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53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1606篇
林业   1961篇
农学   2484篇
基础科学   1069篇
  1658篇
综合类   14944篇
农作物   1939篇
水产渔业   1093篇
畜牧兽医   11623篇
园艺   2651篇
植物保护   1280篇
  2024年   218篇
  2023年   592篇
  2022年   796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727篇
  2019年   911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721篇
  2016年   885篇
  2015年   1163篇
  2014年   1939篇
  2013年   1859篇
  2012年   2677篇
  2011年   2540篇
  2010年   2516篇
  2009年   2370篇
  2008年   2716篇
  2007年   2095篇
  2006年   2081篇
  2005年   1917篇
  2004年   1319篇
  2003年   1184篇
  2002年   879篇
  2001年   964篇
  2000年   748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627篇
  1997年   675篇
  1996年   579篇
  1995年   554篇
  1994年   469篇
  1993年   466篇
  1992年   403篇
  1991年   301篇
  1990年   352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7篇
  1957年   23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石榴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榴(Punica granatum)转录组数据进行从头组装,预测完整CDS序列的密码子使用偏向性;将石榴转录谱与其他8种蔷薇分支物种基因组编码序列进行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比较,并对石榴WRKY和MYB家族基因进行亚家族进化分析和RSCU比较。结果表明:(1)石榴转录组主要受自然选择压影响。密码子偏向性极强的基因多为细胞相关功能基因;没有密码子使用偏向性的基因多与维持生命活动本质相关。(2)基因差异高表达影响RSCU,CpG二核苷酸富集影响密码子适应性。(3)物种间亲缘关系越近,RSCU值越相似。对蔷薇分支物种密码子进行RSCU比较,石榴与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偏向性基本一致。(4)亚家族功能分化影响密码子偏向性。石榴WRKY亚家族1、4和13在翻译精氨酸、亮氨酸时分别偏向使用AGG、CUC,这与其不断进化的抗逆功能相关。石榴MYB亚家族8在翻译苏氨酸时偏向选择ACA,这与其扩张中的木质化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992.
蝴蝶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喻兰  李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1):54-58
蝴蝶兰花粉和柱头具有较高的活性,是确保其杂交成功的关键。为获得蝴蝶兰人工授粉的最佳时间参数,通过电镜扫描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对蝴蝶兰品种‘天香公主’的花粉活力进行研究,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蝴蝶兰花粉块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体积减小,颜色加深,质地变硬,活力减弱。TTC染色法检测表明,花粉活力率(染色率)大小为:开放1 天<花蕾期<花蕾展开期。柱头可授性测定显示,蝴蝶兰开花10~30 天内进行人工杂交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其中10~15天授粉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3.
甘蔗新品种桂糖46号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稳系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甘蔗新品种桂糖46号在2年区域试验中的丰产稳产性.结果表明:相比ROC22号,桂糖46号具有非常优良的丰产性,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增产(糖)非常明显,蔗糖分略高;在此基础上,桂糖46号还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高稳系数均高出对照30%以上,蔗糖分的高稳系数也略高,分析结果用变异系数法也得到了验证.综合来看,桂糖46号是一个高产、稳产、宿根性好、适应性广、抗倒性强、脱叶性好的优良甘蔗新品种,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两系不育系的繁种是两系杂交水稻生产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4个北方粳型两用核不育系在海南不同年份间的育性表现,研究不同光温背景对不育系育性转换及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育性转换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其中温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育性恢复程度,在育性敏感期间,适时低温有利于不育系自交结实率提高,而高温对自交结实不利。针对海南地区的生态条件,选育临界温度适当、光温互补性强的不育系类型,以降低繁殖风险。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济源市农科所选育的14个不同组合玉米杂交种进行田间试验和室内考种,结果表明:14个玉米杂交种在丰产性、抗病性、品质等主要性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A7、A10、A6、A5和A11杂交种的丰产性好,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尤其是A7产量最高,且抗病性较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摘要:  相似文献   
996.
草地贪夜蛾种群性诱测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地贪夜蛾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重大害虫,准确地预测预报是指导防治的基础。本研究采用国产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陷多测试了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陷多有效期可达60 d以上,3种诱捕器中以桶型诱捕器诱捕量最高。实验室研究显示,不同日龄草地贪夜蛾雄虫精巢长轴长度有显著性差异,精巢长轴长度随日龄增加不断减小。据此规律,制定了按照精巢长轴大小判断雄蛾日龄的指标,并反演重构了田间雌、雄虫种群羽化的动态曲线。本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性诱到的雄虫的精巢发育状况推算田间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而达到通过预测雌虫产卵与幼虫孵化动态指导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为明确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及其与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对云南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2个1 m2小样方(78个100 m2大样方)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密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与本地草本植物密度的关系及对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调查发现22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其中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类最多,达14种,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有2种;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之间、本地草本植物密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之间均呈现正、负2种相关关系,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它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简单回归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本地草本植物盖度、本地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是造成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韩琴  李育  李鹏程 《干旱区研究》2019,36(6):1550-1558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在气候重建中,只考虑纬度地带性会使重建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现代表层沉积物粒度与矿物指标的垂直地带分布特征分析,结合流域全新世沉积剖面的粒度与矿物数据,对比石羊河流域的现代表层沉积物与全新世沉积物粒度和矿物特征,进而探索石羊河流域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全新世与现代具有相同的驱动力,石羊河流域上游在亚洲冬季风与西风的影响下,呈现山前风成沉积特征;中游地区在河湖水动力的影响下,呈现冲积、洪积特征;石羊河流域下游终端湖区,呈现湖相沉积特征,且现代气候较全新世时期更为干旱。  相似文献   
999.
入侵昆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贸易的加速发展,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基因组学研究为阐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分子机制与生态适应性过程以及研发新型防控技术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与大数据。本文综述了入侵昆虫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基因/基因家族、转座子/重复序列等基因组信息在决定昆虫入侵性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探讨了基因组学研究在助力害虫RNAi、昆虫不育技术(SIT)、化学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潜力,并展望了基因组学研究应用于入侵昆虫综合防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为比较杭白菊主栽品种早、晚小洋菊对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棉蚜Aphis 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的抗性,通过刺吸电位技术(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研究菊蚜在菊顶叶上刺吸行为,并检测了菊顶叶主要化合物。结果表明:在晚小洋菊上,菊小长管蚜的E1、E2波平均持续时间4.31、3.47 min,分别短于在早小洋菊上的4.63、3.75 min;棉蚜、桃蚜的E1、E2波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4.32、4.72 min和4.92、4.64 min;3种蚜虫的平均刺探次数均大于在早小洋菊上的平均刺探次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个主栽品种之间抗性存在差异。早小洋菊顶叶平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2.71 mg/g和25.36 mg/g,均高于晚小洋菊;早小洋菊顶叶总酚含量为0.24 mg/g,显著低于晚小洋菊;早、晚小洋菊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46 mg/g和3.37 mg/g。早小洋菊顶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上与每种菊蚜的E1、E2波持续时间显著正相关,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与每种菊蚜的E1或E2波持续时间显著负相关。推测早小洋菊对于菊长管蚜的抗性稍弱于晚小洋菊,2种杭白菊对棉蚜或桃蚜的抗性相当,且菊叶中的这4种物质含量与抗蚜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