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2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79篇
基础科学   61篇
  142篇
综合类   1163篇
农作物   137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963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廖丽  刘琴  彭珣  郭芮  李定祥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0):1090-1092
通过分析整理古今关于经与乳的文献资料,探讨经乳同源的中医学理论依据,发现乳房与胞宫通过冲任上下沟通,经乳受肾气-天癸-冲任性轴的调控;经血、乳汁的形成、输布、排泄,经病、乳病的病因病机均与肝、脾、肾(天癸)、冲任密切相关。经病传乳,乳病传经,经乳疾病多相兼出现,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呈现出周期性的消长变化。故笔者希望通过对经乳同源理论的探讨,阐明经乳相关的生理、病理特性,总结中医经乳理论,为临床经病治乳、乳病治经、经乳同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技术,提取、纯化,并鉴定了发酵乳中的多糖,其设计使用的制备多糖方法具有成本低、多糖纯度好、产量高的特点,并且用3H-Tdr掺入法测定了多糖抗胃癌细胞生长活性的抑制率。经研究这种发酵乳中的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差,但易溶解在酸性溶液中。该多糖抗胃癌细胞生长活性的抑制卒为81.44%,在发酵乳中的含量大于1250mg/L。  相似文献   
993.
选取小国光苹果分别做紫外光和红光照射及钴辐射3种物理处理后,进行保鲜贮藏试验。在贮藏期定期测定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光照射与钴辐射处理能显著地抑制苹果的呼吸强度,推迟苹果呼吸高峰的时间,起到贮藏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对我国一、二、三、四套样红碎茶49个成品样进行了感官审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和茶多酚的含量分析及茶汤色泽与加奶乳色的色差测定,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3种色素物质的含量及其比例与茶汤色泽和加奶乳色之间,汤色与乳色之间及色差测色值与感官感觉之间的复杂关系。基本弄清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紊对茶汤乳色形成所起作用的形式及其重要性;探讨了运用测色色差计评定茶汤乳色的可行性;首次提出了红碎茶茶汤中茶多酚的保留量明显影响加奶乳色的观点:并根据本研究结果的就目前红碎茶乳色分类的有关问题作了简扼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5.
氮钾减施下紫云英翻压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1年(2008—2018年)绿肥定位试验,研究氮钾减施20%下紫云英不同翻压量(15 000、22 500、30 000、37 500 kg/hm2)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处理的早、晚稻产量显著增加,产量可持续指数提高,且减施氮钾20%翻压紫云英处理和单施化肥处理间的11年平均产量和产量可持续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2018年的数据,与当地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施氮钾20%翻压紫云英30 000 kg/hm2能显著提高早稻生物量、氮素积累量、化肥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回收利用效率、农学利用效率、偏生产力)和晚稻稻草生物量、稻谷氮素积累量、总投入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回收利用效率、农学利用效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适量氮钾减施翻压紫云英可提高土壤全氮和碱解氮质量分数,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在本研究中,氮钾减施20%时翻压紫云英30 000 k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996.
新疆褐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性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新疆褐牛乳中体细胞数(SCC)与产奶性状的非遗传因素,为有效指导并提高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协方差分析模型,利用SAS 9.2软件分析不同场、胎次、泌乳月及两两间互作效应等非遗传因素对262头新疆褐牛SCC与产奶性状的影响,并阐述各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Excel 2 013对新疆褐牛1 510条DHI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相邻两月SCC差值等级划分方法,绘制了不同牛场SCC变化趋势及其与产奶性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场和胎次对新疆褐牛SCC及产奶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月效应对产奶量和乳中SCC影响极显著(P<0.01),对乳糖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场、胎次、泌乳月两两间互作效应对新疆褐牛SCC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场和胎次互作效应对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场和泌乳月互作对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糖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和泌乳月互作效应对新疆褐牛各产奶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新疆褐牛乳中SCC增加,乳中干物质含量增加,而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下降;绘制泌乳期SCC差值与产奶量和乳糖率变化曲线发现,随着SCC差值升高,产奶量及乳糖率均降低,表明使用SCC差值等级法能够有效评价奶牛产奶量变化并及时判定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趋势。通过比较新疆褐牛两个牛场的产奶量、乳成分以及SCC控制情况,发现二号牛场各性状均优于一号牛场,其产奶量较高、SCC较低,且不同胎次水平的乳脂率、乳糖率及乳中干物质均较高,体现较好的生产管理水平。【结论】针对新疆褐牛非遗传因素的研究表明,为有效提高和改善该乳肉兼用牛品种的产奶性能和奶品质,应着力改善牛场管理水平、优化环境卫生及规范挤奶设备等;一号牛场应加强生产管理水平和DHI监测记录,通过控制新疆褐牛SCC来降低和避免泌乳牛的乳房炎隐患。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以鲜切芹菜为原料,探究不同保鲜包装材料对其保鲜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PE、PP、OPP、PA+PE、PA+2PE五种保鲜材料,杀菌包装后于5℃下贮藏。研究表明,在5℃贮藏的条件下,PA+2PE保鲜袋能有效调节袋内空气成分,延缓芹菜呼吸消耗,菌落总数增长相对来说较慢,推迟芹菜黄化、腐烂现象的发生,与PP、OPP相比PA+PE、PA+2PE、PE材质包装袋可以明显降低鲜切芹菜的失水率,各包装袋能有效延缓VC含量的下降,四种包装材料均优于PE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998.
鲜桃奶固体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鲜桃奶固体饮料的护色和品味调配以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g·L-1Vc 1g·L-1柠檬酸 10g·L-1NaCl组合的复合护色剂护色效果较好;产品最佳配方为:400g·L-1桃粉 500g·L-1奶粉 80 5g·L-1白砂糖 15g·L-1柠檬酸 3g·L-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Na) 1 5g·L-1瓜尔豆胶.制备出的产品风味浓郁、营养丰富、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氨基酸指纹图谱融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来自35个牧场的361个牛乳样品进行地理位置区分和季节区分。以15种氨基酸含量与谷氨酸含量的比率为变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Lys/Glu和Ile/Glu可作为牛乳样品地理位置区分及山东地区样品季节区分的特征变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的模型用于山东省与上海市及苏州市的地理位置区分、上海市及苏州市样品的季节区分及山东省样品的季节区分的预报值正确率分别为83.3%,72.7%和91.7%。UPLC氨基酸指纹图谱融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为牛乳溯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活性乳酸菌豆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会有活性乳酸菌的乳酸发酵豆奶饮料的主要工艺条件和配方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菌种的筛选、酸味剂和欧度的选择、整合剂的筛选、稳定性因素正交试验等方面进行试验后,确定了切实可行的生产方案,成功地将乳酸发酵技术应用于大豆蛋白饮料的加工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