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5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13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的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SO7重组蛋白,单独或以鸡重组γ-干扰素为佐剂,于5、12、19日龄对雏鸡进行3次免疫,同时设立E.tenella、巨型艾美球虫(E.maxima)口服卵囊免疫组、未免疫、未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组作对照,于26日龄用E maxima进行攻毒,9 d后统计各组的相对增重率和卵囊减少率,探讨其对E.maxima的交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免疫对增重的改善效果与E.maxima口服卵囊免疫组相差不大,γ-干扰素佐剂效应不明显.从卵囊减少率指标角度判断,口服卵囊免疫组效果最佳,为96.35%,重组蛋白免疫组为12.51%,γ-干扰素佐剂组为35.75%.重组SO7蛋白对E.maxima具有一定的交义免疫保护作用,γ-干扰素对SO7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中药复方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人工感染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对由常山、青蒿、柴胡、苦参、苦楝根、黄芪等13种中草药按不同组成和配比组成的5个不同中药复方的抗球虫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在5个中药复方中,预防试验复方4(0.5 mL/d)的抗球虫指数最高(ACI=110.07),是阳性对照组的193.0%,存活率为100%,卵囊值较低,为20;治疗试验复方4高剂量组(1.0 mL/d)的存活率相对较高,为95%;预防试验复方1和复方3存活率较高,均为93.33%,在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复方1和复方3的卵囊值均为20,相对于其他中药复方和阳性对照组较低。结果表明,常山配比高的复方可明显降低鸡球虫感染后的卵囊值,青蒿配比高的复方可明显提高鸡球虫感染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3.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小配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小配子母细胞和大配子母细胞于相邻的宿主细胞内相伴产生 ,系由末代裂殖子侵入后 ,长大变圆而形成 小配子的形成为直接分化型 首先细胞核分裂为多个 ,随后细胞核向周边移动 ,随之近核处限制膜外突 ,临近处限制膜下陷 中心粒在核上方形成并发育为基粒、鞭毛中的微管和附着微管 ,早期形成的小配子仍与小配子母细胞的残体相连 成熟小配子与残体分离 ,外型呈香蕉状 ,外被单位膜 ,内有一电子结构十分致密的细胞核 ,核头端侧面有一个巨大线粒体 ,小配子有鞭毛 2根 ,每根鞭毛内有微管 ,为 9+2结构 ,附着微管至少 6根 ,这些微管均起始于基粒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球虫的抗药性巳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抗球虫药(包括聚醚类和化学类药物)已达不到早期的效果.本实验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结果令人满意.一些单独使用效果很差的聚醚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可以获得很好的抗球虫效果.如马杜拉霉素和氯吡醇或尼卡巴嚎、球痢灵和洛克沙生合并使用,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磺胺间甲氧嘧啶+DVD 合并使用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这说明联合用药是防止球虫抗药性产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5.
106.
从混合鸡球虫卵囊中分离单卵囊,感染增殖后收获大量单一种类球虫卵囊,将卵囊分别置于10~36℃、38~39℃、40℃恒温箱内培养,研究了温度对鸡早熟艾美球虫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0~36℃时,孢子囊形成时间随温度提高而提前,每小时孢子囊形成率和增长幅度也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10℃时,77 h初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形成率达19.047%,经98 h孢子囊形成率达92.360%;36℃时,5 h初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形成率达26.471%,经8 h孢子囊形成率达94.180%;38~39℃时,孢子囊形成率达一定时就不再上升,且随温度提高孢子囊形成率反而下降.38℃时,最高孢子囊形成率为52.800%,39℃时最高孢子囊形成率为12.500%;40℃时,球虫卵囊不会形成孢子囊,39~40℃是球虫卵囊形成孢子囊的临界温度.将卵囊分别置于40~65℃恒温干燥箱内经0.5 h处理后又经25~30℃培养24 h的结果表明,卵囊经40~50℃处理后仍可形成孢子囊,而经55℃以上温度处理就被杀死,45~50℃是球虫卵囊的生死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07.
AA鸡感染E.tenella后某些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3日龄AA鸡36只均分为3组。第1组和第2组分别经口感染E.tenella卵囊35万/只和7万/只,第3组为对照组。在感染前(0天)及感染后第5天和第8天对病鸡10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血清葡萄糖含量在感染前后无显著差异。(2)总蛋白,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在第5天显著降低;在第8天,前二者回升,后者继续下降,球蛋白含量在第5天和第8天均显著升高。(3)尿酸含量在第1组的第5天和第2组的第8天极显著升高,(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第5天均极显著降低。前者在第8天回升,后者在第8天继续显著下降。碱性磷酸酶在第5天升高后,在第8天又回落,胆碱酯酶活性在第1组的第5天极显著降低。在第8天又极显著升高;在第2组无明显变化。(5)绝大多数指标在第1组的变化幅度较第2组大,其中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在两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些结果表明病鸡能量代谢出现大的调整,病理损伤程度与感染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巨型艾美耳球虫纯种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从鸡球虫混合种中分离出一个纯种球虫,经鉴定为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MaximaTyzzer,1929)。该种球虫卵囊为卵圆形,测240个的大小范围为21.25~36.25×17.5~30.0μm,平均为28.81±3.07×22.98±2.77μm,形状指数1.25。卵囊内有一颗折光性极粒,位于窄端,无外残体。测120个孢子囊的大小范围为15.5~18.5×7.5~10.0μm,平均为17.35±0.66×8.74±0.51μm。最短孢子化时间为30小时,潜伏期142小时。用此卵囊对鸡作致病性试验,挑选60羽13日龄伊莎(ISA)公鸡分为1个不感染组和4个感染组,每羽口服感染1万、5万、10万或20万个孢子化卵囊。结果所有感染组与不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差异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整个试验仅在20万个的感染组出现16.7%的死亡率,各感染组的肠道病变记分分别为1.33、1.83、2.42和3.08。  相似文献   
109.
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系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索勋 《畜牧兽医学报》2005,36(6):602-605
按照Jeffers建立的艾美耳属球虫早熟系选育方法,对和缓艾美耳球虫涿州株(Eimeria mitis Zhuozhou strain,EmiZ)进行了早熟选育。经石歧杂肉仔鸡15次传代之后,EmiZ潜在期由96h缩短至77h,缩短了19h。选育出的和缓艾美耳球虫涿州株早熟系(Eimeria mitis Zhuozhou strain precocious line,EmiZP)在致病性与繁殖力上均较母株弱,但保留了母株的免疫原性。经EmiZP免疫的石歧杂肉仔鸡,可抵抗母株EmiZ的攻虫。对选育的早熟系EmiZP进行放松选择传代10代,其潜在期、排卵囊高峰、卵囊产量和致病性均保持了早熟系的特征,说明所选育的EmiZP已在遗传上保持了稳定。  相似文献   
110.
变位艾美耳球虫纯种的初步确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海郊县鸡场采集粪便分离球虫,经实验室繁殖和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获得了纯种变位艾美耳球虫(EimeriamivatiEdgar和Seibold,1964)。该种球虫卵囊较小,主要呈宽卵圆形和椭圆形,经对200个卵受测量,平均为15.24±1.79×12.41±1.07微米,形状指数为1.23。卵囊内有1~3个折光性颗粒,多数卵囊为1个,靠近卵囊窄端,少数卵囊内有一个呈颗粒状的外残体。孢子囊有斯氏体和内残体,测120个孢子囊,其大小平均为9.54±0.61×5.22±0.40微米。卵膜内层在印囊窄端处形成一孔状结构,未见极帽。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2小时,潜伏期92小时,最大裂殖体18.75微米。用此卵囊对鸡作致病性试验,4个感染组每只鸡分别感染1万、5万、10万和20万个孢子化卵囊。感染一周后结束试验,结果为感染5万、10万、20万组与不感染组和感染10万、20万组与感染1万组的平均增重差异达极显著(P<0.01),各组均无死亡,感染组的肠道病变记分为0.75、1.50、2.50和2.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