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6篇
  139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姬松茸~(60)Co辐射菌株J_3若干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60 Co辐射诱变技术 ,获得姬松茸新菌株J3 。连续栽培其产量比原菌株高 70 %以上。经氨基酸、脂肪酸组分分析表明 ,J3 菌株子实体的营养价值优于原菌株 ;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J3 菌株菌丝体有明显竹节状结构 ,RAPD分析显示其PCR指纹图谱有异于原菌株。由此判断 ,J3 菌株是一个富有开发前景的突变株。  相似文献   
22.
为给高州油茶种质资源创新及辐射诱变育种提供技术参考,研究了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条件下高州油茶的光合特性及与其相关的细胞结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10~70 Gy辐照处理后的高州油茶叶片各组织结构厚度都有增厚的趋势,而以80 Gy辐照处理的叶片各组织结构的厚度均未改变甚至有减小的趋势;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后高州油茶叶片的Pn值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剂量在10~80 Gy内的辐照处理均能促进高州油茶的光合作用,其中以20 Gy辐照处理的高州油茶其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以60 Gy处理的油茶其利用强光的能力最强;不同剂量辐照处理下高州油茶的光响应曲线之间存在差异,辐照对其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的影响均显著;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对高州油茶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利用效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光合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的季节其影响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3.
以金帅和嘎啦苹果1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以不同剂量对其进行辐射,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升高,其嫁接成活率呈下降趋势;金帅和嘎啦的适宜辐照剂量均为40~80 Gy,在此辐射剂量范围内,果树的枝条变短、叶型变窄,二叉枝和多叉枝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4.
研究宝巾品种辐射处理后VM1代的生物学效应,为宝巾的辐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宝巾(B.glabra)和毛宝巾(B.spectabilis)为材料,通过不同剂量水平的Co60-γ射线处理,研究辐射剂量与其存活率、变异率的相关性,观察记录不同剂量下诱变株的生长表现,总结主要的变异性状类型。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Co60-γ射线范围内,辐射剂量和宝巾品种存活率呈负相关,和变异率呈正相关;毛宝巾的剂量敏感区域在50~150Gy,而宝巾的剂量敏感区域可能在150~200Gy,毛宝巾的辐射敏感性要高于宝巾;建立了毛宝巾剂量与存活率的线性回归方程:y=-0.409 8x+85.176,R2=0.989 8,并由此计算毛宝巾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86Gy;VM1代出现的各类叶变异性状主要为叶卷曲、叶残缺、叶皱缩、黄化叶等。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湘尖茶品质,采用~(60)Co-γ射线对湘尖茶进行不同剂量(0~10kGy)的辐照处理,研究了处理后湘尖茶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和微生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湘尖茶中水浸出物总量、咖啡碱和茶碱影响不显著;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茶氨酸和可可碱含量分别在辐照剂量为4、6、4、2和10 kGy时达到最大值;2 kGy辐照剂量可以控制湘尖茶中菌落总数和霉菌数均在103以内。因此,综合考虑辐照成本和茶叶质量,可以采用2~6 kGy辐照处理来提高湘尖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60Coγ射线辐照对野牛草坪用性状的诱变效应进行研究。[方法]以经不同辐照强度的60Coγ射线处理后的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坪用相关性状的测定,分析不同γ射线不同辐照强度(1 200、1 400、1 600、1 800、2 000 Gy)对野牛草当代植株草坪相关性状的诱变效应。[结果]各辐照处理的野牛草发芽率变化趋势不一致,种苗的根长和芽长均小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辐照处理后幼苗的高度显著变小,分蘖数、株高、叶长和叶宽均小于对照;匍匐茎长度、匍匐茎粗和匍匐茎节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确定野牛草诱变育种的适宜γ射线辐射剂量及筛选有益突变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5%杀单·毒死蜱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上的总体防虫效应、速效性、持效期等,为其在粤糖60号大田生产上配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粤糖60号为供试甘蔗品种,设5%杀单·毒死蜱药剂处理,与常规农药3%呋喃丹及空白对照处理进行比较,采用沟施、撒施覆土方法进行杀单·毒死蜱防治粤糖60号易遭受的害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间的枯心率、虫节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在粤糖60号种植时和大培土时每667m2各施用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6kg,对甘蔗螟虫、绵蚜虫、蓟马和地下害虫金龟子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减少品种遭受虫蛀茎为害,有效提高甘蔗蔗糖分,对粤糖60号增产、增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中注意因虫选药、科学合理用药,尤其是螟虫、绵蚜虫、蓟马、金龟子等为害严重的地块种植该品种推荐配套使用5%杀单·毒死蜱进行防治,以达到增产、增糖和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拟南芥黄化突变体k60是从甲基磺酸乙脂诱变的拟南芥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的。该突变体表现为叶色发黄,生长迟缓,叶绿素含量降低。遗传分析发现其为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利用遗传作图的方法将突变基因定位于拟南芥5号染色体上CH5-6.0到CH5-6.24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的231 kb区间内。本项工作的研究结果为该突变基因的鉴定奠定了前期基础,并且为研究拟南芥黄化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9.
用db4小波分析了不同剂量的60Co-γ辐照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KSTI)的荧光发射谱.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KSTl蛋白分子破碎程度加深,光谱噪声加重,因此要获得KSTI光谱相关信息,需要对不同的光谱数据进行不同层次的小波分解和重构.  相似文献   
30.
水稻多胚苗筛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