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51篇
  免费   2365篇
  国内免费   3698篇
林业   4190篇
农学   3562篇
基础科学   1741篇
  3592篇
综合类   24470篇
农作物   2795篇
水产渔业   1758篇
畜牧兽医   12530篇
园艺   2714篇
植物保护   2062篇
  2024年   522篇
  2023年   1565篇
  2022年   1992篇
  2021年   2118篇
  2020年   1678篇
  2019年   2146篇
  2018年   1073篇
  2017年   1822篇
  2016年   2215篇
  2015年   2085篇
  2014年   2570篇
  2013年   2625篇
  2012年   3429篇
  2011年   3635篇
  2010年   3458篇
  2009年   3486篇
  2008年   3394篇
  2007年   3104篇
  2006年   2806篇
  2005年   2435篇
  2004年   2122篇
  2003年   1535篇
  2002年   962篇
  2001年   934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698篇
  1998年   593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74篇
  1990年   316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01.
分别对306个茶样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MATLAB软件对其蔗糖含量进行离群值分析;同时采摘茶鲜叶并加工成干茶检测比较三种糖类物质含量,以探讨茶叶中的蔗糖来源.结果表明:306个茶样中,果糖含量为未检出(<0.007 g/kg)~29.565 g/kg;葡萄糖含量为未检出(<0.009 g/kg)~1...  相似文献   
902.
试验旨在探究油菜秸秆最佳的预处理工艺及其发酵产酶的效果。在油菜秸秆粉末预处理中,以秸秆保留量、预处理秸秆酶解产糖量、初始秸秆比产糖量为预处理的评估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处理液浓度、液料比、处理液、秸秆粉碎程度等5个因素对预处理后秸秆粉末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预处理工艺,以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处理液浓度作为考察因素。结果显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预处理的条件为以40~60目的油菜秸秆粉为原料,液料比10 mL/g,温度45℃,在1.1%的NaOH中浸泡36 h。在最优条件下,秸秆比产糖量达0.181 1 g/g。在固态产酶优化试验中考察碳源配比、氮源浓度、液料比、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6个因素对固态发酵产酶优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固态发酵产酶优化条件,以碳源配比、氮源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油菜秸秆粉和麸皮比为5∶4、硫酸铵浓度为2.5%、液料比1.5 mL/g、接种量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5 d,产纤维素酶活提高至7.923 IU。研究表明,通过对油菜秸秆进行预处理及产酶发酵后,能够显著...  相似文献   
903.
试验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处理对秸秆品质变化的影响。利用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简称酶菌复合处理)对宁夏地区的4种粗饲料进行发酵处理(试验组),以未处理的稻草、柠条、燕麦草、芦苇草作为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发酵30 d。结果显示:酶菌复合处理的稻草、柠条、燕麦草和芦苇草在气味、色泽、结构方面均优于未处理的4种秸秆,经过酶菌复合处理的稻草、柠条、燕麦草和芦苇草等级均为Ⅰ级优良,未处理的秸秆等级均为Ⅱ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燕麦草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升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稻草、燕麦草和芦苇草的pH值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柠条的粗饲料相对价值(RFV)显著升高(P<0.05),稻草、燕麦草、芦苇草的RFV虽然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酶菌复合处理能够提高稻草、柠条、燕麦草和芦苇草的RFV,酶菌复合处理的4种秸秆的RFV依次为燕麦草>芦苇草>稻草>柠条。研究表明,对秸秆饲料进行酶菌复合处理能够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904.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中氨气排放的影响。选取450只52周龄健康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A组(对照组)蛋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B组、C组、D组、E组蛋鸡分别饲喂等蛋白替代5%、15%、25%、35%豆粕蛋白的发酵饲料的饲粮(即在饲粮中分别使用1.01%、2.88%、4.88%、7.00%发酵饲料)。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组蛋鸡的产蛋率、产蛋量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鸡蛋的蛋黄颜色均极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鸡的能量消化率、蛋白消化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C组蛋鸡的能量消化率、蛋白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B组、D组、E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D组鸡粪中氨气浓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发酵饲料按等蛋白替代25%豆粕蛋白较好,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粪中氨气排放。  相似文献   
905.
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特别是对其两侧的土壤—植物的污染,污染物来源于公路施工、人类活动以及交通营运,主要是交通营运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以及重金属,它们对公路两侧的土壤—植物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目前,针对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的现状,提出各种防治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植物修复和公路绿化。由于重金属污染物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被微生物降解,进入土壤的重金属绝大部分被土壤固定等自身的特点,使得植物修复效益低。绿化带是防治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的很好措施,但由于土地资源、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制约而限制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绿化带建设的规模、模式、树种的选择以及多样化是公路绿化带规划和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06.
针对舰船运动模拟平台需要提供6个自由度的运动,提出设计一种舰船运动模拟平台并且将Stewart平台作为底座.为了模拟舰船在航行时波浪对其造成的影响,对上平台中心点处设定了相应的运动规律.首先建立Stewart平台的运动学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然后编写Stewart平台运动学反解程序并在MATLAB中进行计算,综合运用So...  相似文献   
907.
制备了环糊精修饰的氟苯尼考PLGA纳米粒(FF-2-HP-β-CD-PLGA NPs),筛选出其最优处方并进行评价。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FF-2-HP-β-CD-PLGA NPs,通过单因素考察,以乳化剂浓度、药脂比、药物浓度和2-HP-β-CD浓度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制备FF-2-HP-β-CD-PLGA NPs的最佳工艺为PVA浓度2%,药物与PLGA用量比1∶15,药物浓度2.0 mg·mL-1,2-HP-β-CD浓度为1.5%。测得平均包封率为(82.02±0.82)%,处方的重现性较好且工艺稳定可行。在体外药物释放试验中,FF-2-HP-β-CD-PLGA NPs释放速率明显较FF慢且平稳(P<0.05),后期可持续平稳释放至72 h,累积释放率为(82.08±1.71)%。结论表明,制备的FF-2-HP-β-CD-PLGA NPs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体外释药具有缓释行为。  相似文献   
908.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是粮食作物中常见的污染毒素之一,建立相应的快速筛选方法尤为必要。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建立DON间接竞争ELISA方法。优化反应条件(抗原和抗体浓度、离子强度、pH值、有机溶剂),该方法检测限可达3.12 ng/mL。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以碳纳米管为载体,荷载酶标记二抗分子,构建通用型的多酶信号颗粒。建立多酶辅助信号放大的DON免疫分析方法,优化多酶颗粒浓度后,检测限可达0.63 ng/mL,比间接竞争ELISA方法灵敏度提高5倍。对大米、小麦和玉米进行加标试验,添加回收率在87.65%~114.50%间;在本地购买的谷物样本中DON最高检出浓度为147.64 ng/g,检出率为53.33%,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为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提供有力的检测与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909.
祖立闯  李娇  谢金文  李峰  王文秀 《养猪》2022,(4):125-128
文章概述猪圆环病毒3型(PCV3)各种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概述了我国不同地区PCV3的感染现状,对提高PCV3的综合防控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10.
为研究d-α-生育酚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和LPS(脂多糖)急性应激导致的肝脏氧化损伤的效果,试验选择72头健康的长大二元杂种断奶仔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简称C组),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75 mg/kg d-α-生育酚(简称TP组),试验期21 d。在试验第22天上午,分别从两个处理组(C组和TP组)中随机挑选6头仔猪腹腔注射LPS溶液(100 mg/kg体重),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分别简称为CL组和TPL组;两个处理组(C组和TP组)中各再挑6头仔猪注射相同剂量灭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简称为CC组和TPC组。注射LPS溶液4 h以后,24头仔猪全部屠宰,采血样,取肝脏组织用于观察d-α-生育酚对仔猪断奶应激和LPS造成的急性肝损伤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CC组肝脏组织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说明应激对肝脏组织病理学形态没有显著影响。在饲粮中加入75 mg/kg d-α-生育酚后,TPC组肝细胞结构完整清晰,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排列有序,细胞核位于中心;TPC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CC组,丙二醛含量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