂油719和杂油123的芥酸含量均低于其亲本,表现出了杂种优势。[结论]总体上,杂油719和杂油123均优于其亲本且杂油719的杂种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6.
拟南芥莲座叶芥子油苷对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的响应(摘要)(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拟南芥莲座叶芥子油苷对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的响应。[方法]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对照组和干旱处理组分别培养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种子,并在处理后的第0、4、5、6、7天分别取2组拟南芥莲座叶进行生理指标和芥子油苷含量的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采用烘干称重法(水分占叶片鲜重的百分比);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浓度测定参照李合生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系统进行芥子油苷的测定。[结果]干旱胁迫处理后营养生长时期的拟南芥幼苗莲座叶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表征膜透性)及丙二醛浓度增加,受损害程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强。拟南芥莲座叶芥子油苷总量、脂肪族芥子油苷含量及吲哚族芥子油苷含量均在处理后第5天达到最大值,在处理后第6天迅速下降并低于对照组。各种芥子油苷含量变化存在差异,其中含量最高的4MSOB与芥子油苷总量变化趋势一致且差异显著,脂肪族芥子油苷响应干旱胁迫较吲哚族芥子油苷强烈。4MSOB等部分芥子油苷占芥子油苷总量的比例在干旱处理后发生变化并且与其本身含量变化相关。[结论]干旱胁迫确实对拟南芥莲座叶中芥子油苷总量、脂肪族芥子油苷及吲哚族芥子油苷的含量产生影响,使芥子油苷参与到植物对外界干旱胁迫的防御反应中,但长期的干旱胁迫不利于叶片中芥子油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27.
采用 HPLC 法测定分析了29个西兰花品种的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结果检测到8种硫代葡萄糖苷,包括4种脂肪族硫苷:3-甲基硫氧烯丙基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3-甲基吲哚基硫苷、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总硫苷含量平均为11.27μmol/g,RAA、GBC 和 NEO 是西兰花三种主要的硫苷成分,分别占总硫苷含量的34.78%、25.02%和23.25%。不同西兰花品种的总硫苷含量变异范围5.60~17.04μmol/g,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8.
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的遗传分化及系统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利用HPLC法对284份种子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分析表明,新疆野生油菜依据中特征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可划分为9类,91.2%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羟基苄硫甙,8.8%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丙烯基硫甙,与黑芥和芥菜型油菜特征硫代葡萄糖甙组成一致。RAPD分析将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划分为3簇,表明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距离,相对而言,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间的遗传距离较近,与黑芥的遗传距离较远。新疆野生油菜可依据RAPD聚类分析结果划分为4簇,其中第1、2和4簇主要由来源于新疆塔城地区的新疆野生油菜组成,种子主要含丙烯基硫甙,第3簇为新疆巩留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羟基苄硫甙。研究为阐明我国芥菜型油菜起源进化途径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9.
甘蓝型油菜叶片与种子硫甙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叶片与种子硫甙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叶片硫甙与种子硫甙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甘蓝型油菜叶片与种子硫甙含量和组分。【结果】高硫、低硫甘蓝型油菜叶片硫甙含量变化规律显著不同,高硫油菜中油821叶片硫甙苗期含量最高,达33.15 ?mol·g-1,在随后的生育时期其硫甙含量持续下降;而低硫材料从越冬到现蕾逐渐升高,薹期降低,初花期又升高,盛花时降到最低。高硫品种中油821和其它低硫品系在薹期叶片硫甙含量接近,分别为7.63和6.55 ?mol·g-1,为甘蓝型油菜抗性改良和菜-油兼用型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所有供试低硫材料叶片硫甙组分含量与种子硫甙组分含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改变叶片硫甙含量不会显著影响种子中硫甙含量,脂肪族硫甙含量是高硫、低硫材料叶片硫甙总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Barrett J. E. Klopfenstein C. F. Leipold H. W.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Dordrecht, Netherlands)》1998,52(1):9-15
A simpl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nutritive quality of canola and high glucosinolate rapeseed meals for monogastric animals (chicks) was developed; the meals were mixed with NaHCO3 and NH4HCO3, then heated in a conventional oven. Chicks fed untreated canola or rapeseed meals gained less weight than those fed a soybean meal diet, whereas chicks fed the alkaline-heated meals had weight gain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those fed the soybean diet. The antithyroid effect of the untreated rapeseed meal was reduced by alkaline treatment of the meals, as shown by improved T4 and free T4 levels in chicks fed the processed products. In chicks fed untreated or alkaline-treated canola or alkaline heated rapeseed meal, all thyroid hormone level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birds fed the soybean meal diet. However, heart tissue of chicks fed diets containing rapeseed or canola meals showed muscle fiber degeneration, although relative heart weights were the same in all groups. Liver tissue from most of the chicks in all dietary groups appeared normal or only slightly abnormal. The nutritive value of both rapeseed and canola meals was improved by this simple process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