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42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7篇
  34篇
综合类   1073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77篇
畜牧兽医   1975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花千里光(Senecio ambraceus Turcz.ex DC.)为菊科千里光族千里光属植物,其茎、叶、花、果中蛋白质含量高,我国北部分布广泛,可作为家畜饲料[1]。千里光属植物一般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虽有一定的肝毒性和致突变性,导致临床应用谨慎,但因其具有抗癌活性已被作为抗癌药物前体物质开展了人工合成类似物的研究工作。目前关于大花千里光的研究少见报道,报道较多的是千里光属植物的化学成  相似文献   
2.
羔羊肝脓肿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症状 病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弯腰弓背,严重者后肢拖地,体温40~41℃,呼吸35~60次/min。脉搏35~170次/min,有的眼结膜轻度黄染,触诊肝区压痛显著。沿肋弓向腹内按压,可触及肿大的肝边缘,腹腔内的大量腹水呈黄色或黄褐色。  相似文献   
3.
4.
5.
6.
1 症状 病犬直肠外翻,一柱状物从肛门突出。直肠黏膜呈红色,且有光泽。病犬反复努责,在地上磨擦肛门,仅可排出少量稀粪。诊断病状为久泻引起的直肠脱,该症属于直肠脱初期。  相似文献   
7.
牛便血是一种急性病,而往往农户不注意饲喂而致的疾病,此病在夏秋季节比较多,成年牛发病率高,主要因暑热,剧烈劳役,久渴失饮或喂霉烂饲料、热性饲料或饮以浊水而发病。表现发病急,鼻镜干燥,反刍减少或停止,便血。1治疗方剂基础方:白头翁80g,黄连30g,黄柏60g,秦皮80g,地榆炭10g,二花60g,大黄60g,滑石80g,当归40g,防风40g,白芍45g,茯苓40g。水煎取液,候温灌服。加减:体虚者,加党参40g,黄芪30g;腹泻甚者,去大黄、滑石,加猪苓30g、泽泻30g、车前子30g,并加大茯苓用量;血水多而粪少者,加蒲黄30g、炒栀子25g、侧柏叶25g。2典型病例例1:逊布村李某…  相似文献   
8.
AA肉鸡大肠杆菌病是我区养禽业中存在的常见病,不可忽视。本人就参加工作37年来的临床实践和专业教学探试了一系列成功的验方,现简单阐明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兽医临床中,对于幼畜惊风病的治疗,笔者在用西药清热镇静、补液等措施的同时,内服中药羚角钩藤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病因此处所指的惊风病是指患畜有眩晕欲卧、震颤、抽搐等症状时的征候。即指肝风内动症。肝为风木之脏,热盛可产生此证。热极生风,指在外感热病中,由于邪热亢盛,因而引动肝风所表现的征候。此证多发生于温热病的极期。热邪充斥三焦,热势炽盛,故高热;热入心包,心神昏愦,则神昏、狂躁;热灼津液,筋失所养,引动肝风,故见抽搐,痉厥,项强等筋脉拘急的表现。此证的辨证要点在于高热与肝风症状并见…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的回顾 关于猪高热病的防治,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医界防治乙脑流行的一件事,值得我界参考。当时中国中医研究院刚刚成立(1955年),石家庄流行乙脑,中医界采用近代名医张锡纯弟子郭可民的经验以清热,解暑、养阴法用白虎汤、白虎加入参汤防治取得良效。1956年7月,北京流行乙脑,生搬硬套郭氏经验效不显著,于是中医研究院组织专家实地调查研讨,专家组成员四川晋京名医蒲辅周先生提出:1955年石家庄流行乙脑时气候燥热,证也显燥热,故用白虎汤可取良效。1956年北京多雨潮湿,乙脑之发为暑湿所致,症见高热无汗,渴而不欲饮,苔白腻或黄腻、腹泻,脉浮濡数,故石家庄经验不能奏效,须针对偏湿之证先用芳香开窍药宣解湿热(如藿香、佩兰、郁金、荷叶、黄连、香薷),从而使疗效大大提高。随后(1957年)蒲氏又总结了乙脑防治的辛凉透邪、逐秽通里、清热解毒、开窍豁痰、镇肝熄风、通阳利湿、生津益胃、清燥养阴等系列原则和方法(共8法66方,详参蒲氏弟子中医研究院薛伯寿著《继承心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