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饲草作物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作物种类繁多,经几年来试验、示范,青贮玉米和籽粒苋两种饲料作物,无论从鲜草产量、营养含量及消化率,还是抗病、抗逆性和适应性,都表现较为突出,是我县饲料作物的首选品种。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两种饲料作物的栽培技术和青贮技术。  相似文献   
22.
为筛选适宜青海省东部农区推广的小黑麦( × Triticosecale Wittmack)与豆科牧草的混播组合及比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甘农2号’小黑麦与两种豆科牧草[‘青建1号’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不同混播比例(0?? 100、20?? 80、30?? 70、40?? 60、50?? 50、60?? 40、70?? 30、80?? 20、100?? 0)的混播效应。结果表明:从混播组合看,‘甘农2号’小黑麦与‘青建1号’饲用豌豆混播的平均鲜草产量(41.80 t·hm–2)最高;从混播比例看,‘甘农2号’小黑麦与豆科牧草50?? 50混播时平均鲜草产量(44.45 t·hm–2)最高,比小黑麦和豆科牧草单播平均分别提高了17.94%和17.53%;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间的交互作用表明,‘甘农2号’小黑麦和‘青建1号’饲用豌豆以40?? 60的比例混播时总鲜草产量(45.55 t·hm–2)最高,比小黑麦和饲用豌豆单播分别提高了20.09%和17.00%。相关分析表明,混播群体的鲜草产量与小黑麦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与豆科牧草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因此,在青海省东部农区推荐‘甘农2号’小黑麦与‘青建1号’饲用豌豆以40?? 60的比例进行混播。  相似文献   
23.
中国草芦对土壤营养吸收的效率(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草芦(Phalaris arunainacea L.)是禾本科草芦属多年生根茎型优良禾草。对其进行N、P、K、NP、NK、PK、NPK、CK八个处理,在分蘖期采用M.K.Ka提出的公式测定中国草芦对土壤及肥料中N、P、K三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系数,并测定植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成熟期测定鲜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结果表明:中国草芦对土壤中N的吸收系数(Kn%)以PK处理最高为12.36,K处理降低。对肥料中N的利用系数(Ky%)以NPK处理为最高(14.78),所有处理均高于对照。对土壤中P的吸收系数Kn%以NK处理最高为19.30,K处理的降低。对肥料中P的利用系数Ky%,以NP最高为19.52,所有处理均比CK高,对土壤中K的吸收系数Kn%以NP处理最高,为19.2,单一的P处理最低,对肥料中K的利用系数Ky%以NPK处理最高,为28.44。鲜草和干草产量以NP处理最高,且所有处理均高于对照。种子产量及粗蛋白质含量以NK处理最高,粗脂肪含量以NK、N处理最高,本实验说明中国草芦进行人工栽培后,施用一定比例的肥料,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提高产量的品质。  相似文献   
24.
<正>红三叶,豆科三叶草属短寿命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栽培于世界温带、亚热带地区,是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红三叶草质柔嫩,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喜食。其营养丰富,开花期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17%。再生性强,一年可刈割4~6次。产草量高,鲜草产量3 000~4 000公斤/亩,折合干草500~800公斤/亩;在高水平管理条件下,鲜草产量可达4 000~5 000公斤/亩,折合干草800~1100公斤/亩。  相似文献   
25.
从外地引进了11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广西南宁的畜牧研究所试验地内种植,试验进行了2年,结果表明:苜蓿能适应广西南宁的气候、土壤条件,从引种的苜蓿品种鲜草产量、株高和茎叶比等情况综合分析,游客和WL-525苜蓿品种优于其他品种,年最高鲜草产量分别达33 232和27 483kg/hm2,可作为首次扩大试验和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6.
桂闽引象草系由清流县畜牧站引进示范种植,在清流、宁化、明溪、永安、三元、建宁等周边县区示范推广种植10000余亩。在推广"猪-沼-草"生态养殖模式中,桂闽引象草是最好的一个牧草当家品种,其适应性强,易于管理,同时生长速度快,耐旱耐肥,鲜草产量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一、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桂闽引象草于2010年6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该品种是青贮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株高  相似文献   
27.
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探讨了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两个因素对以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为主的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增加,鲜草产量明显提高,不同施肥量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基肥比例的增大,追肥比例的减少,鲜草产量反而降低,不同基肥比例处理间产量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另外,相同氮肥量条件下3种施用方式处理与相应的鲜草产量间都成直线关系(r5:5=0.9771**,r6:4=0.9630**,r7:3=0.9643**).  相似文献   
28.
红豆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病虫害少、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是优良的牧草之一.红豆草开花期,青草中粗蛋白质,粗脂防,无氮浸出物,钙和磷含量都较高,是种畜,幼畜和病畜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紫花苜蓿鲜草饲喂肉用幼兔效果,推广种草养兔,节约饲料用粮,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0年9月21日~10月20日在本市越王养兔场进行了该项试验观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汤丽琳 《草业科学》2002,19(12):28-28
鲜草的季节性不平衡和秸秆营养价值低的问题是我国南方发展草食家畜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大量豆科绿肥作物不能均衡利用的大难题,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