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9篇
农学   5篇
  9篇
综合类   13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55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试验制备了3种兔出血症灭活苗,经对试验兔进行免疫对比试验,以1mL为免疫剂量,7d后检测,发现3种疫苗均可产生抗体。组织灭活苗、蜂胶佐剂苗、铝胶佐剂苗7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7.1、27.2、26.5;14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7.9、29.0、28.0;45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6.8、28.5、27.5;85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5.5、27.2、26.2;145d的抗体滴度普遍下降。在免疫攻毒试验中,第7、15、50、90d攻毒时,3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00%,对照组全部死亡;150d攻毒时,组织灭活苗、蜂胶佐剂苗、铝胶佐剂苗的保护率分别为25%、75%、50%。以上结果表明,3种疫苗都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其中以蜂胶佐剂苗的抗体滴度更高,免疫保护期更长。  相似文献   
82.
卵黄抗体五种提取工艺比较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较优的卵黄抗体提取工艺,试验改良了辛酸法、水稀释法、氯仿法、硫酸铵沉淀法与聚乙二醇沉淀法5种提取方法。IPGT诱导表达重组猪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毒素STxB蛋白(rSTxB),与佐剂71VG乳化制备免疫原免疫蛋鸡,利用改良的聚乙二醇沉淀法提取高免卵黄抗体,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抗体纯度,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辛酸法、水稀释法、氯仿法、硫酸铵沉淀法、聚乙二醇沉淀法提取效率分别为96.00、81.99、155.50、65.34、46.00 mg/mL,其中聚乙二醇沉淀法的提取纯度最高。重组STxB蛋白分子量大小约25 kDa,血清中抗体效价最高达到64 000倍,卵黄抗体最高稀释倍数为16 000倍。综合评估,聚乙二醇的提取法相对较优,且提取的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83.
本实验用OVA作为抗原,木鳖子粗皂甙及其经硅胶G分离得到的5个组分(A、B、C、D和E)作为佐剂,免疫ICR雌性小鼠,测定各试验组小鼠抗体效价及抗体亚类。结果表明各组分均有佐剂作用,其活性随流出顺序(A→B→C→D→E)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84.
CpG寡脱氧核苷酸的免疫刺激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pG基序是指含有非甲基化的胞嘧啶(C)和鸟嘌呤(G)二核苷酸为核心序列的基序为5′-R-D-CpG-Y-Y-3′的DNA或寡脱氧核苷酸序列,是DNA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结构基础。随着对CpG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CpG寡脱氧核苷酸在激活先天性免疫、作为疫苗佐剂、对变态反应进行免疫治疗、抗肿瘤应用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均显示出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CpG寡脱氧核苷酸的免疫激活作用、细胞识别及结构特征、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及毒理作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5.
分别将2 500、500、100、20μg的木鳖子提取物(ECMS)或100 μg皂树皂甙(QA)和Asia Ⅰ-O型口蹄疫(FMD)双价灭活苗混合免疫豚鼠,以不另加佐剂的疫苗为对照组,于二免后3、6、10、14周采血并分离血清,观测血清中抗O型FMDV的抗体滴度、抗O型FMDV VP1结构蛋白抗体水平和抗Asia Ⅰ型FMDV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当ECMS剂量等于或少于500 μg时,ECMS和FMD双价灭活苗混合免疫豚鼠,未见不良反应;疫苗中加入ECMS和QA后,则诱导更高的抗O型FMDV抗体滴度、抗O型FMDV VP1结构蛋白抗体和抗Asia Ⅰ型FMDV抗体水平,尤其ECMS100 μg组和QA 100 μg组(P<0.01)或(P<0.05);且ECMS 100 μg组抗体水平高于QA 100 μg组.本研究结果提示ECMS可作为FMD灭活疫苗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86.
将1日龄健康罗曼雏鸡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于1日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以及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连续7d,于7、14、21、28、35、42、49、56日龄采血,检测AI和ND抗体效价,探讨黄芪多糖的免疫佐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黄芪多糖均能提高AI—HI和ND-HI抗体效价。其中中剂量组抗体高峰期持续时间长。免疫后期有较高延长抗体存在的趋势,具有较好的免疫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明纯化标签对盘尾丝虫活化相关分泌蛋白1(activation-associated secreted protein 1,ASP1)佐剂活性的影响,将其佐剂活性区PR-1编码序列分别与类弹性蛋白多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ELP)、ELK16自聚肽或His标签进行融合表达,用相变循环、离心洗涤和镍亲和层析进行融合蛋白纯化;将ELP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VP2基因片段进行融合表达,用蛋白酶切除ELP标签后与不同标签融合PR-1免疫小鼠,两次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VP2特异IgG、IgG1和IgG2c滴度,用试剂盒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的IFN-γ、TNF-α、IL-6、IL-10浓度。结果显示,ELP-PR1、ELK-PR1、His-PR1和ELP-VP2融合蛋白在重组大肠杆菌中均获得正确表达,纯化蛋白纯度大于90%;3种标签融合PR-1均能增强免疫小鼠的抗原特异IgG、IgG1和IgG2应答,并能刺激小鼠产生IFN-γ、TNF-α、IL-6或IL-10细胞因子。在3种PR-1融合蛋白中,ELP-PR1的佐剂活性最强,ELK-PR1与不完全弗氏佐剂相当。本研究探索了不同纯化标签对PR-1免疫佐剂活性的影响,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亚单位疫苗佐剂研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8.
分子佐剂C3d增强猪流感病毒HA-DNA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分子佐剂C3d对猪流感病毒HA-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3种表达不同形式HA的重组质粒,分别为:表达分泌型HA的质粒p-sHA、表达全长HA的质粒P-tmHA和融合表达3拷贝鼠C3d与HA的质粒P-sHA/mC3d3.3种质粒与空载体pCAGGS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采用ELISA和HI试验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第8周,P-sHA组与P-tmHA组的抗体水平没有明显差别,而P-sHA/mC3d3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这两组,说明分子佐剂C3d增强了抗体应答水平.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细胞因子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免疫后第8周,P-tmHA诱导了更强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更高水平的IFN-,而p-sHA/mC3d3诱导了更高水平的IL-4,说明HA表达形式的变化影响了免疫反应的类型,C3d与HA融合后通过诱导IL-4的产生而使免疫反应倾向于Th2型.总之,本研究证实3拷贝分子佐剂C3d与分泌型HA融合后显著提高了DNA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这提示质粒P-sHA/mC3d3免疫可能对接种动物提供高水平的保护,有希望成为抗猪流感病毒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89.
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必须解决其对机体和生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问题。本研究以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进行试验,探讨了其在小鼠体内组织的分布和生物安全性。将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经肌肉途径免疫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迫杀,并取各种组织抽提基因组DNA:一是利用PCR技术检测其在组织内的分布及与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的可能性;二是以PCR技术检测免疫动物现场环境样品,监测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中的猪IFN-γ基因、CMV启动子基因和抗性基因是否转移和扩散到环境细菌中。结果表明,免疫24h后在小鼠的各组织中仅注射部位肌肉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5d后仅有1只小鼠注射部位肌肉和血液中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15d后所有动物的各组织中无重组表达质粒存在;同时未发现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和转化到环境其他细菌中。因此,认为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对动物和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0.
为了制备猪源CD163受体蛋白鼠源多克隆抗体并检验其病毒阻断效力,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猪肺泡巨噬细胞(PAM)CD163受体SRCR4-6功能区域片段,将其克隆至载体pET-32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CD163受体蛋白,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充分混合乳化;采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获得多克隆抗体,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含量,以病毒阻断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验证其病毒阻断效力。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50 kDa,制备的CD163受体蛋白多克隆抗体含量较高,经2~8倍稀释后,抗体阻断PRRSV感染细胞的能力逐渐下降。研究表明,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PRRSV重组CD163受体蛋白,制备的鼠源多克隆抗体具有较明显的阻断PRRSV感染细胞的效力。本研究为深入研究病毒的入侵机制和PRRSV的防控提供了试验基础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