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58篇
  免费   4820篇
  国内免费   5700篇
林业   8578篇
农学   5706篇
基础科学   4851篇
  11925篇
综合类   36286篇
农作物   3891篇
水产渔业   2734篇
畜牧兽医   10040篇
园艺   2474篇
植物保护   3193篇
  2024年   534篇
  2023年   1581篇
  2022年   2487篇
  2021年   2937篇
  2020年   2836篇
  2019年   3277篇
  2018年   1773篇
  2017年   3112篇
  2016年   3718篇
  2015年   3166篇
  2014年   4461篇
  2013年   4380篇
  2012年   6254篇
  2011年   6127篇
  2010年   4862篇
  2009年   4914篇
  2008年   4234篇
  2007年   4913篇
  2006年   4106篇
  2005年   3251篇
  2004年   2674篇
  2003年   2288篇
  2002年   1662篇
  2001年   1554篇
  2000年   1396篇
  1999年   1095篇
  1998年   891篇
  1997年   799篇
  1996年   704篇
  1995年   728篇
  1994年   629篇
  1993年   502篇
  1992年   418篇
  1991年   353篇
  1990年   274篇
  1989年   230篇
  1988年   176篇
  1987年   122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1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利用2000-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统计资料,对酒泉市与嘉峪关市这两市的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和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城乡居民收入差额逐步扩大,但发散和收敛的状况不一致,两地相比,嘉峪关市表现出更明显的收敛性,而肃州区则仍然有较强的发散性;城乡居民收入构成各异,依赖性存在较大的差别;②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逐步扩大,其发散和收敛的状况与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形成反差,嘉峪关市表现出更大的发散性。究其原因:①城市发育的基础和职能不同;②城市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992.
青海河湟地区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河湟地区水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河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加快开发黄河水能资源,建立以水能资源开采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发展;浅山地区因地制宜推广雨水集流利用工程,走出“水窑+科技+节水产业+生态”的发展模式;“引大济湟”工程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推进湟水流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生态与环境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早在4000年前的原社社会,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下游绿色走廊已经形成。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前20年是绿色走廊的兴盛时期,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绿色走廊开始近代历史上的衰败过程,特别是近50年来塔里木河上中游的水土开发活动,使得下游地区的来水量骤减并中断有近30年的历史,从而引发了下游绿色走廊的逐步走向衰败、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为了改善塔河下游地区的生态与环境、抑制土地退化的加剧、挽救濒临灭绝的下游天然植被,截止2005年11月共向该地区输水7次,断流30年的塔里木河下游完成了第四次应急输水后,大体达到维系下游生态的必须水量,输水使河道两侧植被生长状况发生明显改善,生物呈多样化变化。笔者在1998年5月,2002年10月和2004年5月三次对塔河中、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和实地考察资料相结合,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生态与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4.
黑河分水对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流域水资源紧缺,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分析表明分水对中游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分水引起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减弱,同时对地下水的开采有增加的趁势,叠加作用的结果使得中游地区水环境恶化,地下水位下降1.3~2.7 m,地下水储量减少约8.2×108m3,给中游绿洲植物的生长带来潜在威胁;而对下游有一定的正效应,增加了下游的入境水量,下游的河岸地下水位抬升幅度在横向上0.4~0.6 m,纵向上0.3~3.1 m,有效地改善了下游的水环境,从而使下游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植被覆盖明显增加。但对黑河中、下游水质变化监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和明确陕西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与分阶段目标值,为准确评价该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和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方法] 综合考虑陕西省社会经济条件与自然条件,分析对应年度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及水土保持率变化情况,结合各年度水利年鉴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结果,结合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土地利用、海拔地形、植被覆盖、地理空间数据,研判现状条件下陕西省水土流失治理形势,确定陕西省2050年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及2025,2030和2035年分阶段目标值,并结合目标责任考核,提出陕西省水土保持率的实现途径。 [结果] ①自2011年以来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减少量不断降低,治理难度不断加大,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由72 686.00 km2降低至2022年的62 637.02 km2; ②至2050年,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全部实施后,预计削减水土流失面积21 607.05 km2,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为79.02%; ③2025,2030和2035年分阶段目标值分别为71.42%,73.97%和75.62%。 [结论] 科学合理地确定陕西省水土保持率目标值,可以满足陕西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与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等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对比分析西鄂尔多斯地区四合木与红砂灌丛的阻沙能力,为原生草原与荒漠过渡带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保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方法] 以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方法对四合木和红砂灌丛沙堆形态与生长状况进行系统测定,探讨沙堆形态发育及阻沙能力与四合木和红砂灌丛形态的关系。 [结果] ①四合木和红砂灌丛沙堆均呈半椭球型发育,四合木灌丛沙堆形态参数显著大于红砂灌丛沙堆(p<0.05); ②四合木、红砂灌丛与沙堆形态参数间(灌丛高度除外)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四合木灌丛沙堆长轴、短轴、半径与高度之间均呈二次函数关系,表明四合木灌丛可能进入衰退阶段,而红砂灌丛沙堆长轴、短轴、半径与高度之间均呈线性关系,表明红砂灌丛沙堆仍在发育; ③当冠幅面积(Sp)≤1.44 m2时,红砂灌丛沙堆的体积大于四合木灌丛沙堆,当Sp>1.44 m2时,四合木灌丛沙堆的体积一直大于红砂灌丛沙堆。四合木和红砂灌丛单位冠幅面积所拦截的沙物质体积分别为0.13和0.06 m3。 [结论] 可以初步判断四合木的阻沙能力大于红砂。整体来看,四合木对风沙环境的适应性较红砂强,随着冠幅面积的增长四合木灌丛拦截沙物质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97.
林广  王妍  刘云根  徐劲成  林品 《水土保持通报》2024,44(2):333-344,377
[目的] 探究峰丛洼地石漠化区景观格局的形态学空间分布特征,为揭示峰丛洼地石漠化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方法] 利用形态学空间分析(MSPA)方法对岩溶石漠化景观识别、处理、分类得到核心、环线等互不重叠的7类景观类型,应用景观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转移矩阵和热点分析探究峰丛洼地石漠化区景观格局的形态学时空演变特征。 [结果] ①2000年形态学景观类型分布最广(190.60 km2),2022年分布最少(147.32 km2),在形态学景观类型中核心是研究区内主要的景观类型,2000年面积最大为121.62 km2,2022年面积最少为76.05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和南部区域;孤岛在形态学景观类型中面积最小,其面积1990年最少为1.12 km2,2022年最多为3.07 km2,孤岛和分支等景观类型分散分布在各核心之间。 ②研究区形态学景观空间分布趋于分散,且形态学景观多样性、复杂程度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研究时段内,形态学景观类型单一动态度分别为0.10,-0.18和-2.13,说明形态学景观面积呈现收缩趋势并且形态学景观类型1990—2000年发育最为剧烈,2000—2010年发育最为平缓。 ③形态学景观类型转移方向主要是核心景观类型转移为边缘和孔隙景观类型,总体来看形态学景观主要转移方向是形态学景观转移为背景,并且背景的转入量大于转出量。高—高聚集区域呈现出向磨合村、老街村和安乐村扩张的趋势,低—低聚集区域呈现出向三光村和老街村扩张的趋势。 [结论] 研究区形态学景观面积处于快速减少阶段且形态学景观类型趋于复杂,核心是主要的形态学景观类型,形态学景观的演变特征主要由核心的变化导致。  相似文献   
998.
新疆石榴(Punica L.)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江 《干旱区研究》2007,24(2):219-222
石榴作为新疆一种绿色食品资源,受到国内外市场广泛关注,使得新疆近几年石榴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本文对新疆石榴生物学特性、种类、品种和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新疆大力发展石榴产业的优势,并在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发展石榴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调查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的原因并确定病原,无菌采集15份腹泻犊牛粪样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和致病性分析等方法鉴定分离菌株,利用大肠杆菌16SrRNA通用引物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并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其他菌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采用Mega...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中国针对罗非鱼(Oreochroms mossambcus)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尚不完善,建立罗非鱼质量安全评价标准、评估影响罗非鱼食品安全的因素,对于建立罗非鱼安全防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罗非鱼的质量安全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对苗种培育、养殖环境及水产品流通等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事件的识别,建立罗非鱼质量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