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0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篇 |
农学 | 13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49篇 |
水产渔业 | 13篇 |
畜牧兽医 | 676篇 |
园艺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杨梅芳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3,(2):39-41
甘肃黑猪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生态放养能满足猪特有的生活习性,实现人们对猪肉“健康、绿色、生态”的要求。本文从放养地选择、猪舍建设、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甘肃黑猪生态放养技术要点,为生态放养黑猪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2.
703.
704.
辽宁黑猪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黑猪是由巴克夏猪与东北民猪杂交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地方良种,已有60多年的培育历史。具有繁殖率高、肉质好、适应性强、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是我国优良母本猪.被誉为“国宝”。辽宁省共有十几个优良种猪品种.而辽宁黑猪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是辽宁省的当家品种.在养猪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辽宁黑猪分为丹东黑猪、昌图黑猪、复县黑猪和南台黑猪四个类型,其中丹东黑猪数量最多,占整个辽宁黑猪的一半以上。辽宁省的养猪生产仍是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约占65%左右,大部分农户还是习惯饲养黑毛猪或含有黑猪血统的母性强、好饲养的母本猪. 相似文献
705.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12):26-26
11月30日从省畜牧水产局获悉,我省5个畜禽遗传资源场区最近升为“国家级”。其中,宁乡猪、湘西黑猪、攸县麻鸭和酃县白鹅(中心产区位于炎陵县区域)4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被列为国家级保种场,宁乡县流沙河镇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宁乡猪)保护区,并在农业部近日举行的国家级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授牌仪式上受牌。 相似文献
706.
707.
本文介绍了优质肉与优质猪的概念,反思了世界猪育种的历程,提出世界猪育种已从重视提高瘦肉率、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转向重视提高繁殖力、增加产仔数、重视肉质、提高猪体质;中国猪育种应注意从中汲取教训,保护中国的地方猪品种,并介绍了松辽黑猪的培育情况。 相似文献
708.
709.
《家畜生态学报》2021,42(9)
试验旨在对广益黑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评估。选取105 kg左右的健康广益黑猪30头,进行屠宰测定,主要测定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及pH、肉色、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广益黑猪的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为72.02%和57.41%,滴水损失和肌内脂肪分别为1.75%和3.09%。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广益黑猪的胴体瘦肉率与宰前活重、胴体重、平均背膘厚呈显著负相关(P0.05);肌内脂肪与大理石纹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6,P0.01),二个指标间线性模型Y=0.037+0.98X,决定系数R~2为0.9141,模型准确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广益黑猪具有良好的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性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今后的进一步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10.