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9篇 |
免费 | 181篇 |
国内免费 | 12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91篇 |
农学 | 36篇 |
基础科学 | 12篇 |
151篇 | |
综合类 | 354篇 |
农作物 | 33篇 |
水产渔业 | 103篇 |
畜牧兽医 | 645篇 |
园艺 | 11篇 |
植物保护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30篇 |
2008年 | 96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近年来,广州林业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推进"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建设绿色广州、生态广州、和谐广州的部署要求,在上级林业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实施"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战略,突出抓规划、抓项目、抓投入,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开创了广州城市林业的新局面,迈开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102.
以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布局合理、绿量充足、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把成都建设成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中国中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森林生态城市。并将城市森林建设纳入修编的《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03.
论坛会上有20多位市长参加经验交流,其中贵阳、邯郸、吉林、兰州、大连、合肥、乐山等7市长作了专题报告。贵阳市的经验已经在《中国城市林业》2004(5)期上全文刊登。今年本刊特设"市长论坛"。本期发表了合肥、吉林、大连三市市长文章,其余市长报告将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04.
105.
天净沙落,碧海晴空,绿树芳草,雪浪白鸥。今天的大连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骄人的业绩,荣获了"国家环保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亚太地区环境整治模范城市"、"全球生态环境500佳城市"等殊荣,并被联合国授予"人居奖"。
相似文献
106.
大树"搬进城"的做法,上海是走在前面的,目前已有10万棵大树"落户"在上海,多数生长良好,与其说是大树,实际上多数是大树苗(胸径在10-25cm)主要来自浙江萧山、江苏常州、安徽黄山微城三地(均有长期协作关系),树种主要是上海较适应的银杏、香樟和广玉兰,上海对引进大树苗和大树是十分慎重的。首先在制定计划时,就强调要讲科学,对引多少树,引什么树,引多大的树,从何处引树,种到何处大树"大搬家"的得与失去,怎样移怎么种等等都要经过严密的论证和周密的部署。
相似文献
107.
108.
近年来,佛山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加大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全民植树活动,扎实推进城市绿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森林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9.
太原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端,东、西、北三面环山。太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湿润,年降水量450mm左右,年均气温9.5℃,最低气温-25.5℃。全市国土面积6988 km2,其中市区面积1460km2,长住人口约280万。建成区人口203万人。
相似文献
110.
技术、文化与经济相结合,建立海岸城市生态安全,提高人居舒适度的最佳森林结构为基础;以森林文化与海洋文化、雕塑艺术、服饰文化、园林文化等多种资源整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性森林文化为其文化内涵;以循环经济为环境支撑。本文将从技术、文化、经济三方面来探讨海湾型森林城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