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37篇
  110篇
综合类   518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豆菌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由于病原菌寄主范围较广,难于防治,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对于大豆菌核病抗性种质资源的鉴定是抗性机理研究、基因定位及抗病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文章对大豆菌核病资源鉴定中涉及的接种体(菌丝、孢子和菌核)的培养、植株不同部位的接种鉴定、草酸鉴定、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及田间鉴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针对接种体的选择、环境条件对发病的影响及田间与温室鉴定结果不一致等问题展开讨论,为大豆菌核病抗性资源的筛选,菌核病发病机理及抗性基因的定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基于传统土壤图的土壤—环境关系获取及推理制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中,从历史资料中提取准确的、详细的土壤—环境关系对于土壤图的更新和修正十分重要。从传统土壤图中提取土壤类型并从地形数据中提取环境参数,采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建立土壤—环境关系,并进行推理制图和精度验证。以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华家河镇滠水河流域为例,首先选取成土母质和基于地形数据提取的高程、坡度、坡向等7个环境因子;然后利用频率分布原理得到包含土壤类型与环境因子信息的典型样本数据1 410个;采用See5.0决策树方法进行空间数据挖掘,建立土壤—环境关系;将其导入So LIM中进行推理制图;最后利用270个实地采样点验证所得土壤图的精度。土壤图的精度提高了约11%,证明了本研究方法对土壤类型和空间分布推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
环境与品种对小麦淀粉理化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13个小麦品种在3个地点的淀粉理化特性和面条品质,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和面条品质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品种间变异平方和分别占总变异平方和的57.5%、52.3%和58.6%,但环境因素也有重要影响。RVA主要黏度指标则有所不同,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主要受品种的影响,其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40.2%和48.0%,而峰值黏  相似文献   
24.
高寒阴湿地区半开放型暖棚牛舍冬季内环境监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寒阴湿的寒冷地区修建半开放型暖棚牛舍,充分利用塑料膜的温室效应,能够达到保暖增膘的饲养目的,本课题研究采用定期定点观测的方法,在冬春季扣膜后,对暖棚牛舍和普通圈舍的采光系数、入射角、透光角、舍内外的温度、湿度及CO2、NH3、H2S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对比.结果表明暖棚牛舍(试验组)舍内11月份~3月份平均温度为8.78℃;平均湿度为55.53%;舍内的CO2含量平均为0.141%;NH3平均为19.02 mg/m3;H2S平均为9.91 mg/m3;采光系数为0.86;入射角为64°;透光角为45°.普通牛舍(对照组)的平均温度为0.25℃;平均湿度为66.75%;舍内的CO2平均为0.137%;NH3平均为18.49 mg/m3;H2S平均为9.64 mg/m3;采光系数为0.082;入射角为35°;透光角为10°.试验组牛的授配率、产仔成活率、繁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4%、17%、50%,而患病率降低了2.6%.  相似文献   
25.
温室环境信息智能化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温室园艺业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温室环境管理中,促进了温室环境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发展。本文针对面向物联网的温室环境信息智能化管理需求,分别从温室环境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决策服务3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今后在温室环境信息智能化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6.
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引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7.
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湖北的优势产业,对长江沿岸经济发展与支撑能力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北只有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口增长,耕地锐减,人地关系矛盾加剧;中低产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系统抗灾性差;农业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做到: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各种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对全省各个农业区农业内部结构、生产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通过“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构建生态工程,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当前特别要注意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及抓好灾后重建工作;要开展农业系统工程的研究,为各个农业区设计良性循环的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28.
以立体视差测距原理为基础,用两个摄像机同时对同一景物进行拍摄,根据景物在左、右图像中的视差,计算目标距控制点的三维空间的实际距离,可以得到一张关于行走车工作环境的地图,以便进行路径计划。本文给出了一种农用自动引导行走车的环境理解系统的构成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行,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9.
采用砖瓦水泥钢筋和塑料薄膜或遮阳网建造冬保暖、夏防暑防蝇、造价低廉的双列育肥猪舍和单列繁殖猪舍,冬天不加热源,舍温可达10℃以上,夏季比舍外低3~5℃。在气温高达35℃以上时,采取喷雾或滴水降温,可在这种简易舍中实行常年配种繁殖,育肥舍年出栏肥猪三批以上。育肥猪舍造价80~100元/m2,母猪舍100~150元/m2,是山东省广为选用的规模养猪场建筑模式,十分适用于广大农村规模养猪企业。  相似文献   
30.
Acid deposition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international atmospheric pollution problems. East Asian countries are currently experiencing acid deposition and have only recently begun expanding domestic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activities. However, acid deposition is not only a domestic but also a transboundary problem. In addressing the transboundary aspect, cooperative and collaborative action will be essential. The Environment Agency of Japan is advocating the need to establish an acid deposition monitoring network in East Asia. Therefore, it is sponsoring three Expert Meetings on Acid Precipit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in East Asia between 1993 and 1995. The meetings are attended by both scientific research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from numerous East Asian countries. At the administrative and scientific discussions of the first two meetings a consensus on the desirability of establishing a monitoring network in East Asia was obtained and a preliminary technical guideline manual for monitoring acid deposition was adopted. By the end of the third meeting it is hoped that a basic consensus can be reached on a framework for an East Asian acid deposition monitoring network.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such a network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resent state of acid deposition in the region and to reach a common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n the acid deposition problem. This is a vital step toward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