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42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7篇
  34篇
综合类   1073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77篇
畜牧兽医   1975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肝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及主要多肽对动物模型的免疫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恒  吴峰 《畜牧兽医学报》1998,29(4):365-370
体外培养肝片中吸虫成虫,制备收集其分泌排泄抗原(ES抗原)。通过制备性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离纯化分泌排泄抗原中免疫印迹信号最强的两种多肽-18.6KD和17.2KD多肽。用分泌排泄抗原和两种多肽分别对动物模型进行免疫保护性试验。大鼠和家兔经抗原免疫后,口服攻击新鲜活性肝片吸虫囊蚴,攻击感染的第60天解剖动物,统计活虫数并计算减虫率。试验结果显示:肝片吸虫的ES抗原和18.6KD及17.2  相似文献   
972.
鸡的大肝大脾病黄伟忠综述陆承平审校(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鸡的大肝大脾病(BigliverandSpleenDisease,BL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家禽疾病,只见于产蛋母鸡。主要特征是病鸡肝和脾脏增大,产蛋率突然下降,死亡率上升[1]。Wil...  相似文献   
973.
旨在探究苦参苍术颗粒是否通过调节肝组织胆固醇代谢,改善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导的肉鸡肝组织胆固醇合成异常。将40只2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苦参苍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和苦参苍术组分别胸部肌肉注射0.7 mL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液(8.37×108 CFU·mL-1),苦参苍术组在接种菌液24 h后,在饮水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苦参苍术颗粒(低剂量组:3.6 g·L-1,中剂量组:5.5 g·L-1,高剂量组:7.3 g·L-1),自由饮水,连用7 d。试验结束,所有试验肉鸡处死,收集血液,采集组织样品,称体重和各器官重;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H)、甘油三酯(hepatic 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  相似文献   
974.
畜禽水和食物中广泛存在的氟严重威胁着畜禽的肝健康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为阐明氟致肝损伤的内在机制,明确IL-17A在氟诱导肝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将24只野生型C57小鼠和12只IL-17A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组、KO+NaF组。同时,运用HE染色观察肝的组织形态变化,并通过ELISA、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检测肝中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氟暴露诱导了肝组织结构损伤,增加了肝中炎症因子(TNF-α、IL-17A、INF-γ、IL-23、TGF-β)、M2型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水平,并降低了IL-1β、自然杀伤细胞、γδT细胞、CD4+T细胞水平和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同时,凋亡检测结果显示,氟暴露增加了肝中凋亡细胞的数量和凋亡关键基因(Cyt-c、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然而,与NaF组相比,KO+NaF组的肝损伤减轻,肝中炎症因子(TNFα、IL-17A、INF-γ、IL-23、TGF-β)和树突状细胞含量显著降低,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75.
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通络调肝方组以及盐酸二甲双胍组,其中45只采用高糖高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给药4周后麻醉处死取样。Morris水迷宫试验法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能力,血生化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HE染色法观察SD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DNF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REB、GLUT4、PI3K、AKT、GSK3β蛋白表达。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显著升高(P<0.01),水迷宫试验相关指标提示大鼠空间学习能力降低(P<0.01),BDNF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CREB、GLUT4、PI3K、AKT蛋白表达也均呈现出明显降低(P<0.001,P<0.01),GSK3β蛋白表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均明显下降(P<0.01),水迷宫试验相关指标提示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提升(P<0.01),BNDF阳性表达增加(P<0.01),CREB、GLUT4、PI3K...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进行小檗碱和药根碱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转化研究,尝试给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外和体内关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制备大鼠肝微粒体,用Brad ford法测定酶活性,以此配制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体系,加入药物温孵,用质谱进行检测测定并比较小檗碱、药根碱代谢产物图谱。结果 检测到小檗碱经大鼠肝微粒体代谢后产物中有药根碱,药根碱经大鼠肝微粒体代谢后产物中有巴马汀,但小檗碱代谢产物中未见巴马汀。结论 小檗碱和药根碱是同母核生物碱,在肝微粒体中孵化可相互影响,但体外代谢无法简单关联体内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977.
目的 探讨泽泻汤加味方通过AT1R通路抑制高盐和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中NOX4表达并初探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BZY-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盐和AngII诱导模型组,缬沙坦组,泽泻汤加味方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造模结束后,缬沙坦组采用缬沙坦(1 μmol/L)刺激,中药组分别用泽泻汤加味方中药高(2 mg/L)、中(1 mg/L)、低(0.5 mg/L)剂量组刺激,正常组正常培养。24 h后收集样本,RT-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AT1R、NOX4的mRNA表达水平,MTT法测定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AT1R、NOX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AT1R抑制剂验证中药下调NOX4具体作用通路。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1R、NOX4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与AT1R抑制剂组NOX4表达均下调。结论 泽泻汤加味方可通过下调AT1R、NOX4 mRNA及AT1R、NOX4蛋白水平来保护盐敏感性高血压肾损伤,进而达到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具体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AT1R信号通路进而下调NOX4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78.
周慎教授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涉五脏、以肝为主,五脏之病皆可致眩,非独肝也。在治疗方面,提出在疏肝、柔肝、养肝、清肝、平肝的基础上,依据病机选用宣肺、健脾、养心、滋肾等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探讨自拟通络消积汤辨证加味联合微波治疗膝骨关节炎并关节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并关节积液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自拟通络消积汤辨证加味联合微波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2%高于对照组86.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活动障碍、关节肿胀、局部压痛、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双支撑相、步频、步速、步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通络消积汤辨证加味联合微波治疗膝骨关节炎并关节积液患者,镇痛效果显著,且能明显缓解关节肿胀,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下肢关节功能,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0.
为探究低鱼粉饲料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以720尾初始均重为(7.00±0.02)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设计1个正常鱼粉对照组(鱼粉含量35%),1个低鱼粉对照组(鱼粉含量15%)。投喂不同添加比例0(正常鱼粉对照组)、0(低鱼粉对照组)、0.10%、0.25%、0.50%、0.75%、1.00%和1.25%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养殖期8周。结果显示,低鱼粉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枯草芽孢杆菌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随添加量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显著高于低鱼粉对照组,低于正常鱼粉对照组;当添加0.75%枯草芽孢杆菌时,饲料系数最低,其他各组显著低于低鱼粉组,高于正常鱼粉组,而蛋白质效率的变化规律则与饲料系数相反。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添加0.75%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组达到最大值。肝脏过氧化氢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添加量为0.50%达到最大值,谷胱甘肽还原酶mRNA表达水平在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0.75%时达到最大值。通过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7 d,珍珠龙胆石斑鱼存活率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以增重率为判断依据,根据折线模型得出,低鱼粉条件下(豆粕替代配方中20%鱼粉),饲料中添加0.63%枯草芽孢杆菌(1.0×108 cfu/mL)可显著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提高抗病力、消化酶、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