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8篇
  47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青冈常绿阔叶林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明坚 《林业科学》1999,35(6):42-51
研究了分布于浙江建德林场和黄山西北坡4 个不同发育阶段青冈常绿阔叶林(7 龄林、20 龄林、40龄林和近熟林) 的动态特征。青冈林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种类组成体现出以青冈和其它常绿种类占优势,并伴有一定比例落叶成分的特征。群落的叶面积7 龄时比20 龄高,20 龄后逐渐增大,近熟林中达12-8 。个体密度和物种数在林木层、藤本植物和草本层中以7 龄时为最高,7 龄林中缺乏的下木层则在后3 个阶段中呈上升态势。4 个阶段林木层、下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 - Wiener 指数分别为3-32 ~4-88 、3-59 ~4-14 、1-14 ~2-36 ,其动态与结构和物种数相似。优势种青冈能在采伐迹地上萌生,使群落以压缩演替的方式快速步入常绿阔叶林阶段。由于年龄较小、种子库遭破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需一定的光照条件等原因,没及时产生充足的幼苗和幼树,青冈种群在40 龄左右尚缺低龄级个体,其基株的大小级结构往往为纺锤形,使之以产生克隆分株和萌生枝作为对空间占有的补充。此后,根据生境状况,它可能通过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进行繁殖,以巩固其优势地位。林木层生物量和生长量随着群落的发育而增加,其中青冈的比例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聚合度为100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分子链在真空和稀水溶液中的构象转变。可以观察到分子链在500K下逐渐发生蜷缩,末端距下降,与实验现象定性一致。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分子链重复结构单元NiPA上(C)O和(N)H基团均发生明显的去溶剂化作用,且高分子链段间发生聚集。  相似文献   
13.
禾谷孢囊线虫的田间侵染规律及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禾谷孢囊线虫(CCN)在小麦田间的侵染规律和分布动态,在2010-2012年的两个冬小麦生育周期里,定点调查CCN(Heterodera avenae)江苏沛县群体的田间生活史及不同虫态的数量.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季节中CCN只能完成一代生活史;小麦越冬前有少量二龄幼虫(J2)孵化,能侵入根系,但不能正常发育;返青期小麦的根围土壤中出现J2孵化高峰,大量侵入根系后,至抽穗期完成发育,在根系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雌虫,在根内及土中可见少量雄虫;小麦成熟收获期,白色雌虫开始变褐形成孢囊,落入土中越夏.从田间垂直分布调查结果看,田间孢囊主要分布在土表下0~10 cm土层,孢囊线虫孵化的J2也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中,并且在返青期出现高峰,这与CCN的田间侵染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害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通过与非涝渍地对比 ,发现涝渍胁迫使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减少 ,共有 1 9目49科 74种 ;群落的时间异质性明显 ;生物多样性及其时间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玉米田病虫草害发生动态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玉米覆盖田病虫草害发生消长动态及为害情况,探讨了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应用Solid Works软件及ADAMS仿真软件,对模块式苗木抚育机辅助作业臂模块进行了虚拟样机建立与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软件建立三维模型以及动力学仿真,验证了抚育机辅助作业臂模块翻转、升降、恢复的动作过程,说明虚拟样机运行良好。借助ADAMS软件,对正载及偏载工况下辅助作业臂模块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别得到了辅助作业臂模块在不同工况下翻转油缸以及升降油缸受力曲线和关键铰点的受力曲线,辅助作业臂模块受力变化情况吻合辅助作业臂模块实际受力情况。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抚育机辅助作业臂进行动力学仿真,有着过程高效、低成本、输出结果直观形象、仿真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lntroductionNotonIyaretimberIinesthemostconspicuousvegetationboundaryinhighmountains,buttheyareaIsoanimportantecologicaIboundary(Bruce1996,Thomas1997).NowondersthenthosetimberIineshaveaIwaysattractedresearchersforbothscientificandpracticaIreasons.InChangbaiMountain,forexample,therestorationoftheclimatictimberlineandestabIishmentofanedectiveprotectiveforestarethetWoprincipalobjectivesofhigh-mountainfor-estmanagement.AIsointhisconnection,thepotentiaIresponseoftimberlinestoexpectedclimaticc…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the effects of Millsonia anomala, a tropical geophagous earthworm common in the humid savannas of Lamto (Ivory Coast), on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over different time scale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texture of casts produced by the worms fed on a shrub savanna soil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soil, which showed that M. anomala ingested soil particles without selection. Physical fraction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howed that the coarse organic fraction (250–2000 m) was depleted by 25–30% in fresh cas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noningested soil; this was mainly due to a fragmentation of coarse organic debris. Incubation of casts and a 2-mm sieved control soil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for more than 1 year showed that the C mineralisation rate was almost four times lower in the casts (3% year-1) than in the control soil (11% year-1). We therefore concluded that on a long time scale M. anomala populations ma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Lamto savannas.  相似文献   
19.
在西望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小红栲群落是其中重要的类型。本文用定性和定量(如重要值计算、树龄-胸径相关分析、Simpson指数)的方法,对小红栲群落结构与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小红栲群落性质为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小红栲种群重要值达163.54,表现为相对纯林。(2)小红栲年龄(Y)与胸径(X)的回归方程:Y=6.0+0.7X(3)小红栲径级株数曲线呈近似正态分析(4)小红栲群落结构较简单,层次分化不明显,除个别老树外,小红栲趋向于相对同龄,说明本群落处于“亚顶极群落”阶段。(5)鉴于小红栲植被在我国分布面积较小,且破坏严重,经济价值高,本文提出建议,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小红栲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计算了刺五加种群在不同群落中的生殖值,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过程。根据V_r和K_r的相应变化,对刺五加种群的动态增长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