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2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屎肠球菌的特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畜产品的安全性.屎肠球菌为常见乳酸菌,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益生菌,其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肠道菌群稳定和家畜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中,但耐药性和致病性屎肠球菌的相继发现,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因此,如何合理、规范应用屎肠球菌是其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屎肠球菌...  相似文献   
142.
粪肠球菌又称粪链球菌,能在不同环境中生长存活,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部分属于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茵群,还有部分在长期的进化中出现了毒力基因。近年来,粪肠球菌感染人和动物的报道日益增加,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论文综述了猪、牛、羊、禽和犬粪肠球菌的主要致病性、毒力基因及耐药性,为防制动物粪肠球菌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肠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球菌(Enterococcus)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通常不引起发病,为一种重要的机会致病菌.最近几年,由于免疫制剂的广泛使用,侵入性治疗机会的增加和抗生素的过渡使用,尤其是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使得肠球菌的感染不断上升,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肠球菌致病机制与其致病岛编码的毒力因子表面蛋白、溶血素、蛋白明胶酶等有关,肠球菌致病机理不是由单一毒力因子所决定,而是多种毒力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综述了肠球菌的各种潜在毒力因子的生物特性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肠球菌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从湖南各地送检至实验室的临床样本中分离到42株革兰氏染色阳性及过氧化氢酶阴性的球菌,其中78.6%来自于肺脏,菌落形态及染色镜检均与粪肠球菌参考株ATCC 29212相似,兰氏分群鉴定97.6%(41/42)为D群,生化特性符合粪肠球菌特征。16SrDNA测序鉴定显示:42个分离株与同步测序的ATCC 29212同源性在99.2%到100%之间,与所选择粪肠球菌参考序列的同源性在98.7%到100%之间,NCBI在线BLAST分析发现42株均与GeneBank收录的粪肠球菌序列同源性最高。湖南分离株16SrDNA序列与E.faecalis参考序列进化关系与地域分布无关,来源于不同宿主的菌株的16SrDNA变异并不大,而与E.faecium、E.canis、E.avium、E.hirae等4种肠球菌则有多处变异,这些变异区域在这4种肠球菌中却是保守的。  相似文献   
145.
为了解河南郑州市常见宠物携带菌株组成以及耐药情况,本试验采集了郑州地区不同宠物医院患病及健康犬、猫共计76个样本的肛拭子、眼拭子、耳拭子。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完成细菌鉴定,确定分离菌株种类,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耐药表型。结果共分离得到大肠杆菌50株、肠球菌27株、奇异变形杆菌24株、葡萄球菌46株、绿脓杆菌4株。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最为严重,对多西环素、替米考星两种药物耐药率高于90.0%;大肠杆菌对替米考星的耐药率高达94.0%,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62.0%,对多西环素、多粘菌素E、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在4.0%~24.0%之间。肠球菌对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头孢噻呋三种药物的耐药率在29.6%~40.7%之间;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三种药物的耐药率在7.4%~14.8%之间,对替米考星的耐药率为66.7%。葡萄球菌对替米考星的耐药率为39.1%,对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均低于20.0%。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在宠物菌群组成中占比较大;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6.
为探讨二氧化氯(ClO2)对桑叶质量、家蚕微孢子虫和肠球菌的灭活作用及其稳定性、腐蚀性,以直接喷洒桑园桑叶和浸泡离体桑叶消毒的方式,测定ClO2对桑叶质量的影响,并用悬液法和桑叶片载体法处理家蚕微孢子虫,测定ClO2对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浓度在500 mg/L以下的ClO2溶液对桑叶质量无显著影响;采用悬液法时,30 mg/L ClO2溶液处理6.0 min即可达到完全杀灭家蚕微孢子虫的效果,而漂白粉精浓度需要达到0.24%才具有同等效果;采用桑叶片载体法时,300 mg/L ClO2溶液处理10.0 min可达到完全杀灭家蚕微孢子虫的效果。以10 mg/L ClO2溶液处理1.0 min,可完全杀灭家蚕肠球菌。ClO2稳定性较差,对金属具有中度腐蚀性。可见,ClO2适合作为桑叶消毒剂用于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7.
通过细菌16S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结构和饲喂两株单一益生菌(屎肠球菌)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50.5%和42.2%,为绝对优势菌群。饲喂屎肠球菌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细菌丰度均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酸杆菌门Act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细菌的丰度明显上升,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细菌丰度则发生了明显下降。屎肠球菌所在的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的比例虽由0.07%(对照组)上升至0.12%(SF1组)和0.14%(SF2组),但在肠道菌群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说明屎肠球菌对仔猪肠道微生态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其他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改变菌群结构。与对照组相比,SF1组的上述菌群变化幅度高于SF2组,通过与3组仔猪生长性能数据的对比,上述菌群变化的幅度与仔猪生长性能提高的程度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8.
硫化铜矿生物冶金过程中,由于高浓度铜离子对浸矿细菌具有毒性,抑制了细菌的浸矿活性.一些细菌,如丁香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存在铜抗性机制.在丁香假单胞菌中.铜抗性是由4个结构基因copABCD和2个调节基因copRS控制的.在大肠杆菌中与之相似的基因被称为pcoABCD和pcoRS.pcoABCDRS的基因产物与copABCDRS的基因产物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达到76%,55%,60%,38%,61%,和30%.在大肠杆菌pcoABCDRS的末端还有一个pcoE基因,其功能目前还不清楚.另外,大肠杆菌的铜抗性还受染色体基因的调控.G+肠球菌的铜抗性机制研究的最清楚,其操纵子基因包括copYZAB,copYZ为调节基因.肠球菌copAB编码的蛋白CopA和CopB为P型ATP酶,分别负责铜的摄入和排出.对细菌铜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对于浸矿细菌铜抗性基因工程改造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9.
为筛选具有拮抗水产病原菌特性的乳酸菌并制备发酵饲料,本试验从各类生境分离和收集乳酸菌33株,考察各菌株发酵上清液对革兰氏阴性水产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选用抑菌性能优良的菌株制备发酵饲料,优化发酵条件,并测定发酵饲料对水产病原菌及益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33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对6株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屎肠...  相似文献   
150.
为研究lsa(E)在猪源肠球菌中的流行情况及传播方式,本研究从广西某猪场分离的56株肠球菌中检测到15株携带多重耐药外排泵基因lsa(E)的肠球菌,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lsa(E)基因阳性的肠球菌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并对不同克隆型的菌株进行耐药表型和相关耐药基因型检测,通过Southem杂交定位lsa(E)基因在不同菌株中的位置.PFGE结果显示15株lsa(E)基因阳性的肠球菌共有7种不同的PFGE谱型,表明携带lsa(E)基因的肠球菌在同一猪场存在垂直传播的现象.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7株分离株除对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100%耐药外,对利奈唑胺、氟苯尼考、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也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57.1%、85.7%、71.4%和85.7%.耐药基因erm(B),aac(6')-Ⅰe-aph(2")-Ⅰa和aph(3")-Ⅲ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5.7%和72.4%;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lsa(E)基因在6株菌中定位于质粒22 kb~54 kb,而在1株菌中定位于染色体.本研究为临床制定合理措施控制lsa(E)快速传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