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0篇 |
免费 | 1607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66篇 |
农学 | 136篇 |
基础科学 | 1527篇 |
1045篇 | |
综合类 | 2908篇 |
农作物 | 119篇 |
水产渔业 | 131篇 |
畜牧兽医 | 178篇 |
园艺 | 44篇 |
植物保护 | 1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9篇 |
2024年 | 244篇 |
2023年 | 250篇 |
2022年 | 292篇 |
2021年 | 294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247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209篇 |
2015年 | 207篇 |
2014年 | 299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408篇 |
2011年 | 462篇 |
2010年 | 398篇 |
2009年 | 350篇 |
2008年 | 335篇 |
2007年 | 341篇 |
2006年 | 310篇 |
2005年 | 284篇 |
2004年 | 244篇 |
2003年 | 133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81.
82.
83.
84.
Reliable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is the basis for sound water management in drained wetlands. Since statistical methods cannot be employed for unobserved or sparsely monitored areas, the primary design (first set‐up) may be arbitrary in most instanc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to provide a guideline for designing the initial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network. A scheme is developed that handles different parts of monitoring and hydrometry in wetlands, focusing on the positioning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gauges. For placement of the former, control units are used which correspond to areas whose water levels can be regulated separately. The latter are arranged depending on hydrological response units, defined by combinations of soil type and land use, and the chosen surface water monitoring site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approach is shown for an investigation area in the Spreewald region in north‐east Germany. The presented scheme leaves a certain degree of freedom to its user, allowing the inclusion of expert knowledge or special concerns. Based on easily obtainable data, the developed hydrological network serves as a first step in the iterative procedure of monitoring network optimisation.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5.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注水系统运行效率,对泵站运行方案与管网同时进行优化.针对多源环状注水系统,以泵的开停状态、流量和管线的连接状态、管径为优化设计变量,以运行能耗和管网投资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流量、压力、环状管网等各类约束条件,建立了多源环状注水系统运行方案与管网同步优化数学模型.针对该同步优化问题的特点,设计了双重广义染色体编码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泵的编码中,第1行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泵的开停状态,第2行采用实数编码表示泵的流量;管线的编码中,第1行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管线的连接状态,第2行采用整数编码表示管线的管径.实现了对各优化变量的精确表达,设计了与问题相适应的初始解产生及编码交叉、变异方法,避免或减少了不可行解的产生.并对实例进行优化设计,同步优化与仅进行管网优化对比,运行能耗降低了4.66%,管网投资费用降低了1.73%,表明同步优化的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6.
提出了一套新型的农乡配电网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农村地区传统通信方式所具有的建设成本高、数据丢失严重、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结合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以通用分组数据业务(GPRS)为数据传输平台,结合虚拟专网的隧道传输技术(VPN)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克服了农村传统通信方式所具有的缺点。并针对数据通信的准确性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GPRS+VPN的通信方式可以在混乱的公共网络中架设一条独立、安全、稳定的通信隧道,从而实现分布式的RTU与监控中心之间稳定的无线通信,大幅度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结合上位机软件程序的开发,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农村地区无人值守、低成本、低维修费用的配电网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87.
阐述无功补偿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通过分析电网等值线路,用公式的形式列出无功与电压损耗、线损的关系,阐述通过无功补偿提高电网中功率因数的意义,为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89.
在介绍区域网络化生产及其特征的基础上 ,对中小企业组织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究。指出了动态联盟是网络化生产背景下中小企业间集成的组织原则 ,网络治理是替代科层治理的有效形式 ,员工观念和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从而得出了要成功实施区域网络化生产 ,除应重视硬件技术的建设外 ,还应重视软件要素的营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