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台刈茶园小绿叶蝉及其主要天敌圆果大赤螨种群数量的影响.在试验台刈茶园设置3种不同耕作模式的试验区,即间作藿香蓟的生物覆盖区(A)、对比间种决明的生物覆盖区(B)、清耕区(C).结果表明:9月份,藿香蓟生殖生长的盛花期也是叶蝉的第2高峰期,(C)区叶蝉的平均虫口密度为14.6头/m2,圆果大赤螨的平均螨口密度仅为0.2头/m2,圆果大赤螨与叶蝉的益害比为1∶73.(A)区叶蝉平均虫口密度仅为9.3头/m2,圆果大赤螨的平均螨口密度达3.6头/m2,益害比为1∶2.6.(B)区叶蝉平均虫口密度为13.9头/m2,圆果大赤螨的平均螨口密度为0.7头/m2,益害比为1∶19.8.在盛夏7~8月,(A)、(B)区与(C)区相比,空气平均温度降低2.57~2.84℃,平均相对湿度提高12%~13%.间作的生物覆盖措施均能显著改善茶园的小气候,但有较长花期的藿香蓟的花粉及花蕊上取食的啮虫幼虫可成为圆果大赤螨丰富的食料.所以,在台刈茶园间作藿香蓟可构建良好的茶树-藿香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扩大茶园主要害虫小绿叶蝉的天敌圆果大赤螨种群数量,促进茶园以螨治虫的生态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42.
为明确引起江西赣州地区胜红蓟上黄脉症状的病原,利用PCR技术,从3个样品上均扩增到双生病毒的约500 bp特异片段,并选择病毒分离物JX01进行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JX01 DNA-A全长2 754 nts,符合双生病毒DNA-A的结构特征,与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Papaya leaf curl China virus,Pa LCCNV)分离物Pa LCCNVFz10同源性最高,达99.7%。利用特异性引物对JX01样品进行卫星分子的扩增,得到大约1 300 bp的片段(JX-Gz01β)。序列分析表明,JX-Gz01β全长1 314 nts,与伴随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的卫星分子(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betasatellite,AYVCNB)Hn9分离物的同源性最高,为94.3%。系统关系树分析表明,JX01与Pa LCCNV各分离物聚类为一个大分支,而与其他病毒亲缘关系较远。这是江西首次报道Pa LCCNV侵染胜红蓟。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Pb胁迫对地被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Ph浓度(0、250、500、750、1 000、1 250、1 500mg·kg-1)胁迫处理下霍香蓟植株生物生产量、生物量分配格局及N、P、K、Mg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Pb胁迫处理明显增加了藿香蓟的生物量、根茎叶中N、P、K、Mg含量及养分积累,改变了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格局,但高浓度Pb胁迫处理明显抑制了植物生长,降低了根茎叶中P、K的含量和积累量.这说明藿香蓟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Pb污染土壤环境,可用于轻度Ph污染区域的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44.
香茅,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植物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香茅是重要的香料作物,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是华南地区重要杂草。本研究证实了这3种植物水抽提物对萝卜,水稻和黄瓜3种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植物他感抑制作用。测定了水抽提物的作用浓度,受体中萝卜对他感作用物抑制的反应最敏感。在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3个测试项目中,幼苗根长对他感作用物抑制的反应量敏感。  相似文献   
45.
为明确采集自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的疑似为双生病毒侵染并表现叶片黄脉症状薇甘菊的病原物及其基因组分子特征,利用双生病毒DNA-A通用引物SPG1/SPG2和特异性引物WGJ-F/WGJ-R扩增获得病毒基因组,利用β卫星通用引物检测卫星病毒,使用Vector NTI Advance 11.5.1软件进行序列拼接,运用MEGA 7.0和RDP 3.44软件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和重组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薇甘菊叶片黄脉症状的病原物为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virus,AYVCNV),该分离物命名为AYVCNV_WGJ,GenBank登录号为MK880139,但未扩增得到β卫星。该病毒DNA-A基因组全长为2 755 bp,含有6个开放阅读框。AYVCNV-WGJ分离物与AYVCNV鳢肠Eclipta prostrata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MN218667)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0.1%,其中AC4编码的蛋白变异较大。重组结果分析显示AYVCNV_WGJ分离物是由AYVCNV-Tomato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KU954388)和1个未知病毒(GenBank登录号EU487047)重组得到,重组区域为其基因组2 046~2 612 bp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