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02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7篇
  49篇
综合类   54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29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老农民宋世国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看到一个养猪的农民用自己家田间地头的野生中药材给猪治病的事.于是他也按照节目中说的方法.割了些野生的黄蒿回来,晾干之后,切碎拌到饲料中喂猪。  相似文献   
72.
以黄河源区果洛州玛沁县建植14年的垂穗披碱草 (Elymus nutans) 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针对以甘肃马先蒿 (Pedicularis kansuensis) 和黄帚橐吾 (Ligularia virgaurea) 为主的阔叶型毒杂草,选择6种除草剂及5种复配剂进行防除试验,6种除草剂为单一除草剂,即2, 4-滴丁酯(A)、使它隆(B)、龙拳(C)、阔诺(D)、刹阔(E)、苯磺隆(F) ;5种复配剂为2, 4-滴丁酯与其他除草剂的复配剂,即(A + B)、(A + C)、(A + D)、(A + E)、(A + F)。结果表明,喷施B、F、A + E除草剂不同程度地降低黄帚橐吾的高度、盖度及生物量,且F和A + E对生物量影响显著 (P < 0.05) ;A、E、F、A + B、A + C和A + F 6种除草剂显著降低了甘肃马先蒿的高度、盖度及生物量(P < 0.05);复配除草剂A + F能有效防除群落毒杂草,防除等级达到最高3级,A + E处理下牧草的盖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 (P < 0.05);喷施除草剂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呈下降趋势,但均匀度指数比对照略高。通过鲜重防效评价了11种处理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防除黄河源区栽培草地的毒杂草可选择A + E、F、A + F 3种除草剂。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岩陀不同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及活性成分,分别采用乙醇、甲醇和丙酮进行粗提,再分别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分步萃取,用粗提物和萃取相分别对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痢疾志贺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抑菌试验,采用LC-MS对最佳抑菌活性部位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岩陀提取物及萃取相对6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相对粪肠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IC值最小,均为0.390 mg/mL;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相对粪肠球菌及甲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相对屎肠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BC值最小,均为0.780 mg/mL;质量浓度为100.000 mg/m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相为高敏,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1.00±0)mm。其余细菌对提取物及萃取相高敏的有24个,中敏的有57个。以抑菌活性强弱比较,3种提取物为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萃取相依次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剩余相。LC-MS分析显示,3种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有7种共有成分,分别为咖啡酸、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γ-亚麻酸、岩白菜素、黄芩素、白杨素...  相似文献   
74.
1989~1991年用采自自然界中感染NPV的大袋蛾虫尸,制取300千克病毒粗提物。用5种浓度的病毒液进行防治大袋蛾试验,筛选出4.8×10~6PIB/ml为适宜防治浓度,防治效果达93.5~96.7%,三年防治500公顷,共15万株树,防治树比未防治树净增产值4.80元,产投比为22.6∶1。  相似文献   
75.
毛乌素沙地不同覆盖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覆盖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含量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沙地土不分动态规律及分布特征,并提出了毛乌素沙地适宜植被覆盖为30%-40%。  相似文献   
76.
柳叶蒿的食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叶蒿(ArtemisiaintegrifoliaL.),别名柳蒿芽、柳蒿、水篙、白篙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叶蒿既可食用,亦可全草入药,幼嫩地上部的茎叶可作为一种营养蔬菜食用。据说柳叶蒿这种野菜为达斡尔族的“救命菜”,是达斡尔族人民非常喜欢的膳食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柳叶蒿因其独特的风味和绿色无公害而深受林区人们喜爱,形成了一股采食的热潮。由于对柳叶篙的过渡采食,野生资源总量日渐减少,为加速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加速野生资源保护的同时,应加速人工栽培方面的研究,目前,柳叶蒿的人工栽培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庭院栽培有了成功…  相似文献   
77.
黄花蒿的开发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花蒿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一种野生植物,虽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对黄花蒿的形态特征、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其动态变化、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并对其在中草药资源、长效无公害天然绿色农药资源、荒山荒地先锋绿化植物资源等方面的所独具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8.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榆林沙区的黑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技术,对其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黑沙蒿花粉粒属单粒小型花粉,具有蒿属植物花粉的共性特征,属于较为进化物种的花粉形态,同时其花粉粒二型性特征亦比较突出。长球形和圆球形2种形态不同的花粉粒,同时存在于同一花药中,长球形花粉粒极轴长(P)23.43(20.10~24.91)μm,赤道(E)轴长16.93(15.81~17.32)μm,P/E=1.38,极轴与赤道轴长度差异显著(P<0.05),赤道面观椭圆形;圆球形花粉粒极轴与赤道轴近等长,极轴长17.56(16.11~18.43)μm,赤道轴长17.10(15.99~18.01)μm,P/E=1.03,极轴与赤道轴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赤道面观圆球形;经T检验,2种形态花粉粒的极轴与赤道轴长度比值P/E,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2种形态花粉萌发器官都具3孔沟,但长球形花粉的沟深而细长,边缘整齐光滑,内孔深陷,沟间稍窄,极区面积较小;圆球形花粉的沟较浅较短,沟缘粗糙,内孔外突,沟间较宽,极区面积较大;外壁表面纹饰都为退化小刺与颗粒状纹饰的组合,但刺的分布、基部大小及刺间颗粒的大小和排列等有所差异。样本中长球形花粉粒占比为64.1%,圆球形花粉粒占比为35.9%。  相似文献   
79.
采用乙醇和二氯甲烷分别浸提核桃叶片,获得粗提物,并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浓度粗提物溶液对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成虫的产卵选择性及幼虫钻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核桃叶粗提物均对马铃薯块茎蛾的产卵以及幼虫钻蛀表现出强烈的抑制效果,而且这种抑制效果随着粗提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强;2162 g E/L的两种粗提物溶液均不影响马铃薯块茎蛾雌蛾的交配行为;两种粗提物对块茎蛾幼虫钻蛀行为的药效能够持续36 h。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利用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1,8-cineole)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进行防治,为延长兰州百合贮存期提供参考。【方法】以新鲜兰州百合、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为材料,以病原细菌摩加夫芽孢杆菌(B-6)和病原真菌李氏木霉(F-2)、篮状菌(F-3)和镰刀菌(F-6)为靶标菌,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细菌B-6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采用熏蒸法测定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病原菌细胞壁的影响;分别用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含有病原细菌悬浮液和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兰州百合,筛选最佳的防治浓度;测定兰州百合自由基清除率,褐变度,总酚、类黄酮、可溶性总糖和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结果】抑菌结果显示, 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细菌B-6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病原细菌B-6的MIC值均为1.25 mL/L,MBC值分别为1.25和5.00 mL/L;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毒力作用, 黄花蒿精油和桉叶油醇对F-2、F-3、F-6的EC50分别为0.314,0.336,0.357 mL/L和0.280,0.289,0.420 mL/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病原细菌细胞菌体完整,而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细菌单个菌体不完整,大量菌体堆积,内容物渗出;对照组病原真菌菌丝为均匀而规则的管状,而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菌丝表面出现大量褶皱、断裂及扭曲。黄花蒿精油和桉叶油醇对接种病原菌后的兰州百合最佳防治浓度均为15.38 μL/L。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均能抑制兰州百合自身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降低兰州百合的褐变率,减少MDA积累,增加SOD活性,抑制POD和PPO活性。【结论】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和抗氧化活性,对兰州百合的最佳防治浓度均为15.38 μ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